医务人员焦虑、抑郁状况的研究概况

2018-02-01 13:09:55刘贤俊占克斌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2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状况医务人员

刘贤俊,占克斌

一项关于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调查表明,约2/3的医务人员长期觉得身心疲倦不适[1],这提示机体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可使人过度疲劳、体力透支、心情烦躁,进而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这就是Maslach等[2]描述的“心身耗竭综合征(Burnout Syndrome,BS)”。医务人员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工作责任心强,工作压力大,劳动时间长,医疗风险高,加上医患关系紧张等各种原因,越来越多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受到威胁[3],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本文从焦虑抑郁的概念、测评方法、流行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了解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改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焦虑、抑郁的概念

焦虑(anxiety)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紧张不安,多表现为肌肉紧张、运动性不安等躯体不适,且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焦虑是对某些环境刺激的恐惧而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焦虑源自内心的心理冲突,是童年或少年期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突在成年后被激活而形成[4]。抑郁(depression)也称情感低落,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可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倾向[4]。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抑郁产生于个体未能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产生肯定性的强化,从而易导致产生沮丧、消沉等抑郁情绪;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个体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时,自我机制发生障碍,容易导致抑郁形成[5]。焦虑、抑郁既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性障碍,又是一种心境障碍,既属于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又是心理学的研究热点。

2 焦虑、抑郁的测评方法

量表(SCL-90)的抑郁因子[6],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0],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1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2]等。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广泛应用于精神科及心理科咨询,但对躁狂症及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受限。SAS、SDS量表每个量表包含20个项目,其优点为自评量表,操作简单方便,能直观地反映患者焦虑、抑郁的主观感受及其治疗效果。BAI、BDI量表能较准确地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严重程度。HAMA、HAMD量表是最早用于精神科的量表之一,应用较普遍,但因两表中有些类似的评定项目,故不能很好的鉴别焦虑症、抑郁症。

3 国内外医务人员焦虑、抑郁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通用的焦虑、抑郁的评定量表很多。评定焦虑状况的方法包括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焦虑因子[6],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8],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9]等。评定抑郁状况的方法包括症状自评

3.1 总体情况

目前国内外对于医务人员焦虑、抑郁的调查研究很多。涂玲等[1]对3 665名医务人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3的医务人员长期处于焦虑、抑郁、强迫、烦躁等心理状态。宋亚男等[13]对郑州市3所三甲医院550名临床护士的调查表明:临床护士的SAS标准评分、SDS标准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徐新华等[14]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医生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发现,医生的焦虑、抑郁情况较国内一般人群严重。Kerrien M等[15]的一项国外统计表明,约13%初级医师处于抑郁状态,约28.7%初级医师处于焦虑状态。上述调查研究均表明,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很多医务人员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可能与医务人员群体特殊的工作性质有关,因而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需要更多的关注。

3.2 不同级别医院医务人员焦虑、抑郁状况

不同级别的医院中,医务人员的焦虑、抑郁状况不同。罗萍等[16]对广西南宁市10家不同级别医院医务人员的调查发现,医院级别越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压力越大。涂玲等[1]对全国10个省市不同等级医院3 665名医务人员心理状况的研究表明,等级越高的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这可能由于医院级别越高,其临床专业水平越高,对学历职称和科研课题的要求越高,晋职竞争也更加激烈。

3.3 不同岗位医务人员焦虑、抑郁状况

王伯军等[17]对广东3所医院903名护士进行调查,约42%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约51%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欧阳娜[18]对湖南省17 170名医务人员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护士的焦虑、抑郁状况最为严重,检出率分别为38.6%、67.9%;其次是医生,检出率分别为37.1%、67.1%。众多学者[3,17-20]文献结果表明:在医院不同的岗位中,护士焦虑、抑郁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医生,机关后勤人员相对较低。因为护士、医生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需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频繁的晚夜班更替[21]、社会地位相对较低[18]也是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3.4 不同性别医务人员焦虑、抑郁状况

顾敏等[22]对江苏省7家综合性三甲医院调查发现,男性医务人员焦虑因子、抑郁因子评分均低于女性医务人员。徐新华等[14]的调查研究也表明,女医生在焦虑、抑郁因子的得分高于男医生。林美琴等[23]对丽水市6家综合性医院1 100名医务人员心理调查表明,女性抑郁、焦虑状况比男性严重。焦虑、抑郁状况的性别差异可能与生理特征、心理因素相关。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男性医务人员在身体素质方面具有优势;另外女性多愁善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抗压能力相对弱于男性,所以女性医务人员焦虑、抑郁状况更为突出。

3.5 不同科室医务人员焦虑、抑郁状况

Coomber S等[24]对英国重症监护室医生进行心理调查,发现约29%医生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范鑫等[25]对7所精神专科医院217名医护人员调查显示,精神专科的医生及护士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涂玲等[1]的研究表明,外科、儿科、妇产科的医务人员的焦虑、抑郁状况更加严重。徐新华等[14]的调查研究显示,急诊科、外科心理状况比内科医师更不容乐观。这是因为不同的科室有其不同的特点,如重症监护室多为危重患者或终末期患者,救治机会低,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医务人员难免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合并抑郁状态。精神科医护人员长期面对精神障碍的患者,沟通困难,甚至可能受到患者语言、行为攻击,加上目前国内精神专科医师紧缺,医疗资源有限,都会增加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而外科与急诊科因病情紧急、医疗风险高,使医护人员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作息不规律,随着国家二胎政策开放以来,儿科、妇产科医生紧缺,工作强度大,加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都是其焦虑、抑郁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同科室医务人员的焦虑、抑郁具有差异性。

4 小结与展望

目前国内外各项调查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总体焦虑、抑郁状况比一般人群严重;等级越高的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越差;女性医务人员比男性医务人员焦虑、抑郁状况更为严重;不同的科室,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有差异。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医务人员之间焦虑、抑郁对比分析研究甚少,医务人员焦虑、抑郁、强迫、睡眠障碍等不同心理问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尚不明确,这都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是全社会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

[1] 涂玲,张庆,任南,等.我国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现状及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44-46.

[2] Maslach C,Schaufeli NB,Leiter MP.Job burnout[J].Annu Rev Psychol,2001,52:397-422.

[3] 漆隽玮,苗元江.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126-128.

[4] 江开达,郝伟,于欣.精神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3-131.

[5] 孙良.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及相关因素的1年纵向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

[6] Derogatis LR,Rickels K,Rock AF.The SCL-90 and the MMPI:a step in the validation of a new self-report scale[J].Br J Psychiatry,1976,128:280-289.

[7] Zung NN.A 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J].Psychosomatics,1971,12:371-379.

[8] Julian LJ.Measures of anxiety: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BeckAnxiety Inventory(BAI),and Hospital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Anxiety(HADS-A)[J].Arthritis Care Res(Hoboken),2011,63 Suppl 11:S467-472.

[9] Hamilton M.The assessment of anxiety states by rating[J].Br J Med Psychol,1959,32:50-55.

[10] Zung NN,Richards CB,Short MJ.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in an outpatient clinic.Further validation of the SDS[J].Arch Gen Psychiatry,1965,13:508-15.

[11] Green KL,Brown GK,Jager-Hyman S,et al.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Suicide Item[J].J Clin Psychiatry,2015,76:1683-1686.

[12] Hamilton M.Development of a rating scale for primary depressive illness[J].Br J Soc Clin Psychol,1967,6:278-296.

[13] 宋亚男.三甲医院临床护士情绪智力与焦虑、抑郁的调查研究[D].郑州大学,2013.

[14] 徐新华,赵天力,胡建国.综合医院医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324-325.

[15] Kerrien M,Pougnet R,Garlantézec R,et al.Prevalence of anxiety disorders and depression among junior doctors and their links with their work[J].Presse Med,2015,44:e84-91.

[16] 罗萍,曾志羽,覃红,等.广西南宁市630名医务人员职业压力及形成原因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院,2009,13:14-16.

[17] 王伯军,张华,曲永清,等.护士的职业倦怠与抑郁焦虑情绪[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312-313.

[18] 欧阳娜.17170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2.

[19] 冀永娟,衡中玉,项紫霓,等.青岛市551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577-580.

[20] 邓磊,向仕婷,沈颖,等.某三甲综合医院青年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28-131.

[21] Shen SH,Yen M,Yang SL,et al.Insomnia,anxiety,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mong nurses working different shift systems in Taiwan[J].Nurs Health Sci,2016,18:223-229.

[22] 顾敏,谷妍,梅幼敏,等.江苏省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21-922.

[23] 林美琴,曾长佑,陈洁.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147-150.

[24] Coomber S,Todd C,Park G,et al.Stress in UK intensive care unit doctors[J].Br JAnaesth,2002,89:873-81.

[25] 范鑫,姜月.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001-1003.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状况医务人员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医学与法学(2020年3期)2020-09-18 09:21:28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中国外汇(2019年13期)2019-10-10 03:37:38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中国卫生(2014年5期)2014-11-10 02:11:38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21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水平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