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畅
(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在计算机编程中,根据应用软件的程序而编写的辅助程序为插件,在日常生活中也被称为“外挂”。软件技术发展的初期,软件中的功能在在编写过程中就以预先设定并且无法更改,因此针对于插件的编写的专业技能应运而生,在现今时代被称为插件技术。
插件技术的最核心的意义在于不重新修改应用软件主程序的基础上扩充和增强其某一项或几项功能,主要是通过外接程序接口来提供新的功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市场对差异化的需求愈加敏感,应用软件的定制化与个性化成为发展趋势,对插件技术的运用频率大幅度增长。为了方便使用,插件的编程将变得更简洁方便,或由计算机操作的插件编程软件来完成客户需求,并且这种插件生产方式将向普及化发展。
插件技术的使用使软件编程中只编写主程序便可以投入使用,其他功能部分均可以使用插件来完成,因此软件的写法与算法简便则在更新与维护中需要修改的部分越少,从而节约了在软件更新和维护中所消耗的时间与资金,符合市场效益原则。
软件具有定制性特点,提高软件的个人使用与体验感。改变了原有大批量投入使用的软件不能满足个人习惯的缺点,通过插件程序的开发,拥有不同需求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来选择和安装使用,使软件更具有个人风格及符合个人使用习惯,从而提高了对软件功能的体验度。
扩展软件主程序的功能,延长软件的使用周期,是插件技术出现最核心的意义。软件主程序与插件互相独立,使软件在不适用时首先可以更换插件来延长其使用寿命,节约了软件开发成本。而插件的低耦合度也使软件主程序的使用不会因其功能增加出现冲突终止运行。
计算机软件中经常可以看到插件技术可分为命令插件、语言插件与程序环境插件3种。命令插件自由度降低也不易扩展,只有在软件用户输入相关命令代码时触发,但在运行环境中适用性强;语言插件一般运用于Office软件的扩充,编写难度较大,对日常办公软件具有很好的适用性;程序环境插件自由度较高,是符合插件技术核心意义的插件形式,应用也最为广泛,但开发难度最大。
接口、插件、主程序设置是插件技术主要的应用原理,接口设置是以主程序与插件间的数据沟通为目的;插件设置则主要是针对插件本身,通过对插件形态的设置可以对插件的功能进行增加操作;主程序设置关系到主程序对插件的启动,是插件运行的重要原理。
插件的功能通过DLL和COM两种方式实现,DLL在软件技术中应用较多。银行数据分类汇总与银行数据库,审计系统从数据库中调用数据,在经过各种财务公式计算出财务指标,对超出指标标准范围的数据做出警报处理,并将计算出的财务指标做输出处理。整个系统运算数量巨大,智能化要求较高,数据的计算、筛选、比对部分需要通过插件完成。
接口设计。插件需与主程序在数据流部分对接,接口的设计需要首先设计数据结构,使主程序中插件所需求数据能进行传递与汇总。同时接口还应含有数据库调用的内存地址、插件数据内存地址、及输出文件地址等。
系统软件运行过程中对插件的调用。插件调用是系统软件使用过程中检验插件技术是否可行的操作。在软件运行过程中,主程序首先启用并对插件管理模块进行通知,使在主程序上加载的所有插件开始运行。为了能完成需求插件文件搜索制定插件管理模块的实现目录,验证搜索结果中插件软件版本是否与软件匹配,根据结果如无法正确配置信息则对插件程序进行修改与调整。
随着计算机软件应用日益广泛,插件技术随之不断成熟化,其应用将不仅体现计算机软件的功能上,而会更多地涉及到软件的开发、维护与升级等方面,在节约研发时间和成本的基础上,为实现计算机软件的智能化、个性化,增强用户体验做出更为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