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国运而生,为时代和人民立言
——纪念《十月》创刊40周年

2018-02-01 08:05陈东捷
新阅读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创刊杂志作家

文/陈东捷

《十月》应国运而生,恪守天职,精心办刊,汇聚名家,不薄新人。为时代和人民立言,无论四季,总有丰美收获。——铁凝

《十月》的创刊与发展是时代与人民的需要

1978年,中国文坛正是满目疮痍,人民的精神世界也是一派萧瑟的景象。就在这时,北京市崇文区东兴隆街一栋旧式木楼里,一本名为《十月》的大型文学期刊悄然面世。

创刊号刊发的作品散发出强烈的时代信号。茅盾、臧克家、杨沫等文坛大家以文学宣示,刘心武的中篇小说《爱情的位置》和“学习与借鉴”栏目中久违的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无不昭示着中国当代文学划时代的告别与开启。可以说,《十月》选择一个特定的历史节点华丽登场,可谓开风气之先。

占得先机的《十月》迅速攀上了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制高点。《小镇上的将军》《蝴蝶》《相见时难》《高山下的花环》《黑骏马》《北方的河》《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绿化树》《腊月·正月》《花园街五号》《沉重的翅膀》《天堂蒜薹之歌》《雪城》等一系列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相继推出,不断引发读者的阅读热潮。不可否认,《十月》的荣誉和成绩凝结着党和人民的亲切关怀,也凝结着几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和众多编辑发行人员的艰辛努力。

如果说《十月》的创刊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作家提供了绝佳的创作平台,那么《十月》的出现更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精神世界的高品质文学保障。读书,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最流行的文化现象之一。《十月》让普遍存在阅读饥渴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如获至宝。读者对《十月》的期盼与依赖成为那个年代的文化共识,阅读《十月》也成为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化的复兴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肥沃的土壤,《十月》为许多热爱文学的年轻人提供了水草丰美的一方沃土,在《十月》的陪伴下,他们逐渐成长,从阅读走向写作。从读者走向作者。

《十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坛发展变化的缩影

“十月”是庄严和正大、是浪漫和激情、是鲜花和泪水,是飘扬的文学旗帜和火炬。它在北京的金秋迎风招展,吸引的却是全国文学家和读者的目光。——孟繁华

从1978年创刊时的“以书代刊”,到1980年正式以邮局发行的双月刊出版,再到2004年改为月刊出版《十月》和《十月·长篇小说》两个序列。《十月》以文学的方式记录了改革开放的中国,见证了中国新时期以来文学的涅槃,记录了一个时代人民对于文学的渴望与期盼。《十月》不仅成了一个时代文学的见证者、推动者,重要的它更是一个参与者和建造者。因此,《十月》的40年,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40年文学的缩影。

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在《十月》创刊40年之际执笔写下万字长文《〈十月〉:改革开放40年文学的缩影》,以批评家的理性和文学史的视野,对《十月》历史中的一些关键事件节点及重点作品进行了认真梳理和阐释。尤其是从创刊至今,《十月》对我国中篇小说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他认为,在中篇小说领域,能够与《十月》抗衡的刊物几乎没有。《十月》的中篇小说获得的全国性奖项(“鲁迅文学奖”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有19部之多。更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这些作品的巨大影响力。如王蒙的《蝴蝶》,铁凝的《永远有多远》,邓友梅的《追赶队伍的女兵们》,刘绍棠的《蒲柳人家》等。21世纪以来,《十月》仍是中篇小说的主要阵地。21世纪以来发表的中篇名篇刘庆邦的《神木》《卧底》,邓一光的《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荆永鸣的《白水羊头葫芦丝》,叶广芩的《豆汁记》,东君的《阿拙仙传》,吕新的《白杨木的春天》,蒋韵的《朗霞的西街》,方方的《断琴口》《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弋舟的《而黑夜已至》,东君的《苏教授,我能跟你谈谈吗?》,石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地球之眼》《借命而生》,陈应松的《滚钩》,罗伟章的《声音史》,刘建东的《卡斯特罗》,荆永鸣的《出京记》,晓航的《霾永远在我们心中》,张楚的《风中事》,严歌苓的《你触碰了我》,胡性能的《生死课》等都是三十多年来我国中篇小说领域最重要的作品。

为40周年庆祝:大家眼中的《十月》

10月8日下午,“《十月》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第六会议室隆重举行。王蒙、李敬泽、谢冕、李存葆、梁晓声、舒婷、周大新、叶广芩、刘庆邦、欧阳江河、张清华、肖亦农、方方、陈应松、邵丽、晓航、林白、吕新、周晓枫、陈先发、张锐锋、祝勇、乔叶、张楚、弋舟、徐则臣、石一枫、付秀莹等知名作家齐聚北京,共同庆祝《十月》创刊40周年。座谈会由北京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著名批评家孟繁华先生主持。

王蒙回忆起和《十月》的往事,也是津津乐道:从前,他家住在《十月》杂志社的附近,所以写好的稿子投稿都用不着邮票,走路就能给编辑们送去。他非常怀念那个时代,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对《十月》的情感多年未曾改变。

著名学者谢冕先生亲切回忆道:《十月》的诞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那个时代大家告别了灰色的、苦难的岁月,一起来迎接一个非常新生的生活。好多作家、诗人通过他们的作品记录下了一个时代前进的步伐。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从读者、编者、作者的三重身份对《十月》杂志做了生动的评价,总结并肯定了《十月》杂志包容、探索的办刊精神和气魄,他认为《十月》的精神不仅是大气的、持重的,同时《十月》的精神里也有新锐的,敢为人先的锐气,以及活力和勇气,这是其特别宝贵的品质。

著名诗人欧阳江河先生肯定了《十月》杂志在中国诗歌界的重要地位,并从多个角度充分肯定了《十月》杂志的历史意义。他认为《十月》作为中国文学生态的一部分,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包括中国和国际接触的文学生活的桥梁的一部分,都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真正的、特别深刻的、绝不可替代的一笔。

作家刘庆邦说:《十月》40年,拿一个人来作比喻,40年还是青年,正是好年华,期待《十月》继续辉煌下去。同时我认为十月从季节来看,它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收完玉米接着要播种小麦,所以十月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让我们在收获的同时播下新的文学种子。

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十月文学院院长曲仲,曾任北京出版集团旗下《十月》主编,他谈道,《十月》发展到今天,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文学期刊,还承载着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位置。它以更加紧密的姿态实现了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文学院之间的互动,丰富了更多鲜活的作品资源,同时《十月》杂志这些年在文化“走出去”做了一些努力,如最早启动“十月作家居住地·布拉格”,联合俄罗斯《十月》期刊每年举办论坛等。

《十月》为文学继往开来,用真情厚待青年作家

《十月》的作者阵容可谓名家荟萃,但《十月》并非只重名家,事实上,许多名家是以年轻作者的身份初登《十月》的。如铁凝在《十月》头题发表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时,年龄不过二十多岁。她曾以“对年轻人厚道”来形容这份杂志。《十月》首任主编苏予退休后曾反复叮嘱看望她的编辑部同事:发现年轻作者是《十月》历来的传统,这个传统一定不能丢。1999年,《十月》开设了“小说新干线”栏目,每期推出同一位年轻作者的两篇小说作品,并配以点评。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型文学期刊中,这种做法应属首创。

二十年来,“小说新干线”栏目已推出近百位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中,多数已成为中国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小说新干线”也成为《十月》极受青年作者欢迎的品牌栏目。2015年《十月》推出“十月青年论坛”,旨在创造以杂志为平台的文学公共空间,围绕《十月》刊发的重点作品,提出文学新话题,探讨文学新现象,营造真诚、理性的批评氛围,搭建文学创作与批评的桥梁,广受青年作家和批评家欢迎。

正如青年作家石一枫谈道,在《十月》发表的作品也不是很多,但是每一篇应该是自己比较满意的,是能够找到自己写作和杂志风格契合度的文章。我信赖《十月》,也期待着《十月》作为一个宽厚、认真的、很善良的兄长继续心疼和关怀这些比它岁数要小的作者。

《十月》应国运而生,与时代共振,为人民与文学忠诚服务。新时代,《十月》将开启新的篇章,书写更多的精彩与辉煌。

猜你喜欢
创刊杂志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创刊40周年抒怀
杂志介绍
1994:创刊
创刊寄语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