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玲,孙桂娟,刘青峰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青岛 266000)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对患者具有较大的不良影响,脑卒中后抑郁是此类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患者伴发抑郁症后,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干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将进一步加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影响治疗及预后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以往临床护理中,脑卒中后抑郁症护理缺乏针对性,护理效果不佳[1]。中医对此有着深刻的研究,将脑卒中归于中风,将抑郁归于郁证。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干预,可对患者抑郁症发挥更好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04例,研究了中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影响。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2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41-76岁,平均年龄为(59.8±3.7)岁;观察组患者52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42-78岁,平均年龄为(60.3±3.3)岁。纳入标准:均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且均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病例选取由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原发性抑郁症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合并其它全身慢性疾病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主要有日常护理和观察,包括肢体和语言锻炼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方法护理,①加强基础护理,对患者基本资料详细掌握,观察患者每日恢复情况,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②做好中医情志护理,通过谈心法、暗示法、疏导法等,疏导患者情志,将患者心里疑虑解除,帮助患者保证气机和顺、情志舒畅。注意营造患者身边的良好环境,向患者传递正能量,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怀。加强健康宣教,让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加深了解,从而缓解抑郁情绪,建立良好的信心[2]。③采取中医穴位按摩,每日为患者进行穴位按摩,取穴太冲穴、胆俞穴、肝俞穴、百会穴等按摩,持续30min。通过按摩帮助患者调理精气,疏解肝脏,进而使患者抑郁情绪得到缓解。④采取中医食疗原则,针对气滞痰郁患者,多食用萝卜、梨等食物,使郁气得到缓解,咳痰等症状得到调理。针对肝气郁结患者,多食用香蕉、柚子等食物,可疏肝、解郁、理气。针对阴虚火旺患者,多食用黄瓜、梨、生藕等食物,调解肝肾,清热养阴。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患者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为(31.3±2.8)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3.6±3.1)分(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85%(P<0.05)。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不能及时干预,将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更严重的损伤,同时影响患者的病情康复。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常规护理中,主要是完成日常生活护理,同时遵医嘱开展生活自理、肢体活动、语言等训练。这些训练虽然能够发挥一定作用,但会对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3]。研究表明,中医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情绪有效疏导,通过强化基础护理、情志护理、穴位按摩、饮食护理等,将中医理念融入其中,有效调节患者的身心状态,从而缓解患者抑郁情绪。在护理中应当与患者积极沟通,了解患者内心尊在的问题和疑虑,有针对性的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通过中医穴位按摩受到,帮助患者舒肝理气、醒脑开窍、安神静志。配合中医饮食干预,针对患者不同证型,提供不同的饮食指导,帮助患者调节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从各实现对抑郁症的有效干预。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中医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患者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