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芸,张 辉,杨 娇*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外科泌尿外科,甘肃 兰州 730020)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相对广泛,其不仅能够降低患者静脉输液中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感,还能够降低护士的工作量[1]。但是,对于老年群体而言,其静脉血管的管壁会相对变硬,从而使得穿刺反复性高。留置针采用无菌透明贴固定,从而提高患者的输液中的针头固定率,降低其反复穿刺的可能[2]。但是,留置针相对于其他输液针的留置时间会延长,这就使得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针对该种并发症,临床需要对其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其发生率。我院对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老年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中包含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68.28±5.28)岁;观察组患者中包含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68.11±5.76)岁。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1.2.1 中医护理 (1)情志干预。患者情绪对于留置针的使用会存在一定的负性情绪。尤其是初次使用的患者,很容易因负性情绪的存在而导致一些不良的生理行为。对此,护理人员需要从健康教育的角度,来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其自我保护力。(2)穿刺部位护理。在穿刺完毕后,需要根据其穿刺部位的状况,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3)艾灸方式。每日在输液时将点燃的艾条自穿刺点沿着近心端静脉10cm的地方,进行温和灸,距离皮肤0.5寸~1.0寸。每次15~20min,至皮肤稍微呈红晕为止。(4)穴位按摩。以指腹按揉足三里穴,每日2次,每次5min~10min,每分钟按揉15~20次,直到穴位处有酸胀或者发热的感觉为止。
1.2.2 西医护理 (1)穿刺部位的选择。一般来说,需要选择患者手、背等关节以下的血管,管径较粗,能够有助于血流的畅通。(2)穿刺技巧。老年患者的血管脆性较大,在穿刺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其穿刺的轻柔,又要注意其准确。避免其穿刺的反复性。(3)卫生护理。在穿刺操作中,要注意其无菌性。(4)用药护理。在药物的使用高渗溶液或者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再使用等渗溶液或者刺激性弱的药液,然后再行封管。(5)静脉炎处理。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了静脉炎,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抗生素给药等措施,来降低炎症的影响范围。
统计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调查表,就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可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
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2.22%(1/45)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7.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3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满意的有27例(占60.00%)、基本满意的有17例(占37.78%)、不满意的有1例(占2.22%);对照组患者满意的有20例(占44.44%)、基本满意的有16例(占35.56%)、不满意的有9例(占20.00%)。
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静脉留置针的运用相对频繁。尤其是老年患者,其本身抵抗力降低,血管管壁有一定的退化。在这种状况下,静脉炎发生的可能性提升。在中医学中认为,静脉炎的发生实际上是输液过程中穿刺伤以及局部脉络血气不畅,从而导致的血瘀阻滞[3]。而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导致穿刺部位胀痛,进而出现局部发热的现象,引起脉络损伤[4]。而在西医上认为,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与穿刺部位、穿刺技巧、输入液体顺序等相关。因此,在中西医护理干预上,要从操作和养护两个方面着手。艾灸的温热有助于活络经脉,化瘀散结。从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护理效果较好。当然,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相对于常规护理干预而言,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因此,必须要加以注意。
综上所述,对老年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给予中西结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预防静脉炎的发生,从而促进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本文编辑:李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