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作柳
摘 要:构树产业已经成为部分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带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若想不断增加构树产业的经济效益,深度研究此课题,明确构树形态特征,提出有效的育苗技术手段,进而更好的推广和扶持构树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针对构树形态特征和种子育苗技术相关内容,做简单的论述,结合种植实践经验,提出了种植和培育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构树产业;形态特征;种子育苗技术;栽培技术
构树扶贫工作是从2014年开始,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全国种植面积从14700亩增加到30多万亩,被广泛种植在贵州和广西等贫困地区,构树产业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了扶贫工作的有力抓手。近年来,贵州有不少县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企业、合作社、造林大户发展构树产业,带动贫困村民就业,获得了不错的成效。
一、 课题研究的意义
目前来说,构树的品种单一,种植成本高,规模化、机械化以及标准化种植技术水平不高,还处于探索阶段。实际上,构树并非适宜所有贫困地区种植,要结合构树形态特征和栽培条件要求,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的气候和水土资源等,合理安排种植。因此,研究构树形态特征以及种子育苗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构树形态特征
构树为双子叶植物中的荨麻目桑科构树属,为落叶乔木。树皮呈灰色,树干能够长到10m以上,若没有修剪,树形不够美观,略显杂乱。构树的叶片正面生长毛,给人粗糙的感觉;背面生长绒毛,给人软绵绵的手感。构树的叶形多样,或卵圆形不开裂,或三个开裂,或五个开裂。构树的花极为特别。构树为雌雄异株,部分构树只开雄花,部分构树只开雌花,球状的花序。夏秋季节,雌株的构树会生长结果,果实的颜色由绿到红,类似于杨梅,因此被称作为假杨梅。总的来说,构树形态特征如下:1)叶子长6cm-18cm,宽度为5-9cm。2)花雌雄异株,雄花序下垂,长度为6-8cm,花朵密集;雌花序假头状,花朵密集。3)聚花果的直径在1.5-2.0cm,小核果实呈扁球状,果实的表面长有小瘤体。4)构树花期一般在5月份-7月份;果期为7月份-9月份。
构树喜欢阳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干旱能力较强,即使是在贫瘠的土壤条件下也能够生长,同时可以生长在水边和石灰岩山地,或者酸性土和中性土壤。除此之外,构树耐烟尘,具有较强的抗大气污染能力。一般来说,气候条件差异,构树的物候期也不同。在黔中地区构树通常在3月中旬左右发芽;在4月份下旬进入花期;在7月份上旬始果期。贵州南部地区构树的物候期相比黔中地区要早一些,一般早15天-30天。
我国构树的栽培和利用历史较为悠久,两千多年前,构树生长迅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被广泛种植。构树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途较为广泛。具体如下:1)药材。2)饲料。3)服装和纸张的原材料等。
三、构树的种子育苗技术要点
1.种子处理
育苗前,需要对构树种子进行处理。在采收果实时,要立即整理出种子,不可以使果实过夜。把采集的果实放入水缸或者其他容器内,经过反复捣洗后,筛出果肉,挑选出果核,剩下的就是种子。对种子进行处理时,要充分洗净,把空瘪粒和不够饱满的种子,全部漂洗出去,放在太阳光底下暴晒,当种子充分干燥后,使用布袋装好,放在阴凉空间内储藏,做好防潮措施。一般来说,构树种子每个月都需要进行1次翻晒,保证种子充分干燥。
2.苗圃地的选择与整理
构树育苗地的选择,尽量选择平坦开阔地块,或者背风向阳地块,坡度在0°--5°。种植的土层要深厚而且肥沃,保证土壤的湿润性和排水性,不可以选择连续种植蔬菜的地块。选择适合的地块后,进行整地作床。实施要点如下:1)整地。将地上生长的杂草以及枯落物,进行集中处理,每亩地块要撒50kg-100kg的生石灰。使用生石灰的目的是杀菌消毒,调整土壤的酸碱性,同时烧死土壤中残留的草根。接着进行深翻处理,再使用旋耕机进行细耕作业,使得生石灰和土壤能够均匀混合,经过1周的暴晒后作床。2)作床。构树的苗床制作,高度控制在15-20cm,宽度控制在1.2m左右,步道宽度设计为30cm,长度则结合地块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保证床面的平整度,施一层磷肥。按照每667m2施400kg的量,進行施肥作业,保证肥力供应充足。
3.泡种
具体流程如下:第一步。使用酒精或者高度白酒,进行赤霉酸溶解,剂量为6g/2.5kg。第二步。加入温度为40℃的温水,混合拌匀,再加入种子,使得构树种子能够完全被浸泡。第三步。经过12小时浸泡后捞出,进行多次淘洗,当种子不再粘滑后停止。第四步。过滤水分,使用杀虫剂以及杀菌剂,对种子进行处理,摊开晾晒至少30分钟,保证药剂能够牢固粘附。
4.播种育苗
选择3月份中下旬,进行构树播种作业。按照南北走向和窄幅条播的原则,进行播种作业。播幅的宽度为6cm,行间距为25cm。按照32.25kg/hm2进行播种,控制播种的效果。在播种作业时,要使用清水对苗床进行处理,保证苗床全部淋湿透。将构树的种子,均匀地播撒到条沟内,覆盖土壤,以看不见种子为标准。完成播种作业后,要覆盖稻草,避免鸟类的危害,同时保温保湿。
5.苗木管理
肥水管理:一般来说,构树种子播种20天左右,开始陆续出苗。当构树出苗率达到30-40%时,可以将覆盖的草撤掉。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在下午时段进行。在作业的过程中,要注重肥水管理。采取喷施的方式,进行施肥,要勤喷水,保证相对湿度大于90%。除此之外,要避免苗木被太阳光直接照射,如果遇到长期干旱的天气,需要搭设遮阳网。
除草间苗:在进行苗木管理时,要做好除草工作。田间除草要坚持早、小、了的原则,也就是及时进行除草,除小的草,并且要除干净。间苗工作采取间密补稀的方式,保证苗木能够均匀分布,将定苗的密度把控在45株/m2左右。
构树病虫害的防治:因为构树育苗期发生的病虫害极少,因此多采取预防措施。在育苗期,每10天左右,进行1次杀菌剂的喷洒;每20天左右,进行1次杀虫剂的喷洒,进而增强构树幼苗的抗病虫害能力。
苗木出圃:当苗木停止生长并木质化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苗木,进行生长指标的检测。一般来说,一年生构树实际苗木的苗高度在48.4-60.6cm内,平均高度为55.2cm。
栽植:当构树苗木生长充分木质化后,选择无病虫、生长健壮的构树苗在冬春季栽植,确保构树的成活率。培育药材、饲料林,株行距100cm×100cm;培育工业原料林,株行距200cm×200cm。整地规格30cm×30cm×40cm。栽植时按照回填表土--放苗--分层回填底土--踩实--提苗--垄土--踩实的流程作业。完成栽植后,立即浇透水,栽植一周后,二次浇水。再过一周,进行第三次浇水。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构树种子育苗技术的应用,要做好技术要点的把控,进而保证苗木质量以及苗木栽植的成活率。构树产业作为重要的扶贫工程,加大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对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军,王向云.饲用构树的种植和应用技术[J].湖北畜牧兽医,2018,39(03):32-34.
[2]李红光.构树生物学特性及园林应用优点[J].河南林业科技,2015,35(04):55-56.
[3]周璟,陈中义,李华成.野生植物构树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园林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15):9-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