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晋剧须生表演艺术

2018-01-31 10:06王小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4期

王小玲

摘 要 本文以晋剧优秀传统剧目《白沟河》中杨继业的角色塑造为依托,结合作者爱人多年舞台演出经验、历史继承经验、京剧及兄弟剧种艺术,以小见大,小切口深分析,分别从“剧目概述”、“人物形象分析”、“表演技艺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相对全面地阐释了晋剧须生的表演艺术。

关键词 晋剧 须生表演艺术 《白沟河》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獻标识码:A

晋剧俗称山西梆子,流行于山西省中部地区,亦称中路梆子。晋剧行当传统分为红、墨、生、旦、丑五大行当,红即须生行当,作为五大行当之首在晋剧的发展、传承和演出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晋剧须生的发展史上,须生泰斗丁果仙是一个不可不提的名字,她创造了晋剧须生表演艺术乃至晋剧的高峰,其开创的“丁派”艺术也长盛不衰。现在晋剧的须生演员也大都宗法“丁派”,丁果仙也为晋剧须生表演艺术开辟出了广阔的道路。在本人多年的演出实践中,秉承宗法“丁派”兼取百家的思路摸索出一条自己的晋剧须生表演道路。

1《白沟河》剧目概述

《白沟河》是晋剧的优秀传统剧目,也是阳泉晋剧院的看家戏,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原阳泉市晋剧团(阳泉市晋剧院前身)团长吴占文老先生就将此剧演绎到了一定的高度,进入新世纪以来,作者爱人在阳泉晋剧院一直担纲此剧主演,在多年舞台实践中也将剧中杨继业人物形象成功地塑造于观众心目之中。

晋剧《白沟河》讲述北宋年间忠良杨继业全家被贬之后,他不计个人恩怨,为保社稷黎民,带领着全家儿女蒙冤抗辽,救出被肖银宗困在白河沟迫降议和的宋太宗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2《白沟河》中杨继业人物分析

众所周知,须生是以唱为主的行当,可在《白沟河》中,杨继业虽由须生行当应工,但此剧中对须生演员要求较高,不光唱功了得,身上也得干净利落,要求演武招式稳健,洒脱落利,既慷慨激昂又大方有度,在武场戏方面较吃功夫。相较于《打金枝》中的唐代宗、《算粮登殿》中的薛平贵等以唱展现人物的剧目来讲,《白沟河》中杨继业为武将出身,要求演员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把子功,应该说此剧的表演技术要求不亚于《秦琼观阵》一剧。

放开行当要求,从人物塑造来讲,杨继业应当是类似于岳飞的忠君爱国,以天下苍生社稷为重的英雄楷模形象,他们同属儒家所教化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谦谦儒将。所以在戏中演员不仅要表现他的英勇锐气,更要体现他运筹帷幄,识破诡计的智慧。

3须生表演技艺的综合运用

(1)台步和圆场应该可说是所有戏曲演员必练的基本功,对于须生演员来说也尤为重要,好的演员可以通过台步区分所演人物的年龄及性格从而更好地刻画人物。京剧谭门第六代传人谭孝曾先生在提及《定军山》中黄忠的台步时曾讲到:马上的黄忠和走路的黄忠应当呈现不同的台步。由此我们也可以借鉴到晋剧须生的表演当中,在《白沟河》中杨继业也有马上和马下两种行进状态,在马上表演时可以将步伐走地更稳健,快步如飞一点,而在马下时可以走地飘逸踉跄一点,这样人物感也会更加充足。在这一点上,晋剧演员应当向兄弟剧种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晋剧艺术不断走向完美。

《白沟河》中圆场的运用也数不胜数,比如第二场作为首次亮相出台的时候,马上一个圆场巡视众儿郎,既起到了剧情的关联,也表现出杨老令公的英武威风之气。圆场和台步是不可分割的,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好的演员可以将这种程式化的手段运用到极致,使得人物栩栩如生;反之则成了过场戏中的过场戏,为了完成而完成,也就谈不上美了,更谈不上艺术。

(2)把子功。提到把子功应该算是武生演员的事情,其实不然,例如京剧的小生讲究嗓子、褶子、扇子、翎子、把子的五子登科,据此可以看出把子功对于一个好演员的重要性。在晋剧的传承当中,由于对须生嗓子及唱功的要求,自丁果仙以来晋剧出现了坤生占领剧坛的局面,这也必然导致了须生做工戏的失传。因此,提倡男须生的文戏武唱应当提上议事日程。

《白沟河》恰恰是一出符合男须生文戏武唱的优秀剧目。文戏武唱不是说重文或重武,而是在保持须生以唱功刻画人物的同时加强演员武戏的修养。在《白沟河》中开打场面火爆,使用金刀的杨继业必然少不了上阵杀敌的戏份,演员能有几成的功力就能表现杨继业几成的功夫,两者是成正比关系,所以在这个剧目中把子功的运用对刻画人物骁勇疆场的一面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中国的戏曲有时候是为某种技艺而存在的,比如《挂画》中的踩跷功,《击鼓骂曹》中的击鼓等,像这样的剧目在晋剧中也屡见不鲜,《白沟河》一剧虽强调了须生演员的把子功,但不可也将其定位成为“把子”技艺而存在的剧目,它更多的还是一出唱功戏,这一点将在下一点展开论述。

(3)唱功。虽然本文在叙述中着重强调了须生演员武功的一面,须生毕竟还是以唱应工的行当,唱还是表现人物、传达信息、推进剧情的最重要最主要的手段。一个好的须生演员首先是一个好的唱将,唱不好不成戏。对于演唱的拿捏便是《白沟河》或者说是所有须生戏的重中之重。

中国的戏曲自清乾隆以来,昆曲逐渐衰落,取代它的是花部(也称之为“乱弹”。现在的京剧和地方戏都属于花部)。昆曲是雅乐,演唱及音乐在中音区,为中国传统正乐,讲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而花部则有插科打诨,爱飙高音的传统,当然晋剧也在其列。这只是一种观众审美的转变,对此,晋剧须生的表演不回避飙高音之嫌疑,但每一个高音都应当有的放矢,不能为叫好而胡喊瞎叫,这也是当下晋剧发展之危机。

对于《白沟河》一剧来讲,杨继业的演唱应当是高亢激昂为主要格调的,这毕竟不是才子佳人的小生小旦戏,而是雄心报国的帝王将相戏。戏中的每一句高腔,不管是“我率领众家孩儿冲过白沟杀进敌营救宋王”还是“杀辽寇卫国土奋勇向前”都无不表现的是杨继业的报国忠心,不计前嫌。当然,全剧演唱也不能是全部激情满满,写文章讲究“文似看山不喜平”,行腔演唱亦然,有高便有低,有激昂则有婉转,如此这般,才能将山西梆子的那种醋味饱含其中,使得韵味醇浓,绕梁三日不绝于耳,达到审美的终极理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