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祖先创造出广泛运用的汉字是现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距今已经存在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汉语的发展,作为记录实事的文字,有过很多次的演变发展过程,一般认为,汉字发展史上所出现的主流字体主要有五种,按照其历史特点,本文将我国主要的汉字分为两个阶段:古文字和今文字。贯穿我国发展历史浅析汉字的演变过程,从汉字的发展流传中去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汉字起源;古文字;今文字
作者简介:陈心怡(1999.12-),女,汉,重庆市合川区人,研究方向:文学。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1
一、古文字
1.文字起源
史书上从战国时期就有汉字的记载,所以对于古代汉字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仓颉造字说、绳结说与起一成文说,而这几种说法都是汉字的萌芽阶段,它们只是对汉字有了一种载体或者是一种展现的形式,对于汉字的认识还是只停留在一些朦胧的阶段。
2.甲骨文
目前为止,甲骨文可以说是被公认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其因将文字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因为书写的材料而命名的。甲骨文从文字特点看,一般为象形字,画笔有粗有细,多为方折。从涉及的内容上来看,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研究古代特别是商朝时期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从时间上来看,甲骨文的时间跨度是从商王武丁至西周的昭王和穆王时期。因此,我们说的甲骨文是中国现今保存最古老的较为成熟的文字体系,是我国汉字书法的开始。
3.金文
继甲骨文出现之后,又涌现了另一汉字类型——金文。金文的出现时间是在汉武帝时期,跨度从商周下至秦朝统一六国,存在我国历史上约一千多年。金文的名字由来也是因为所用的材料,把文字刻在青铜器上,因此,又名钟鼎文。而金文的文字特点主要是生动形象,浑厚自然。而内容一般记载的是歌颂祖先及王侯的丰功伟绩和日常社会上的点点滴滴。
3.篆书的出现与发展
篆书,分为大篆与小篆,其中,大篆是甲骨文、金文、籀文统一前的六国文字的泛称,是金文的线条化与规范化的结果,从金文开始脱离了象形文字,基本奠定了后来汉字的面貌,大篆继承了金文而来。大篆字体整齐,有规范的结构,个别字书写繁琐,较多地保留了西周的文字特点,但又有所变化。小篆就是秦灭六国之后统一的文字,是对大篆衍变形成的文字。小篆的特点是书写线条圆匀、结构统一定型,字体呈纵长方形。从古至今,一直都被书法家们所青睐。在汉字发展史上,小篆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节点。
二、今文字
1.隶书的出现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秦始皇时期,秦始皇为了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实现其政治抱负。在文字方面的改革也下了不少的功夫。为了更好地书写,不仅创立了小篆,而且在此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简化,把小篆把其圆滑的线条、笔迹变得平直、方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书写的效率,同时也使得书写更为简单了。由于秦隶书写的便利,逐渐流行起来,逐渐动摇了小篆的地位,这种汉字就是隶书,其以庄重著称,整体效果微宽扁。隶书的出现可谓是我国古代汉字的一次重大改革,同时也是汉字演变进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楷书的出现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2.草书
草书形成于汉代,它是在隶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而来的。草书也是受到了当时流行的楷书与行书的影响,字形的特点为扁方,波挑用笔发展成为典型的章书。最早通用的是草隶,即书写潦草的隶书。由汉朝到唐朝,草书经过不同的发展历程,先为章草,后为今草,再成为狂草。狂草的特点笔势放荡不羁、恣肆流畅,已经完全地脱离了实用性,成为了具有艺术价值的书法作品。到了汉末后,书法家们逐渐发展起以艺术为基础的草书风格,这时候草书的出现,不仅是人们对于文字书写的一种要求,也是人们在不断追求美的必然选择。草书的出现,同时也带动了楷书和行书的发展。
总结:
纵观我国汉字的演变历程,我们同時可以感受到我国优秀文化在经过层层考验,实现完美的变身,成为流传下来的被世人广为接受和使用的文字形式,让人们更加方便地进行书写,和人与人的这种交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基础。这种文字的出现,也是一个时代的选择结果,因此,在汉字发展趋势,应该是从繁至简的,而在文字的演变过程中,新中国成立对汉字进行的改革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表意字原始性的证据初探[J]. 王丛慧.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08).
[2]表意字的表达功能与古文字考释[J]. 李守奎,李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2).
[3]小议楷书中的变笔表意字[J]. 李中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3).
[4]释■及相关诸字[J]. 王兰. 古汉语研究. 2010(02).
[5]论形声字“声符”表意的复杂性[J]. 董性茂.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2(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