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云
摘 要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工程管理专业与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施工组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教学现状,提出一些新的改革措施,优化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关键词 施工组织课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CAD;沙盘模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3-0095-02
1 前言
施工组织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与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需要施工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指导项目施工全过程。建筑产品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是集建筑艺术、建筑特色、建筑结构、装修、供水、采暖、通风、智能等为一体的综合系统,这些特征决定了一个建筑项目的完成需要多个单位的协调,是多类型的工作,并在实施过程中受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影响。
此外,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前提是实现该工程的质量、成本、进度以及工程安全目标,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建设单位提出的要求和该工程项目的特点,在充分调研各种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一份集技术、经济和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文件,这份文件就是施工组织设计。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现代工程多采用招投标的形式,竞标的重点不仅要考虑技术上的需要,更多的是要考虑履行合同时降低项目施工成本的需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临时设施费在工程措施费中所占的比例高达60%~70%,可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重要性,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是不能忽视的。
对于学生来说,该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较为广泛,是一门集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工程预算和管理知识等方面为一体的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施工组织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一般建设项目具有施工项目种类繁多、施工人员众多以及机械设备繁杂等特点,做好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具有重要意义[1]。在目前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关于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教学大都限制在理论层面,内容枯燥没有新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上不去。
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教学现状,本文提出一些新的改革措施,优化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教学现状
理论讲授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以往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教学,教师普遍采用多媒体屏幕显示CAD的施工平面图,图纸上采用一些符号代替施工设施,教师按照CAD图进行理论讲授,当原本丰富繁杂的施工现场在教室里通过多媒体屏幕以简单的符号显示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感觉可想而知。表示施工设施的几十个符号足以使学生兴味索然,难以记忆和掌握,更无法熟练应用。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当中常见的塔吊、钢筋矫直机、钢筋弯曲机、混凝土搅拌机等机械,用简单的符号根本无法展现其使用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认识非常抽象,缺乏感性认识,对很多实践性的内容无法理解,觉得理论与实际难以结合,从而导致学习热情下降,纯粹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大部分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联系不足,总是将实践过程寄希望于工地的认识实习。每当进入施工现场时,好奇的学生往往是眼花缭乱。
教学思想与实际偏差较大 落后的教学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教学的实践性非常强,“以教师为主体、书本为中心,单纯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需求[2]。此外,教师本身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这一部分的内容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学生毕业后,到工地工作一段时间就什么都会了,往往不愿意深入研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任课教师也会认为该领域的科研课题不容易出成果,不愿意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学生对课堂教学也不重视,只期望到工地去参观、实习,到了工地又是走马观花,不知道看什么、问什么、学什么。然而施工单位则希望毕业生上岗就能独立工作,不想承担大量经费去组织培训。这就加重了传统教学思想与实际工作需求之间的矛盾。
现有教学方式忽略施工工种间的关联性 很多没有到过工地、没见过施工设施的学生根本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物、实体建立形象的联系,如洗车台、混凝土泵等设施。教师也很难将各种施工设施摆放位置的原理及其关联性、互斥性讲解清楚,如砂石水泥与搅拌机有何关联、木工加工棚与模板区有何关联、淋浴室与配电室的位置等。此外,很多施工工艺流程和作业条件在CAD平面图中难以体现,如混凝土泵车与混凝土运输车的接驳可能发生在现场很多位置,各个位置接驳过程所需的空间是否满足要求等。当教师需要设定一些假设启发学生时,应用屏幕显示的CAD平面图很难实现多种状态的动态模拟,如塔吊的覆盖范围、运输车辆的转弯半径等。
互动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效果差 多媒体屏幕显示的CAD平面图无法实现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可以采用多种方案,各种方案都有其合理性和经济性,选用安全成本、管理成本最低的方案无疑是最佳选择。如钢筋堆场、脚手架堆場的位置与重载车道路长度相关,而重型道路长度与施工成本相关。当钢筋堆场、脚手架堆场的位置不合理而需要调整时,重型道路长度也要随之调整,从而降低施工成本。这种多方案的比对与转换,简单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无法实现的。
3 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教学的改革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由于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重视理论而忽略实践的教学理念,只有此教学的实践环节得以重视,再加上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职教理念,才能对课程教学进行全方面的改革。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丰富教学用具,可以使用沙盘模型模拟施工现场,沙盘模型借鉴ERP实验室成本控制沙盘的经验,利用ERP平台中的器具进行改造,增加相关设施的模型教具,以平面图纸模拟施工现场,通过设施的摆放布置进行施工平面设计,组织实施现场施工模拟。endprint
使用沙盘桌面及透明塑料板,将拟建建筑轮廓图铺于桌面透明塑料板下,自制临时设施模型,主要有甲方及乙方办公室、钢筋库房、水泥库房、劳务宿舍、食堂、淋浴间、厕所等;采购施工现场所需的施工机械模型,如塔吊(自制塔吊臂附加延长杆并标明臂长)、汽车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车等;实体照片显示牌(标明参数及占地面积)包括搅拌机、木工机械、钢筋弯曲机、矫直切断机、直条钢筋堆放场地、盘条钢筋堆放场地、砌块场地、脚手架堆场、洗车台、模板堆场、钢筋调直切断机、砂石场地、混凝土泵、变压器、大门、水箱及水泵、水泥、垃圾站、消防设施,显示牌尺寸选用接近实际面积比例的底座;施工现场的水电管线以绿色和红色线绳代替;消火栓以塑料跳棋代替;道路及弯道以灰色布料裁剪而成;图纸及模型比例均为1:50。
相关课程的教学在实验室进行,教师在讲授基本原理后,由学生在沙盘上动手操作自主完成平面布置,进行动态模拟。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并加以指导,必要时可设定多种假设,由学生分析判断并做出正确选择。
注重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 采用沙盘模拟施工现场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一模式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需要对整个模拟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把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这一教学模式的本质[3]。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理論基础是否扎实,能否很好地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当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是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
加强校企合作 采用沙盘模拟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教学的核心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虚拟化的施工现场,这不仅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能与一些施工企业建立合作机制,使企业中的专业人员参与课程教学或者形成“师傅带学生徒弟”的制度。施工企业应该挖掘实习生潜在的价值,不能简单地把实习生作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而是要从实践中培养实习生对工作的兴趣和激情,使他们把学习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工作中,同时完成实习任务。
4 通过改革能够解决的关键问题
现在的学生从高中校门直接迈入大学校门,十八九岁,对建筑业一无所知,空有一腔热血,却不知道努力学习的方向,仅采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已明显不足。施工机械、劳务班组、周转材料等专业术语在学生头脑中是空洞无物的,没有感性的认识,何谈学习热情?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师生互动难以开展,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利用教学模型模拟施工现场,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发现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及时向教师提问。同时,教师借助于多媒体以及BIM技术中的三维可视化、施工模拟等功能,讲授有关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原则及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能够更加综合、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动手能力也将大幅度提升,效果良好,便于以后快速适应相关工作岗位。当然,这也是对教师指导能力、实践能力的一个挑战,需要指导教师不断探索,加强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建筑业岗位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植红梅.浅谈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5):215-216.
[2]姚金星.《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71-272.
[3]李安勇.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08(9):2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