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玩扑克牌 轻松学数学

2018-01-31 23:43古惠婷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23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数学

古惠婷

摘 要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上,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学生去思考数学,培养创造性思维。尝试将扑克牌应用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关扑克游戏或者竞赛,让学生在玩乐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成长。

关键词 数学;扑克游戏;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3-0089-02

1 前言

数学作为一门主要的学科,是最能够发展学生智力的,但是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数学又非常的枯燥和抽象。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他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了注意力,也因此容易对数学学习出现厌倦。但他们对游戏、竞赛一类的活动存在与生俱来的心理趋向。扑克牌中有数字,还有各种图案,而且轻巧简便,玩法也是多种多样,有很大的吸引力。本文从利用扑克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这三个方面,结合相关实践,对巧玩扑克牌、轻松学数学进行论述。

2 巧玩扑克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对数学这一学科進行教学过程中,兴趣就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也是学生的智力能够得到发展的前提,其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直接影响。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扑克游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兴趣,他们对扑克牌的玩法和规则也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扑克牌的花色和图案对其也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扑克牌足以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

创设比赛情境,提高兴趣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感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以外的外在刺激。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可以使枯燥的口算教学成为充满乐趣的游戏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参与比赛,注意力高度集中,生怕计算错误。在这样激烈有趣的比赛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巧埋游戏悬念,激发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常常对一些新鲜的事物表现出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喜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游戏埋设一些悬念,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安排从“1~9”这几个数字的扑克牌中各抽取一张,那么怎样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中四张扑克牌上的数字计算出“24”?将问题转化为在1~9中的四个数字中添加运算符号,使其运算结果为24。这里考虑通过加、减去计算。通过分析,可以得出:27-3=24,25-1=24、20+4=24,12+

12=24……通过尝试,改问题的解法为:根据27-3=24,可以得出9+9+9-3=24;根据25-1=24,可以得出9+9+7-1=24;

根据20+4=24,可以得出8+8+4+4=24;根据12+12=24,可以得出得(6+6)+(6+6)=24。

通过这样巧妙的24点游戏,将扑克牌很好地结合到课堂教学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一些对于数学有恐惧心理的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游戏,在玩乐中学到知识。

3 巧玩扑克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巧玩排列数,培养逆向思维 从扑克牌中抽取1~K共13张牌,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好,从上到下拿在手中,但从表面上看来这些牌是杂乱无章的。然后拿起排列在第一位的扑克牌放在第13张后面,取出第二张牌,再将手上第一张牌放在最后,取出第二张牌……按照这样的顺序反复进行,直到手中的牌全部取完,最后这些牌展现的顺序正好为1、2、3……J、Q、K。在这个游戏中,其奥妙就是最开始扑克牌排列的顺序为7、1、Q、2、8、3、J、4、9、5、K、6、10。这就是逆向思维的结果,将按照从1~K的顺序排列好的扑克牌按照之前的操作顺序反向进行一遍,就可以发现其中的道理。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都离不开逆向思维,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其更加灵活聪明。

利用抽牌游戏,掌握相同数字 可以准备一副或者多副扑克牌,扑克牌必须是成对的,然后抽取掉任意一张牌,那么留下的一张就落单了。将学生分成两两一组进行游戏,每位学生在摸到牌后,如果手里的牌是成对的,就先放到一边,只留下单个的。扑克牌全部摸完后,两人开始抽取对方手里的牌,如果恰好和自己手里的牌成对,就抽出放在一边;如果抽到的牌是单个那张牌,就在身后将自己牌的排列顺序打乱,然后让对方抽取。这样轮流抽牌,最后单张的牌落在谁的手里,谁就是输掉的一方。比如,一副扑克牌共有52张(不包括大王和小王),随机抽取一张牌1,将剩余的扑克牌分发给两个学生,其中一位学生的手中要比另一位多一张牌。将成对的扑克牌全部抽出后,两位学生开始轮流抽取对方手中剩余的牌,直到剩下单个的那张1。

这个游戏存在一点儿挑战性,需要有洞察力,和观察对方心理活动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通过游戏,学生可以深刻记忆这些数字中的相同数字。

4 巧玩扑克牌,提升学生数学思维

通过对扑克牌的巧玩,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数字、学会数数、辨别颜色、比较数的大小、认识相同数,还可以根据扑克牌的某一特征对其进行有规律的排列,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活化,让学生玩得愉快、学得轻松。通过扑克牌做游戏,不但使数学游戏充满乐趣,而且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会玩的扑克牌游戏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创设全新的扑克牌游戏,并且在班级中推广。如果有学生创造了最受欢迎的扑克牌游戏,就将其评选为本周的“扑克王子”或者“扑克公主”;如果是团队合作,就评选为“扑克最强队”。在这样新奇名号的促进下,学生都积极开动脑筋,参与到扑克游戏的创设中,争先恐后地展现自己。endprint

独立开发,积极动脑 小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较为强烈,他们对于一些充满挑战性的任务有着很大的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扑克牌,为学生创造“做中学”的机会,利用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研究,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创造出新的游戏,从而体会到学习数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

如在找规律这一知识的教学中,设计游戏:每一次加同一牌面,说每一次要加几,并快速地计算出下一个数的所在位置。但是在一副扑克牌中只有四个相同的牌面,经过几轮游戏后,学生就没有很高的热情了,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类似于这样找规律的游戏,看能否根据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接触的扑克牌游戏,设计出更加有趣的游戏。他们蠢蠢欲动,纷纷拿出准备好的扑克牌,自己进行排列、摆放,而教师就可以巡堂观察学生的进行情况。

经过大约十分钟后,发现学生合作设计出多种多样有趣的游戏。如A组学生设计了一个名字为“迷迷转”的游戏,需要六位学生同时参加。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每位学生一张牌轮流摸牌,如果摸到“8”就加三,摸到“9”就加五,出现“7”,摸牌就变成逆时针方向;如果有学生相加的数为整十,就被淘汰。这样的一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动手动脑,在自己设计的游戏中玩得非常开心。

团队合作,共同探究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也正如契诃夫所说的,儿童是有交往需求的,他们是特别想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或者教师分享的。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如在100以内加减法知识的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其在小组中进行连续加、减法的运算,但是经过几次运算后,学生的积极性减小了许多。此时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设计一个更加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发现有两个小组合并成一个小组,在一起做“开火车”的游戏;还有一个小组是在运算符号方面做了一些改动:扑克牌轮到男生手中就是用减法,轮到女生手中就使用加法。

此外,在进行“扑克接龙”的游戏时,有些小组中的学生可以在短短兩分钟的时间内就排好四条龙。这时可以鼓励他们增加游戏的难度,学生开始争先恐后地提供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按照颜色的不同进行整理;有的学生说按照花色重新排列;还有的学生提出按照牌面进行接龙……学生在“扑克接龙”这一游戏的玩耍和创新设计中,不仅对排列顺序的知识有了很好的掌握,而且学会了将物品进行分类整理。

小组是一个互相帮助、共同合作进步的战斗集体,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关系,以及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发现学生潜在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一个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具有自己的优势,通过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可以拓宽每位学生的思维空间。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其魅力就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数学学习,并且会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实践证明,通过扑克牌创设一些合理的游戏,并将其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中,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喜爱数学,愿意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文涛.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53-56.

[2]颜少贞,黄海珠.巧玩扑克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J].生活教育,2015(10):83-84.

[3]宋微.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2015(1):47.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数学
我们爱数学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