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钧
近日一则本不该是新闻的新闻,却掀起舆论风浪。有游客向媒体反映,在上海迪士尼排队时,遭遇VIP团插队,而且VIP团费不菲。上海迪斯尼则回应称,尊享VIP服务从开园之日起就有,而且全球迪士尼都是如此。网友对此也是陷入争议:有人认为,在寒风中排队数小时,结果却被一群手持“特权票”的人傲娇地插队了,着实让人窝火;也有人觉得,愿意花钱买时间本身无可厚非。
其实,客观来看,“价高者得”不和“关系与身份”挂钩,是一项纯粹基于开放市场的非排他性规则。上海迪士尼这一尊享服务,从市场角度上看,不算不公平。引发如此大的争议,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把规则讲明讲透讲清。说是开园时就有,可时至今日又有多少游客知晓这一规则?这也难怪引发公众的误解和愤怒。
法律上有个“推定知法”原则,也就是说,任何人不得以不懂法为自己的罪行或过错开脱。为了使“推定知法”成立,立法有个辩论的舆论预热期,法律通过后,有通过日、颁布日和生效日或实施日,往往颁布日与法律的生效日之间有个充足的时间差。这一时间上的延宕,目的就是尽量让更多的人听到和知晓法律规则。上海迪士尼从立项、开建、开园一直到今天,已经差不多过了八九年,却在规则宣传上有所疏漏,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如果要说迪士尼方面有“错”的话,这个方面应该说至少是有瑕疵的。
但凡面向众多居民,或涉及众多消费者、投资者的规则,既要讲公平,也要讲透明。公众持股公司、上市公司以及这类全国性大型游园场所,它们都具备“公共性”,而不是仅服务于特殊或小众群体的封闭型单位,它们的规则与制度必然是公共服务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试想,寒暑假时期,来自全国甚至是海外的游客聚集到某一大型场所之时,这一场所自己制定的规则,已经不再只是它们自己可以随意更改和解释的“私器”,而是上升为公共制度的一部分。这一属性的升级,必然要求规则与制度既要讲究公平性,也要讲究公开性。如果透明度不够,引发公众误解,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那么这样的后果并不是一个单位、公司能承受和解决的,整个社会也将为此付出代价。
因为只讲“定好规则”却不讲“透明公开”,而最终酿成社会问题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最典型的就是一些地方抵制政府在当地建设垃圾处理厂或者PX项目等,即“邻避效应”。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与规则不透明,政府没有提前做好相关说明工作,让大家心里有个底。进一步讲,政府只管定好规则,而忽视讲好规则,那么由此引发误会,恐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支出。而如果能做到兼顾公平与透明,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对政府自身、社会乃至国家,都是有好处的。
总之,规则要讲公平,也要讲透明。放入玻璃屋,处于阳光下,做事定坦然。从这个意义上说,“迪士尼事件”虽是个个案,但它反映出的共性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是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