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念
(长江大学,湖北 荆州 434023)
SWOT分析法,又被称为态势分析法或者战略分析法,是一种在大量资料和数据基础上,比较客观和准确的分析研究对象真实情况的方法。这一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调查分析,将研究对象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情况通过结构化、系统化的方式一一列举出来,为决策者制定计划、做出决策提供全方位的参考。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截止2016年底,荆州市辖区内共有各类金融机构近40家,各类分支机构、服务网点500多个,基本实现了县市区乡镇金融服务机构全覆盖。截止2016年12月,荆州市涉农存款余额为895.21亿元,同比增长17.4%,涉农贷款余额为477.63亿元,同比增长21.7%,涉农保费为21.33,同比增长11%,为支持“三农”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荆州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①农村存贷款增速较快,远远高于同期的全国平均水平;②民间金融机构发展迅速,机构的数量、规模、服务覆盖都在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③农村保险业发展态势良好,涉农保费和赔付增幅速度都较快。
(1)荆州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势分析。①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政策,支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近年来,荆州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连续多年在一号文件中对加快金融金融创新进行安排部署,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新产品,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各类新型农业主体的支持力度,为强化、发展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设了良好的政策环境;②农村金融机构比较完备。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各种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基本都延伸到荆州市农村金融领域,各类商业银行与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农村金融机构等为荆州市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了比较完备的服务链条;③农村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推进。荆州市围绕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市场改革,专门成立市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基金,启动了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实现了农村资产权属认定,实现了农村产权信息与金融机构共享,为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荆州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劣势分析。①边远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缺位现象突出。虽然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但是与农村金融建设的需求相比,金融服务的覆盖,特别是硬件设施覆盖仍需提高。目前荆州市所有的农村都还没有正式的银行服务网点,近400万农村人口无法就近获取金融服务,必须到乡镇,甚至县城才能办理,增加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无法满足农村建设需求;②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低下。主要原因是正规金融市场设置的金融服务门槛较高、程序复杂、服务产品少、资金额度小,农民难以及时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金融服务,只能选择非金融机构;③农村金融市场管理不够规范。当前荆州市在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中,其着眼点主要在正规机构建设,例如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土地抵押担保政策等,但是忽视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管理和规范,各种非正规的金融组织无序发展,民间金融借贷市场比较混乱,影响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整体水平。(3)荆州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机会分析。①农村信贷机制逐步完善。为了提升农村金融建设水平,荆州市统筹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信贷抵押制度改革,农村合作社股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机设备、农业产品抵押贷款政策不断完善,有效降低了农村金融服务门槛,为农村金融服务建设提供了便利;②农村信用体系基本建立。2016年以来,荆州市积极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截止2017年10月,全市完成农户信用建档和评定率达到了60%以上,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民间金融机构蓬勃发展。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农村金融需求的共同推进下,荆州市民间金融机构呈现出喷井发展的趋势,在挑战正规金融机构的同时,也有力激发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活力,丰富农村金融市场主体。
(4)荆州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威胁分析。①金融服务与“三农”需求存在相互脱离的趋势。各类金融机构处于经营成本、利益和市场风险考量,服务不下乡、支农不到位,热衷于在农村吸储,不愿意扩大信贷规模,导致农村金融资源通过金融机构大量转移,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资源紧缺困难;②农业发展基金缺乏可持续性。虽然荆州市建立了农产品加工业基金等支持“三农”建设的基金,但是在行政管理体制下,这些基金只能依靠政府注资,在市场化运作、自身发展上存在很大问题,发展的可持续性动力不足;③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空间不足。荆州市虽然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但是仅仅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但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在这些金融机构的运作监管、发展规划、风险管控等方面介入不足,容易出现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