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生翠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副教授
最近,“两个一”事件——“一元画”与“同一天生日”占据朋友圈头条。前者筹款逾1500万,后者不到2天筹得250万元。“同一天生日”这场看似骄人的公益奇迹,据说是4人为366名贫困儿童精准扶贫提供技术支持的筹款项目。然而,为何在48小时后出现过山车式的反转,被主管部门叫停?
事件初期,公众纷纷为互联网时代的微公益奇迹打CALL。为同一天生的孩子捐力所能及的1元钱。这个可以有!不仅感动着自己,也感动了朋友。不仅动了感情,也撒了真金白银。客观而言,这个数字奇迹得益于两大要素。一是被长期抑制的民间公益热情。传统的主流公益机构或多或少具有官方背景,其主要合作对象是企业。公民个人仨瓜俩枣的捐赠常常被忽略。加之民众作为资深看客、侠客练就的纪委书记火眼金睛,更使得大型公益机构与公众捐赠之间渐行渐远。然而,公众捐钱与捐心公益认知的提升与公益参与的热情却与日俱增。“一元捐”门槛低、捐赠对象又是“我见犹怜”的贫困家庭的孩子。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公益项目一呼百万应,取得了近似病毒性传播的效应。二是互联网的技术红利。情感传播、熟人传播、多媒体传播,尤其是一对一的定点传播,使得公众期盼的公益透明似乎近在咫尺,唾手可得。
然而,依靠众人之力搭建的公益大厦短短两天就轰然倒塌。其根源依然是公益组织不透明、不诚信的“阿喀琉斯之踵”,令百万捐款者再次愕然。刚刚习惯随手捐,为祖国的儿童在阳光下成长捐钱也捐心,转眼便发现轰轰烈烈的互联网捐赠充满bugs——同一个孩子不同的姓名,同一个孩子不同生日,甚至有的孩子的生日子虚乌有。本是一场利用互联网技术红利展开的公益启蒙瞬间转变成另一个塔西佗陷阱丑闻,塔西佗陷阱,也坐实了我国微公益事业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结论。
事件的另一面,被质疑的募捐方也振振有词,“我们是在测试”“我们只有4个工作人员”“我们只是输入错误”。一切的公众指责都不是事儿,而是你们对技术瑕疵太苛刻,对募捐方太多疑。只是这样的辩解并不高明,我们对此既陌生又熟悉。此前的“儿基会账单事件”“郭美美炫富引发的红十字会事件”,都是同样地充满了彼此的误会与误解,令刚刚起步的公众捐赠伤痕累累,踯躅不前。不一样的是,“一元捐”中公益平台转移到了新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公众以为有了新技术就接近了透明与诚信。不曾想,仅仅有了硬件的提升,不过是“新瓶装旧酒”。一样的是工作人员的敷衍态度,一样的是粗糙的技术水平,一样的是跌破底线的辩解与申述,一样的是对公众公益心缺乏敬畏。
须知慈善无小事。特别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任何一条微内容都会与社会情绪、舆论生态发生连锁反应,形成一损俱损的蝴蝶效应事件。技术使得这种正效应与负效应呈乘数级扩大。立足于互联网环境的微公益若想技术红利发挥正能量,需要更靠谱的技术应用,更需要更专业的公益运作,更纯真的公益心。时至今日,美国学者萨拉蒙在上世纪就提出的公益组织存在业余性会导致“志愿失灵”的断言依然具有意义。提升公益组织自律性及专业度仍是当前互联网微公益的不二法门。
此外,《慈善法》中互联网募捐平台的遴选只是用行政手段为公众募捐增加了诚信保障,但若不及时监管其他小微平台,同样会损害国家形象、社会信任与组织效率。否则,决不会出现同一家机构两次被公众质疑的荒唐事件。
公众在阴影中舔舐被伤害的伤口,主管依然在按部就班地调查,公益机构又在摩拳擦掌谋划着下一场公益盛事。我们呼唤公益机构的敬畏心与专业度,期待公益监管的顶层设计,也鼓励自己勇敢地忘却,为了下一个捐赠对象该出手时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