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梅
(永丰县人民医院,江西 永丰 331500)
胎头最大径线和骨产道其他径线不适应出现难产的情况称为头位难产,在难产类型中,头位难产占有比较高的比重,头位难产通常会造成产程延长或者是直接停滞,不利于胎儿顺利分娩,引发宫内窘迫、窒息等并发症[1-2],对于胎儿以及产妇的生命健康因此对头位难产的治疗研究十分有必要,有效治疗头位难产可以降低剖宫产的例数,避免出现产后并发症,治疗意义重要。本研究特针对于我院所收治的出现头位难产的产妇采取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对其疗效展开分析,报告如下。
本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所收治的出现头位难产的产妇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确诊均为头位难产,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年龄24~34岁,平均(26.2±5.1)岁,怀孕周数为38~41周,其中有20例为初产妇,有10例为经产妇;研究组:产妇年龄23~33岁,平均(27.0±5.2)岁,怀孕周数为37~41周,其中有19例为初产妇,有11例为经产妇;选用统计学进行分析,一般资料差别不大P>0.05。
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程自然旋转进行分娩,研究组则采用手法复位,其具体内容为:在手术之前对产妇外阴进行常规消毒,采取阴道检查对胎头的方位以及高位、胎儿位置等具有足够的了解。在产妇宫缩间歇期间进行手法复位,右手食指和中指伸进阴道中,让其与矢状缝保持平衡,进行缓慢旋转,并且在产妇腹壁位置推送儿背为脊前方位,对胎肩进行按压,帮助胎头进行旋转以及固定,旋转完成后,胎头成功调整到枕前位再抽出手指,过程确保动作轻缓,若分娩仍难以进行则再次实施旋转措施。
本研究观察指标为两组产妇生产方式。
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SPSS 17.0的统计,用 %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x2检测;计量数据以(±s)表示,t检测,若取得数值P<0.05,则表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两组产妇的生产方式进行记录,研究组有3例产妇需要进行剖宫产,剖宫产率达10%;对照组有11例产妇需要进行剖宫产,剖宫产率达36.7%;采用统计学分析,研究组需要进行剖宫产的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差别显著x2=25.314,P=0.000。
头位难产属于十分常见的一种难产类型,在分娩前只表现为明显的骨盆狭窄,很难对其进行明确诊断。大多数发现头位难产都是在产妇进行分娩的阶段,并且需要经过一段产程才会表现出来。在临床表现中,头位难产通常会使产程延长或者是直接停滞,会影响到胎儿的分娩,引发宫内窘迫、窒息等并发症,对于胎儿以及产妇的生命健康,程度严重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极易引发产妇出血、感染等情况[4],因此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头位难产时尽可能避免选择剖宫产,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关研究表明,手法复位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将难产调整为顺产,有效降低剖宫产的产妇数量。手法复位主要是对产头位难产的情况进行旋转调节,但是在复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复位成功后不能马上移开手,因为容易发生胎儿脐带脱垂的情况,需要等待胎头得到基本固定,才能移开。并且在该过程中需要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适当采取对应的心理护理,促进产妇信心,确保分娩顺利。此外,有效心理疏导的作用下,可帮助该部分产妇对各方面治疗对策更加配合,间接为分娩的顺利性提供保障。
本研究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出现头位难产的产妇实施手法复位的方式,其具有显著效果,可以将难产变为顺产,避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剖宫产,有利于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安全,改善产后预后效果。
[1] 阮舜珊.手法复位治疗头位难产的有效性分析[J]. 中外医疗,2017,23(36):101-102+105.
[2] 刘 健,索丽美.手法复位在头位难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2(A0):86.
[3] 张晓菊.分析手法复位治疗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34(12):177-178.
[4] 姚燕丽,李冬冬,秦定霞.分析手法复位治疗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4(4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