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璐祎,范本芳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随着微创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射频消融术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其在超声引导下将电极直接插入到肿瘤中心,让高频电能破坏肿瘤细胞,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大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治疗中存在着悲观、恐惧等不良情绪,加之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使得很多患者存在抵触治疗、依从性低等现象,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非常重要[1]。本文将综合护理应用于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治疗中,研究其临床价值,现总结如下。
本文研究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5月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0进行护理分析,患者均经过CT、MRI和DSA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合并症如下:高血压18例,黄疸11例,腹水20例,糖尿病21例;肿瘤直径:5cm以下42例,6cm以上28例。患者均同意参与射频消融术治疗,同意参与本次护理分析。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61.5±0.4)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为(62.8±0.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数据可比。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术前护理:手术前与患者和家属进行良好沟通,将患者的疾病情况、治疗过程等详细告知患者,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治疗恢复良好的案例来增强患者的信心,取得护理的配合,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告知患者,使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2]。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训练,例如屏气训练、平静呼吸、咳嗽方法、排便训练等,为术后生活和恢复锻炼奠定基础。术中护理:帮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并对患者进行呼吸指导,确定呼吸频率后确定消融针的位置并准确标记;辅助医生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术后护理:辅助患者完成翻身等动作,选择交谈、听音乐等方式来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提升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必要时药物镇痛;各项护理动作要轻柔,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加强皮肤护理和饮食护理干预,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3]。
统计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出现的并发症和生存质量评分,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状态,生理健康主要内容包括机体疼痛、生殖功能和生理功能等,心理状态包括社会功能、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等,生理健康评分为正相关,心理状态为负相关,综合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本次护理分析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组间数据差异进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差异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只有P<0.05时可判定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5例并发症,其中2例术后高热,1例疼痛剧烈,2例睡眠障碍,1例恶心呕吐;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后出现14例并发症,其中5例术后高热,3例疼痛剧烈,2例睡眠障碍,4例恶心呕吐,两组患者并发症数据相比较,X2=9.4,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性高。
试验组患者生理健康评分为(89.4±0.1)分,对照组为(62.5±0.6)分,t=15.1,P<0.05;试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为(23.7±0.4)分,对照组评分为(53.8±0.8)分,t=17.2,P<0.05,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发病率逐年提升,其治疗预后差,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新型技术,在其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保证治疗效果[4]。
综合护理是依照临床治疗所指定的促进患者疾病恢复的一系列护理活动,本文分析了其应用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中的价值,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证实了综合护理的干预价值。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治疗过程来为患者制定综合护理方案,通过心理护理、围术期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式来激发患者的康复潜力,提升护理依从性,降低治疗后并发症的出现。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应用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中能够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取得了积极的护理价值,值得临床护理中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