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县龙安矿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2018-01-31 11:05:02韦贵忠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9期
关键词:穹窿褐铁矿硅化

韦贵忠

(广西煤炭地质局 ,广西 柳州 545005)

1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矿区位于右江再生地槽桂西拗陷西林~百色断褶带北东侧巴马旋卷构造西部之龙田穹窿东缘。区域出露的地层有石炭系~二叠系的碳酸盐岩和三叠系的碎屑岩。石炭系属碳酸盐岩台地深海相沉积,下二叠统为海盆相沉积,上二叠统为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浅海相沉积,三叠系属浅海相沉积,浊积特征明显,分布最广,为本区赋矿层位。

石炭系出露于龙田穹窿核部,为浅灰至灰色厚层至块状灰岩、白云岩夹薄层状硅质岩;二叠系构成龙田穹窿围翼,下统栖霞组为灰、深灰色中至厚层块状生物碎屑灰岩夹生物灰岩,与下伏上石炭统呈平行整合接触,下统茅口组为灰白、浅灰色块状砂屑藻屑生物碎屑灰岩夹生物灰岩、亮晶含生物屑砂屑灰岩。三叠系构成龙田穹窿外围翼区,中三叠统百逢组岩性为灰至青灰色中层至块状粉--细砂岩夹粉砂岩、泥岩,与下伏二叠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中三叠统地层是该区的重要赋矿层位。

区域构造以褶皱构造为主要特征,次为环形断裂及北西向断裂。与工作区关系最为密切的构造为龙田穹窿及环形断裂,龙安金矿位于龙田穹窿东翼之外环形断裂带上。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地层较简单,仅出露下二叠统茅口组和中三叠统百逢组,中部则分布有第四系,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1)下二叠统茅口组(P1m):分布在矿区西部,为浅灰、灰白色灰岩夹白云岩,中上部为灰黑色灰岩夹薄层状泥质灰岩,局部为燧石灰岩夹薄层状硅质岩,底部以白云岩为主夹灰岩。厚度大于200m。为矿区金化矿体底板或基底。

(2)中三叠统百逢组(T2b):广泛分布于矿区东部,主要为薄~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及凝灰质砂岩,总体走向南北向,倾向北东、东或南东,倾角于与茅口组碳酸盐岩接触附近变化较大,稍远离则较稳定,一般10°~40°。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是矿区赋矿层位。厚度大于300m。

(3)第四系(Q):分布于工作区的西、南西部缓坡、岩溶洼地沟谷中,为砂砾、砂土、亚粘土等组成的冲积、残坡积层。厚度小于20m。

2.2 构造

矿区位于龙田穹窿东缘,区内次级褶皱构造不发育,断裂构造较发育。断裂构造主要为围绕穹窿的环形断裂F1,F1规模大,贯穿整个工作区,在矿区内其总体呈南北走向,倾向东,倾角总体较缓,一般60°~75°,局部达45°~50°,沿断裂线岩石具弱至较强硅化碳酸岩化、硅化、褐铁矿化和泥化等矿化蚀变特征,是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受其影响,中三叠统百逢组中次级断裂破碎带、层间挤压破碎带也较发育,成为矿区的容矿构造。

2.3 变质作用

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有硅化、褐铁矿化、碳酸岩化。

3 矿体地质特征

矿区经地质勘查工作,发现金矿化体一个,即①号矿体。

①号矿体:位于龙田村东边,赋存在F1接触破碎带中,呈似层状产出,产状与F1基本一致,总体走向南北,倾向东,倾角60°~75°,长约1700m。单工程厚度3.50-11.46m,平均厚度5.90m,金品位0.64~2.83×10-6,平均品位 1.25×10-6。

(1)矿石类型及矿物组成。本矿床属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为含金蚀变碎裂岩、压碎(砂质泥)岩,矿石具硅化、褐铁矿化、碳酸岩化;矿区矿体主要分布于近南北东向破碎带及其旁侧次级层间破碎带中, 岩石破碎(碎裂)强烈,渗水性强,风化深,氧化好。矿石物质组成较简单,矿石中的矿物均为中低温矿物。据野外观察及岩矿鉴定结果,矿石矿物主要有:褐铁矿(包括铁质)(0.5%~1%)、自然金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绢云母(34%~80%),石英(含玉髓)(7%~46%),次为高岭石(3%~5%)。其中(硅化)压碎泥岩矿石绢云母含量高,估计是岩矿石泥化强烈及受热液蚀变所致。

(2)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压碎结构和砂、泥质结构,显微镜下矿物呈他形柱粒状变晶结构、显微鳞片泥质结构、显微粒状变晶结构,矿石构造为压碎状、角砾状、网脉状和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

(3)矿石化学成分。矿区工业类型属单一金矿石类型,金的含量即为矿石的品位。据矿石化学多项分析结果和矿石半定量全分析结果,矿石中有害元素含量低,有用组分除金外,其它尚无回收价值。Au是唯一可利用的有益元素,含量一般0.50~1.20×10-6,属于低品位的氧化矿石。

(4)围岩蚀变。矿石具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其中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彻。

4 矿床成因及远景评价

(1)矿床成因。矿区位于右江再生地槽桂西拗陷西林~百色断褶带北东侧巴马旋卷构造西部之龙田穹窿东缘。构造运动在该区形成了龙田穹窿和F1环形断裂,断裂沿二叠系碳酸盐岩和中三叠统砂泥岩分布,并在中三叠砂泥岩中形成次级断裂、裂隙和挤压破碎带等构造,提供了导矿和容矿条件。地下热液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从深部上移,一方面从深部携带Au、S、Fe等成矿物质,另一方面在运移过程中不断萃取地层中的Au等成矿物质,形成含矿热液。含矿热液沿F1上涌,在F1的有利部位以及中三叠统百逢组中的断裂、裂隙带或挤压破碎带中,交代聚集沉淀成矿。离矿区有几公里远的岩浆岩,也可能为金矿的形成提供部分热源。矿床受构造和岩性控制的特征明显。初步认为本矿床属在桂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的中~低温地下热液作用形成的断裂破碎带热液蚀变超微粒浸染型金矿。从断层的相互关系及切割地层看,其成矿时期为印支期。

(2)远景评价。矿区位于右江再生地槽桂西拗陷西林~百色断褶带北东侧巴马旋卷构造西部之龙田穹窿东缘。区内断裂发育,加之地层岩性主要泥质粉砂岩、细砂岩,渗透性好,为成矿热液的迁移与容矿提供了空间;1:5万化探Au异常值较高,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基本沿断裂带展布。经过前期普查工作,在断裂破碎带中发现了金矿体,已控制了一定规模,矿体沿走向、倾向没有完全控制,从目前施工的工程揭露到的矿体情况看,矿体沿走向有延长、沿倾向有延深趋势。总体上,勘查区具有金矿成矿的有利条件及较好的找矿前景。

综合分析评价;巴马县龙安金矿为一个小型矿床,其内外部建设条件较好,矿山开采对环境没有大的影响,经概略研究矿床潜在总利润达936万元,投资利润率400%,投资回收期1年(包括基建期)。说明虽然矿床规模较小,金品位较低,但矿床开发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穹窿褐铁矿硅化
“嫦娥五号”采样点周缘穹窿形貌特征及成因研究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鲍坑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西部资源(2021年3期)2021-12-20 21:23:47
安钢烧结机配加澳褐铁矿粉的生产实践
河南冶金(2020年4期)2020-10-21 01:30:56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山湾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综合评价
米索前列醇后穹窿给药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临床分析
褐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的实验研究
山西冶金(2018年6期)2018-03-04 12:53:02
古木硅化处理对其物化性能的影响
经阴道前穹窿 经阴道后穹窿 阴道前后穹窿全打开三种入路行筋膜内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比较
国内褐铁矿烧结技术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鞍钢技术(2015年4期)2015-09-24 01:50:13
湖南某褐铁矿磁化焙烧—磁选试验
金属矿山(2013年1期)2013-03-11 16: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