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星
(江苏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023)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属于脑血液循环中障碍疾病,在当前医疗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该病的病死率显著降低,但是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该病的发生率有了显著增加的迹象,且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大部分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治疗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患者预后影响重大[1]。本文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6例进行研究,做出如下汇报:
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6例,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为研究时段,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53例。试验组女20例,男33例,年龄50-72岁,平均(61.5±8.1)岁;其中23例脑出血、30例脑梗死。对照组女23例,男30例,年龄49-71岁,平均(60.9±7.1)岁;其中25例脑出血、28例脑梗死。两组基线资料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锻炼以及用药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两组分别其他治疗,具体如下:
1.2.1 对照组
神经肌肉促通技术:根据患者不同姿势的反射水平以及运动神经的发育顺序,进行步行、移乘、立体时选择性活动、患侧下肢负重训练、站立平衡、坐起站立、坐位平衡、床上体位变换等训练,每次训练40-60min,每日1-2次。
1.2.2 试验组
神经肌肉促通技术与对照组一致,医疗体操具体如下:由主管医师、护士、患者以及家属组成,客观评估患者平衡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合患者的偏瘫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体操训练计划,包括立位、扶持立位以及椅坐位的训练,坚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训练初期患者完成5-6个动作即可,训练过程中要保持身体平衡,并且有家属陪同,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训练量以及时间,训练时的脉率小于100次/min,训练以患者不感到疼痛和疲劳为主。其次可以将医疗体操训练的相关知识装订成册,发放给患者以及家属,责任护士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Fugl-Meyer评分:评定患者上、下肢的运动功能,分值越高,说明运动功能越强。
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满分100分,40分以下为完全依赖;41-60分为稍微依赖;60分以上为大部分生活可自理;100分为生活基本可以自理[2]。
对比Fugl-Meyer上下肢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前:试验组
Fugl-Meyer上下肢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19.26±3.26)分、(14.26±2.87)分、(52.26±8.62)分;对照组为(19.18±3.73)分、(14.37±1.62)分、(51.96±8.78)分;两组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分别是(39.86±6.14)分、(24.69±4.11)分、(86.25±12.06)分;对照组分别是(23.28±4.21)分、(19.68±3.11)分、(70.13±8.25)分。试验组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
P<0.05。
脑卒中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将近75%左右的患者可幸存,但是却普遍存在运动障碍,生活无法自理,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对其生理以及心理均造成了巨大的损伤。及早、正确的协助脑卒中患者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减轻偏瘫症状,有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会[3-4]。神经肌肉促通技术以多种方式刺激患者运动通路上的神经元,提高其兴奋性,促进脑功能代偿和重建,有效避免了废用综合征的发生。医疗体操改变了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模式,及时的予以患者科学、有效的指导,充分激发了患者以及家属的积极性,且患者、家属易于接受,有效弥补了传统康复训练的不足[5]。本文研究示:试验组的Fugl-Meyer上下肢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较对照组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证实了神经肌肉促通技术联合医疗体操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在临床中借鉴、参考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采纳神经肌肉促通技术联合医疗体操,加快了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提升了患者生活能力,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