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萍
(陕西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陕西 宝鸡 721000)
近年来我院出生的早产儿数量不断增多,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干预以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早产儿安全与促进其健康发育的重要措施[1]。本文以我院的临床护理数据为基础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保温箱联合优质护理在早产新生儿并发症发生中的预防效果进行报道。
统计2015.2-2018.2在我院出生的164例早产患儿的医疗数据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患儿出生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82)与观察组(n=82);其中,观察组:男孩44例、女孩38例,胎龄区间为33~37周、均值为(34.27±0.23)周,患儿的体重区间为1761~2412g、均值为(2162.39±259.35)g;对照组:男孩45例、女孩37例,胎龄区间为33~37周、均值为(34.30±0.25)周,患儿的体重区间为1765~2448g、均值为(2170.25±254.23)g;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遵医嘱对患儿进行24h监护,对患儿的日常营养摄入进行干预,加强对患儿的感染预防;给予患儿家属必要的心理安慰等。观察组实施保温箱联合优质护理干预:(1)保温箱培育。早产儿出生后送保温箱进行培育,根据患儿的具体个性特征来设置保温箱相关参数。(2)优质护理干预。首先,结合床边诊断与相关治疗资料确定早产儿的个体护理需求,提出针对性的护理问题;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由护理人员商讨确定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与具体的个体护理方案。其次,在对患儿实施具体的护理中加强对患儿体征的监测并据此及时作出护理调整,确保护理服务与不同阶段早产儿的具体需求相同;并针对不同早产儿的营养需求特点进行营养护理干预,为早产儿提供科学的营养摄入方案。再次,引导早产儿家属参与到院内的护理实践中,从而更好的协助护士开展工作并从中学习相关护理技巧。第四,体位调整护理。调高温箱床头角度15°~30°,头偏向一侧,左右交替,四肢呈蛙状,每2h更换一次体位(在治疗、喂奶、皮肤护理等情况下除外),每天俯卧时间控制在12~14h。
根据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来进行评价,其中,主要并发症类型涉及黄疸、发热、心率异常、湿疹、呼吸暂停、感染等[2]。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并发症早产儿例数/患儿总数。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x2)。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早产儿出现发热1例、心率异常1例、湿疹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3/82);对照组早产儿出现发热3例、心率异常2例、黄疸1例、呼吸暂停2例、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0%(9/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237,P<0.05)。
受到人们生活方式、食物添加剂以及工作压力等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妊娠妇女中出现早产儿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并且部分早产儿的情况还较为严重。当前得益于医疗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越来越高,而提高早产儿的生命质量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早产儿的常规护理中因缺乏对细节的关注,容易导致护理事项的遗漏,从而导致早产儿出现一系列并发症[3]。近年来随着早产儿保温箱培育技术的进步与培育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早产儿能够在保温箱中继续发育生长。通过保温箱干预能够降低患儿温度异常情况,从而确保患儿体温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体现了对早产儿个性需求的及时满足,护理服务在常规内容的基础上更多的考虑患儿的病情与体征特点,从而实现较高水平的针对性护理与全面护理[4-5]。同时,在优质护理中对患儿进行体位干预,能够确保患儿有合适的发育与生长体位,从而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潘巧琴等指出对早产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早产儿累计出现并发症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但低于对照组早产儿。
综上所述,在早产新生儿的护理干预中联合实施保温箱与优质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