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的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研究*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为例

2018-01-31 01:40王生荣何亚玲马利邦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年11期
关键词:供给侧基础设施村庄

王生荣,何亚玲,马利邦

(1.兰州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行拉动投资、出口和消费的需求侧管理,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15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以前仅靠需求侧管理的模式,难以有效解决经济增长中的新问题,因此,通过供给侧改革拉动经济增长,成为新常态下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思路[1]。2016年,针对“三农问题”,中央在一号文件中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2]。高寒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环境闭塞,在地貌上多为丘陵、山地,海拔较高,产业结构以典型初级性特征的农牧业经济为主; 人口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下,教育水平普遍不高,人力资本存量远低于内地[3]。碌曲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青、川交界区,总面积5 298.6km2,其中,草地面积占总面积86.7%,平均海拔3 500m。2015年,全县人口3.72万人(常住),其中乡村人口2.49万人,占总人口的66.94%; 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83.3%。全县地区生产总值9.113 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比重29.0%,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的畜牧业县。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传统观念等的限制,农牧业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农牧民增收渠道单一,长期依托自然资源开发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日益严峻。因此,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完善农牧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农牧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牧)村,实现高寒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场所,是由村民经济、社会、文化、居住、农业等要素组成的复合系统[4]。村庄各要素之间、村庄与外界之间的交流互动,不断推动着村庄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经济社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村庄发展不断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外学者以乡村地理学理论、聚落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对村庄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动力机制及其效应等进行了研究[5],提出了村庄发展的方向[6]。英国通过实施中心村整治工程,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村庄发展和人口集聚[7]; 韩国开展了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提高村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新村运动[8]; 日本通过“盯村改造”,不断提高了农村现代化水平[4]。国内对村庄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村镇体系结构[9-10]、村庄发展模式[11-12]、村庄人居环境[13-14]、村庄土地流转[15]等方面。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高寒民族地区普遍交通不便,村庄服务设施简陋,村庄发展受到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定居后牧民社区组织和自治组织关系协调难度加大,牧民生产方式、生计方式转变困难,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村庄建设的经验,有效推进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建设,是民族稳定、增强国家认同、促进民族文化保护的关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也是中国农村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供给[16],对持续推进村庄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政策落脚点,对统筹考虑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发展战略,加快乡村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高寒民族地区经济方面不存在过热现象,投资方面长期依靠中央转移支付,不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人才支撑、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欠账较多,“补短板、降成本”成为高寒民族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17]。通过补齐村庄发展短板(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村庄发展基础(提高优势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构建与村庄发展相配套的制度保障体系(增强制度供给),促进村庄生活、生产、生态空间重构,成为新时期高寒民族地区村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1]。

1 研究区村庄发展条件

1.1 村庄分布呈小集聚大分散的格局

碌曲县村庄分布的交通和河流指向明显。利用ArcGIS对县域主要交通干线(国道和县道)、河流与村庄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分布在国道缓冲区1 000m以内村庄个数为21个,占全县村庄总数的23.33%,村庄面积298.80hm2,占村庄总面积的43.00%; 分布在县道1 000m以内村庄个数为8个,占全县村庄总数的8.89%,村庄面积32.06hm2,占村庄总面积的4.61%。在河流缓冲区300m以内,村庄面积和个数分别占村庄数总的35.46%、48.89%。交通与村庄分布呈相互促进的关系,便利的交通条件是村庄形成的重要条件,村庄的发展又促进了交通的发展。因此,交通沿线往往是村庄形成与发展的活跃地带。同时,随着游牧民定居建设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原居住在草原腹地和散居的牧民被集中安置在乡镇、公路沿线和洮河河谷(半农半牧业乡镇)进行定居,使以前分散、规模相对较小的村庄逐渐消失,村庄的数量逐渐减少,村庄布局呈“小集聚大分散”的格局。

1.2 村庄类型呈多元化发展

碌曲县历史上为氐羌部族的摇篮,新中国成立之后,碌曲经济发展水平得到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飞速发展。形成了以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为重点产业,以水电为主的能源产业,以交通邮电为主的社会公益事业,以采矿和旅游为主的新型产业。碌曲县人均草地面积为13.22hm2,其中玛艾镇、郎木寺镇、尕海乡、拉仁关乡等4个纯牧业乡镇人均草地面积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全县人均耕地面积为0.08hm2,耕地主要分布在洮河沿线的西仓乡、双岔乡、阿拉乡等3个半农半牧业乡镇,人均耕地面积分别为0.28hm2、0.15hm2、0.26hm2。同时,碌曲县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圣地郎木寺,山旋水绕、气象峥嵘的则岔石林,水泊连天、碧波荡漾的高原明珠尕海湖,风景秀丽的草原和洮河沿线风光,藏民族特有的香浪节、插箭节等民族风俗习惯以及藏民族浓厚淳朴的风情,汇聚成了碌曲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村庄逐渐呈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了旅游带动型、畜牧带动型、农牧结合型和综合型等多种类型的村庄。

表1 碌曲县各乡镇村庄耕地、草地规模

乡镇行政村人口(人)耕地面积(hm2)草地面积(hm2)人均耕地面积(hm2/人)人均草地面积(hm2/人) 玛艾镇玛艾村119263 7318355 600 0515 40 加格村111769 4718422 270 0616 49 花格村137457 9318818 800 0418 55 红科村1384018378 670 0013 28 郎木寺郎木村188409085 470 004 82 贡巴村1273017289 600 0013 58 波海村1357023800 000 0017 54 尕尔娘38906788 270 0017 45 尕海乡秀哇村1728030839 000 0017 85 尕秀村1815036000 000 0019 83 加仓村1148025137 400 0021 90 西仓乡新寺村1043127 2013532 670 1212 97 唐多龙590156 471354 870 272 30 贡去乎590156 471354 870 272 30 拉仁关则岔村820030010 000 0036 60 唐科村1363100 0026960 000 0719 78 玛日村763015111 330 0019 81 双岔乡二地村936210 136985 530 227 46 洛措村1732213 3312733 530 127 35 青科村1027139 877600 000 147 40 毛日村1413225 4014583 330 1610 32 阿拉乡田多村1197261 13866 670 220 72 博拉村992229 006266 670 236 32 吉扎村906322 873733 330 364 12

表2 碌曲县域村庄分类

类型村庄数目村庄名称综合型5贡巴村、新寺村、唐科村、二地村、田多村旅游带动型3郎木村、尕秀村、则岔村畜牧带动型5红科村、波海村、尕尔娘村、加仓村、玛日村农牧结合型7唐多龙村、贡去乎村、洛措村、青科村、毛日村、博拉村、吉扎村

1.3 村庄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提高

近年来,随着藏区扶贫攻坚工作的有序推进,结合异地搬迁、整村推进、危旧房改造等项目的实施,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碌曲各行政村实现了自来水、动力电、沥青(水泥)路全覆盖。2015年,各类学校占地面积达到了2.5hm2,“双语”幼儿园基本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适龄儿童入学率、学前三年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达到了100%、79.53%、79.53%,教育硬件条件得到了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达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95%,农村老人互助幸福院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

图1 曲县河流、交通与村庄分布关系

图2 村庄基础设施现状图I 图3 村庄基础设施现状图II

2 基于“供给侧”的村庄发展困境

2.1 传统牧业生产与牧民定居的不适宜

为了遏制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提高游牧民的生活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南藏族自治州实施了游牧民定居、异地搬迁、整村推进等项目,使广大游牧民实现了由“逐水草而居”向定居点固定居住的转变,逐步改变了长期困扰农牧民“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的问题。碌曲县从2008年开始的游牧民定居工程涉及7个乡镇19个行政村、2 505户1.272 6万人,村社定居占75.65%,其余为分散定居。由于牧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低,对现代牧业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再加上牧区专业技术人才稀缺,科技推广进程缓慢,定居后的牧民生产方式仍然以传统的游牧业为主,定而不居的现象非常严重。碌曲县包括4个纯牧业乡镇(位于县域西南部),以及3个半农半牧业乡镇(位于县域东部),结合县域村庄特点,碌曲县实施了“农牧互补”战略。但由于牧民靠天养畜的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牧业乡镇对人工饲草的需求不大,半农半牧业乡镇种植饲草与牧业乡镇补饲没有有效结合起来,“农牧互补”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现代牧业进程的缓慢,再加上县域产业结构水平的低下,导致肉、奶等畜产品的深加工不够,大部分畜产品以初级产品的形式出售,农(牧)民增收缓慢。要实现牧民由定居向安居的转变,牧业生产由传统牧业向现代牧业的转变十分必要。

2.2 基础设施有效供给不足

农牧村基础设施是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加快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支撑条件。农牧村基础设施可以细分为生存型基础设施(如排水、电、路)、安全性基础设施(如供水、防灾、环卫)、提高性基础设施(如通讯、燃气、供热)[18]。近年来,随着新农(牧)村的建设,农牧区村庄、特别是村委会驻地所在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但从整体来看,农牧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依然滞后,与农牧民的需求相比,供给明显不足。(1)县域村庄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碌曲县每1万hm2的村庄数量为1.8个,自然村村均规模为295人,农牧区地广人稀,村庄呈“小集聚大分散”的状态,使原本有限的基础设施投入难以产生应有的效益。(2)村庄基础设施有效供给不足。如村庄普遍缺少排水系统,造成村民雨雪天出行不便;环卫系统不健全,甚至缺少,村庄脏乱差的现象特别普遍; 村卫生室设施不健全,专业医生缺乏等。(3)“重建轻管”现象严重。长期以来,由于缺少财政投入,除了县域内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之外,广大农牧村基础设施的管护并没有得到财政的有效支持,基础设施的管护缺少专业队伍的维护,部分基础设施由于不能维护或维护不及时,导致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不高。

2.3 村庄文化服务供给错位和缺位

村庄文化建设关系到村庄凝聚力、村民认同感和生活质量的提高。2005年以来,甘南藏族自治州加快了以农(牧)家书屋工程、村文化活动室为代表的村庄文化设施建设,以及“文化下乡”为代表的文化服务工程建设,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甘南藏族自治州村庄文化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碌曲县实现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农(牧)家书屋、以篮球设施为主的体育健身设施在各行政村得到了普及。但是,由于在文化建设中没有充分调动村民和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村庄文化建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村民文化水平的制约,村民对农(牧)家书屋和村文化活动室的需求有限,设施的闲置率较高。碌曲县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村民对香浪节、插箭节、“草原赛马会”等藏民族特有的节日兴趣浓厚,但在村庄文化建设过程中,这些民俗节庆活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村庄民间艺人、农牧民业余文化社团为了基本的生存,不得不减少甚至放弃演出和创作的欲望,从而弱化了村庄文化资源的利用。随着村庄经济社会的发展,村民收入的增加,村民求富、求知、求美、求乐、求健康的愿望逐渐增加[19],农牧民对养殖技术类、科普类等文化知识的需求逐年增加,但由于网络普及率低,相关培训的数量少和针对性弱,农牧民只能通过广播电视等有限的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信息相对闭塞。由于村庄文化设施、文化产品等文化服务的错位和缺位,导致村民文化参与积极性不高,村庄文化活动单一。因此,要提升村庄文化活动水平,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保障农牧民文化活动的时间需求和物质需求;另一方面,要将村庄文化建设与村民的文化需求充分结合起来,通过村庄文化活动促进村民增收、村庄发展,使村民真正成为村庄文化建设的主体。

3 村庄发展的供给侧指向

3.1 推进村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破解牧民“定而不居”的难题

碌曲县是以藏民族为主的畜牧业县,草畜双承包经营后,通过推进人工草场建设、暖棚养殖和加大防疫力度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统靠天养畜的风险。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经营成本的上升、牧民相关生产技能的缺乏等因素,传统靠天养畜的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传统的小而散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导致人、草、畜的矛盾不断尖锐,牲畜品种单一,牲畜出栏的季节性明显,农牧没有有效结合,牧民增收缓慢,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困难等问题。由于传统牧业生产与牧民定居相悖,使牧民“定而不居”的问题难以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只有紧密围绕市场需求,推进畜牧业供给侧改革,优化村庄农牧业资源配置,提高村庄农牧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保障农牧民持续增收,才能有效破解牧民“定而不居”的难题。降成本(降低农牧业生产成本)、促融合(促进村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

(1)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科学养殖,降低农牧业生产成本。充分挖掘资源优势,积极转变户户“全而杂”的养殖业和种植业结构,加快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城郊乡村(如玛艾镇玛艾村、西仓乡新寺村等)要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建设奶牛养殖基地; 草地资源丰富的偏远乡村(如拉仁关乡玛日村、则岔村、唐科村,郎木寺镇尕尔娘村、贡巴村、波海村等)要建立牦牛和藏羊繁育基地,洮河沿线的乡村(如双岔乡青科村、毛日村、二地村、洛措村,阿拉乡博拉村、田多村、吉扎村等)要大力发展草产业基地。支持和培育养殖专业户、养殖小区、家庭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暖棚养殖。探索以土地草原托管、入股,进一步整合草地、土地资源,发展规模化经营。加快对饲草料加工贮藏、牲畜科学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推广,通过科学配方、高效养殖降低饲养环节成本; 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对农牧民进行科技推广、咨询及培训(劳动技能及适用技术等培训)服务。

(2)通过农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村庄旅游等产业发展,促进村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扶持三源河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碌曲加工厂、甘南龙达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畜产品加工企业、牛羊养殖与育肥基地和奶牛养殖基地的分工协作,创建肉类、乳制品加工企业集团。加快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和综合市场建设,鼓励龙头企业率先探索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培育村庄产业融合主体。利用特色农牧业资源,以及独特的地域文化、习俗和民俗活动等人文资源,依托洮河上游藏乡生态旅游带(西起碌曲县城东面的西仓寺,东至阿拉乡西部的阿拉谷地洮河上游地区),开设农(牧)家旅社,建立休闲牧场或农庄,感受农牧民生产和生活的乐趣,实现以旅促农(牧),农(牧)旅互动发展,不断延伸农牧业产业链条,通过产业融合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牧民增收。

3.2 优化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向和结构,增强村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改善农牧民居住环境和生产条件、降低农牧业生产成本、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改善村民健康和教育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国家从政策和资金上对高寒民族地区的村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基础薄弱,难以满足村庄发展的需要。碌曲县是“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重要组成部分,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使牧民逐步实现了“移居”向“定居”的转变,由于定居模式以村社定居和分散定居为主,村庄规模普遍较小,村庄布局总体上呈“小集聚大分散”的状态,客观上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牧区管理和服务的成本。因此,在融资渠道狭窄、投资方式单一的背景下,要提高高寒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就必须适度调整村庄空间结构,优化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向和结构。调结构(适度调整村庄空间结构)、补短板(分类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举措。

(1)根据村庄的地理区位、产业基础、人口规模、设施配套、风貌特色及发展态势等,对村庄进行适度迁并和整治,进一步优化村庄空间布局结构。对交通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相对完善、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庄(如村委会驻地),进行重点建设和培育,将其发展为中心村,带动周边村庄的发展。充分结合生态修复和重建工程,积极引导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村庄向乡镇或城区定居(如位于则岔尕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尕海乡秀哇村)。对于地质隐患点高、中易发区内且居住分散的居民点,如西仓乡贡去乎自然村、曹沟自然村,双岔乡多送多自然村,阿拉乡玛尕自然村、巴吾自然村等村庄,通过异地搬迁等手段,将居民点就近向潜力比较高的中心村聚集。引导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人居环境差的居民点就近向发展较快的村庄集聚。对有特殊人文和自然景观等的村庄(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等),如郎木寺镇郎木村、拉仁关乡则岔村、双岔乡洛措村,在保持村庄基础形态和风貌的前提下,进一步修缮和改造现有建筑,美化村庄环境。通过村庄迁并和整治,促进村庄适度集聚,优化生态和农牧业生产空间,提高基础设施配置效率。

(2)依据村庄发展类型,分类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改造提升中心村的基础设施,重点进行市政、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医疗培训、技能培训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增强中心村的带动辐射能力,吸引周边散落的居民点向中心村集中。整治提升城镇化村庄,通过城镇基础设施的延伸和村庄内部道路的拓展等手段,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控制引导特色保护型村庄(具有特殊人文和自然景观),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整治和市政、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适度改善迁建型村庄(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村庄及地质隐患点高、中易发区内且居住分散的居民点),重点解决村民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如安全饮水、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通过扶贫、美丽村庄建设等工作,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提高村庄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政府要设立乡村基础设施管护的专项资金和专业的维护人员,保障乡村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落实乡村基础设施的产权,进一步调动村庄集体和村民管理和维护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3.3 完善村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提高村庄文化供给效率和质量

长期以来,我国村庄公共文化服务实行“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村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由政府提供,其供给的内容和方式很大程度受到地方政府“利益需要”的影响,村民对村庄公共文化建设参与不足,村庄公共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不够,造成村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农牧民需求脱节。同时,随着高寒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农牧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由于自身财力弱,供给范围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难以满足农牧民的需求,村庄文化服务供给错位和缺位明显。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提高供给质量,增加有效供给,建立与需求相适应的供给结构。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要以了解村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为前提,在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基础上,以公共服务的多元主体供给为重要手段,不断提高村庄文化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

(1)以需求为先导,建立完善的村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回应机制。文化管理部门要深入群众,及时掌握群众的文化需求状况; 及时吸纳广大乡村文艺工作者、村庄民间艺人、农牧民业余文化社团等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村庄文化联络员制度,及时收集和整理村民文化需求情况。发挥地方政府部门政策研究室的作用,及时对群众的文化需求状况进行专业分析,为文化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决策提供参考。改革和完善监督考核制度,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监督作用,以及文化服务政策落实和绩效的考评作用。通过供给回应机制,实现村庄文化供给由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向群众满足模式转变。

(2)立足于地方实际,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和形式。充分挖掘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以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融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各种容易被村民接受的文化活动和作品。加大科技文化系列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如通俗科技读物、科技光盘等),以优秀的文化产品带动村庄的发展。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的创新,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文化创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农(牧)家书屋、文化活动室、“送文化下乡”、“送科技下乡”等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加大农牧村信息化建设,扩大移动网络的覆盖率,增加宽带入户率,开发针对农牧村的文化信息资料,促进现实文化活动与网络文化活动的有效融合,以信息化带动村庄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考虑到碌曲村庄“小集聚大分散”的分布现状,在扩大村庄固定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活动等时机,适当增加流动性公共服务的数量,注重农牧民在文化活动中的互动参与性,增强文化服务活动的效果。

(3)发挥社会力量,建立村庄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主体供给模式。在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要充分调动非政府主体(村民自治组织、农村龙头企业、村庄民间组织、社会支农组织、村民等)在村庄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非政府主体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主体供给模式。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导作用,负责农牧区村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公共文化事业等领域的供给职能,以及村庄公共文化服务监管职能和引导职能,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发挥艺术类高校、文化机构、各类农业信息服务公司等组织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作用,为村民提供文化娱乐、信息传播、教育科技、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公共文化服务。发挥村民委员会在农牧业技术培训、文娱活动、科普宣传等方面服务职能。发挥由村民自主成立的文化活动组织的作用,以资源交换、志愿服务等各种方式对自有文化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满足村民自身的文化需求。

4 结语

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具有其特殊的背景,村庄自然环境高寒严酷,村庄经济以典型初级性特征的农牧业经济为主,传统牧业生产与牧民定居相悖; 与游牧经济相适应的人口和居民点具有强烈的游移性,村庄布局呈“小集聚大分散”的格局;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管护成本较高,导致设施配套不强、覆盖面不足,受益人群相对较少; 村庄社会发育水平低下,村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村庄文化服务供给错位和缺位明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持续推进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政策落脚点,对统筹考虑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发展战略,加快乡村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应以“补短板、降成本”为主线,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科学养殖,不断降低农牧业生产成本,推进村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夯实村庄发展基础; 通过适度调整村庄空间布局、优化基础设施供给方向和结构,增强村庄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补齐村庄发展短板; 通过构建以村民需求为前提、以多元主体供给为手段的村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提高村庄文化供给效率和质量。通过实施以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推进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1] 杨解生.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与出路——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求实, 2016, 57(7): 82~88

[2] 孔祥智.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改革, 2016, 22(2): 104~115

[3] 戴正, 闵文义.对青藏高原牧区城镇化特殊性与政策取向的研究.中国藏学, 2008, 20(1): 139~144

[4] 韩雪婷.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村庄整治规划初探.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6

[5] 石忆邵. 国内外村镇体系研究述要.国际城市规划, 2007, 22(4): 84~88

[6] 催曙平. 如何构建新型城镇.城乡建设, 2005, 49(2): 40~41

[7] 王宝刚. 国外小村镇建设经验探讨.规划师, 2003, 18(11): 96~99

[8] 陈昭玫,周波,唐卫东,等.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建设的启示.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6(6): 155~157

[9] 童循湘, 彭小沙.攸县县域村镇体系布局进行探讨.小城镇建设, 1987, 4(5): 17~18

[10]顾朝林, 金延杰,刘晋媛,等.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思路与框架——以山东胶南市为例.规划师, 2008, 24(10): 62~67

[11]张玉芳, 邢天河.县域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探索和实践.城市规划, 2009, 33(11): 88~92

[12]刘韶军. 欠发达地区城市边缘区村庄发展特征及规划布局分析——以河南省为例.城市规划汇刊, 2000, 22(3): 64~67

[13]于忠华, 苏伟忠,刘海滨.南京市农村生态环境分区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 33(2): 56~61

[14]赵万民.“后三峡时代”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思考.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9): 73~77

[15]韩剑萍, 李兴江.甘肃省农村土地流转的根本性问题及对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32(4): 17~21

[16]胡智超, 彭建,杜悦悦,等.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空心村综合整治研究.地理学报, 2016, 71(12): 2119~2128

[17]杨亚波, 连成国.西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殊性及路径选择.西藏研究, 2016, 57(3): 66~67

[18]吕文娟, 刘保东,李鹏飞,等.关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研究与思考.南方农村, 2013, 31(6): 65~70

[19]李少惠, 张丹.甘南藏区农牧民公共文化需求及其特征分析.甘肃社会科学, 2012, 37(5): 216~219

猜你喜欢
供给侧基础设施村庄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村庄在哪里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