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艳霞,吴 迪,黄川林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信息管理系,辽宁 大连 116023)
人才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第一资源,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说是高校办学的根本,尤其是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长期发展的力量之源。作为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关键环节,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指挥棒[1],也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质量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依据。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不再仅仅关注过程,更多关注的是人才培养的效果。然而,目前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着教学设计粗糙、课程内容冗余、课堂枯燥乏味、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教学目标与预期存在偏差,人才培养效果难以达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与国际认证接轨的工程教育理念已经逐步深入到各大院校并覆盖到相应的学科与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型交叉学科,担负着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担[2]。传统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更多关注知识的单向输入,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教、学、练、用相分离的出现[3]。然而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出现,企业管理与业务需求逐渐深化,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质量要求也逐步提高[4],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能够完全适应社会对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美国教育学家Spady在《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一书中首次提出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的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5]。目前,OBE已经在众多高校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中进行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文献[5]和文献[6]系统阐述了OBE的概念、理论基础及特点,并深入探讨了OBE教育模式对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意义。文献[7]逆向设计了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并通过课内、校内、校外3重循环有效实现了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文献[8]以物流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基于OBE理念探讨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文献[9]以大连海事大学展轮机工程专业为背景,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多方面探讨了专业教学改革全过程。文献[10]探讨了数字媒体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基于OBE理念构建了课程体系与评价机制,并提出了行业学院的重要作用,有效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
可以看出,我国已有众多应用型院校实施OBE教育教学改革并初见成效。然而,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样一个交叉性学科,在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大有不同,散落分布在工商管理学院、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各院系,故存在专业产生背景不同、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差别大、体系层次不清晰、实践训练不完善、企业互动不足等若干问题。及时引入先进的OBE教育理念、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是解决该专业现存问题的重要举措。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OBE改革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采用网络调研、调查问卷、企业走访、专家访谈、专业研讨等多种形式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调研,获取企业、家长、在校生、实习生、毕业生等的社会需求,进一步明确基于ERP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然后,参照教育部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指导性纲要以及国内和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确定本专业毕业要求;其次,针对专业毕业要求,基于学校定位与专业特色,参考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法,制定学习结果的量化标准,将毕业要求逐一分解到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体系中,从而实现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最后,通过知识领域梳理,将毕业要求映射的能力体系对应到知识单元,从而实现一体化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图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OBE改革工作流程
基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多年的专业实践经验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构建了以企业数据分析与处理相关技术和ERP为核心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随着OBE改革的逐步深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调研了64个校企合作基地,同时,通过网络调研了153家企业信息化公司,获得了企业对学生及专业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如图2所示。
学校结合对在校生、毕业生、家长、高校专家等全方位的社会调研,确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培养ERP应用工程师为目标。学生毕业后5年应掌握现代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信息系统应用能力,成为在工商企业、IT公司、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等领域从事ERP应用与开发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基于OBE的教育理念关注学习产出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专业多次研讨,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质3个方面确定了专业毕业要求与能力体系。具体如下:
1)专业知识。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及外语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现技术方面的知识;掌握ERP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与方法。
图2 企业对学生/毕业生的能力需求
2)专业技能。
具有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与维护等应用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开放式思维;具备创业实践能力;具备分析企业信息化需求以及优化业务流程的能力,具备ERP平台开发、应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3)专业素质。
具备端正的态度与良好的习惯;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能力;具备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具备高度的自我责任感、职业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集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在专业知识方面,涵盖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应用、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管理等5大知识领域。现代企业管理涵盖管理、会计、经济、市场、组织、财务、人力等专业基础知识;现代信息技术涵盖ohhkce、数据库、程序语言、网络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信息系统应用涵盖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规划、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专业知识;信息系统开发涵盖信息系统分析设计、项目管理、Web开发技术、移动开发技术等专业知识;信息管理涵盖数据仓库、商务智能、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统计等专业知识。
通过有效的知识领域梳理可以找出现有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重复的地方,也能发现课程体系中新技术与新理论应用的不足之处,查缺补漏,缩减课时,优化课程体系,促进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
以现代企业管理知识领域为例,列举该领域所涵盖的知识单元、知识点、建议学习学时、知识与能力掌握程度等内容,部分样例见表1。
基于OBE的教育教学理念紧紧围绕学习产出来进行教学组织、实施与评价,为了达成毕业生能力要求,逆向构建的课程体系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的“分析问题能力”提升路径见表2。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一年分为3个学期,2个理论学期和1个实践学期。基于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通过理论课程、实践项目、课外专题、实践活动4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计的管理前沿类、技术前沿类、创新创业类专题可以补充课内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的不足,同时,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科竞赛、外派实习等课外活动可有效提升学生实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复杂性问题的求解提供了一定的能力支撑。
学生学习效果是OBE教育理念的重要要素之一,可以通过课程、专业、社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在课程层面,通过反向设计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加强平时形成性的考核,从日常测试、实验项目、作业报告等多角度考核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在专业层面,通过教师自查、专业审查、教师互评等方式评估课堂设计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灵活度,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作业完成情况及参与程度等,以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在社会层面,通过行业评价、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企业反馈等,考查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并根据评估效果对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进行修订与完善。
表1 专业知识领域梳理样例
表2 “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路径
基于OBE的专业改革是创新应用型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的有效途径,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教学改革实践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次探索,有利于改革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可为我国高校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1]申天恩.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J]. 高等理科教育, 2016(6): 38-43.
[2]鲁艳霞, 吴迪, 张小燕.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信息管理类专业ERP SAP课程群构建[J].计算机教育, 2016(11): 49-53.
[3]姜华.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 计算机教育, 2016(3): 25-28.
[4]鲁艳霞, 黄川林, 梁艺多. 大数据下基于SAP的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J]. 计算机教育, 2015(14): 19-22.
[5]顾佩华, 胡文龙, 林鹏, 等. 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 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1):27-37.
[6]凤权. OBE教育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2016(3): 81-85.
[7]何致远, 郑玉珍, 周克宁. 基于OBE理念与FH模式的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探索[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5(5): 355-359.
[8]王强, 李雯, 李荣, 等.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应用型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7(2): 77-80.
[9]邢辉, 毕鹏杰, 刘勤安.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轮机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 航海教育研究, 2017(1): 49-55.
[10]夏瑜, 龚声蓉. 基于OBE理念的数字媒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 计算机教育, 2017(4): 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