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文化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及解决路径初探

2018-01-30 08:06高晶晶
卷宗 2018年35期
关键词:云和县公共文化人才队伍

摘 要:基层文化队伍是推动文化发展和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力量。本文分析了云和县文化人才队伍现状,通过对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提出了改县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以及对当前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云和县;公共文化;人才队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人这个关键的因素,换句话说,文化人才队伍是基层文化事业的主体,是带动基层文化繁榮的主力军,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文化产品的实践者。实践证明,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只有不断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立志扎根于基层,业务精湛的文化人才队伍,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惠民”,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红利,沐浴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提高文化幸福感和满意度。

下面,笔者以云和县文化队伍现状为例,就如何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在新时代有新作为的文化队伍,提几点粗浅的看法。

1 文化人才基本情况

1)年龄结构不合理。县文化系统在职工作人员64人,其中35岁以下19人,占29.7%;35—50岁26人,占40.6%;50岁以上19人,占29.7%;乡镇文化员17人,其中35岁以下6人,占35.2%;35—50岁3人,占17.6%;50岁以上8人,占47.2%。

2)文化结构不合理。由于单位进人渠道等原因,老一批的文化工作者均是通过“招工”的方式进入文化队伍,他们基本上没有接受正规的专业学习。目前县文化系统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不到50%。乡镇文化员本科学历以上人员更是不到30%。近年来,随着原有人员的退休,新招聘人员通过事业单位统一招考进来,这些人员学历达到了专科以上。还有就是浙江省乡镇文化员实行定向培养,这些人员的学历也达到了大学专科学历。但是由于编制数受限制,新进人员每年仅有1-2人,对于整个文化人才队伍的结构的改善优化起不到大的影响和作用。再加上,云和县处于浙南,经济相对来说不够发达,交通也相对来说不够便利,也导致一些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文化人才不愿意参与到基层文化队伍中来。

3)职称结构不合理。县文化系统获副高以上职称12人,占总人数的18.7%;获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3人,占总人数的36%;获初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称19人,占总人数的45.3%。乡镇文化员获副高以上职称仅3人,占总人数的17.6%;获中级专业技术职称5人,占总人数的29.4%;获初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称9人,占总人数的53%。从数据上看,不管是县文化系统还是乡镇文化站,都存在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少的现象。

2 文化人才队伍不合理的原因

从云和县文化人才队伍的现状来看,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事体制等历史原因,也受县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任何事情办得好不好,办得顺不顺,领导重视是关键。只有领导重视了,才能在资金、进人渠道等方面一路顺畅,绿灯直开。就目前来说,基层文化相对处于一个较为弱势的地位,通俗地讲,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也导致了领导,特别是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更加地重视一些招商引资等项目,公共文化事业处于较为边缘的尴尬地位。再一个,就拿同样是处于公共事业的教育、卫生来说,一个涉及小孩子群体,一个与每人都息息相关。政府在公共事业投入这一块也就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卫生事业中去,这也决定了文化部门的地位。文化部门在政府组成部门中相对弱势的地位,也导致了文化人才队伍得不到领导的重视,文化队伍中一系列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2)机制不够健全。经调查了解,云和县现在文化人才基本上都是上世纪80年代,通过“招工“进入文化队伍的。他们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也没有掌握必要文化技能,甚至有一些仅仅是初中毕业。虽说也通过继续教育、省市文化部门专业培训等方式进行学习,但由于受年龄、学历等因素制约,起不到一个很好的效果。更为尴尬的一点是,现在的人事体制。现在事业单位进人都采取”逢进必考“的方式,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但结果往往是”文化专业素质高的人员“考不到文化人才队伍中来。

3)要素保障没到位。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是公益类的事业单位,其性质决定了其职能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免费的文化服务。既然是免费的,就需要由县财政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就拿云和县来讲,在浙江省属于财政较为薄弱的县市之一。政府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人才队伍培训中去。尤其是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训就导致了他们等不到更多学习和知识更新的就会。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知识得不到更新就意味着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供给。如此恶性循环,也造成了我县文化人才日益短缺。

3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1)科学规划。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规律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也是如此。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注重规划引领,制定一个好的规划。要根据省、市文化部门及县人才办关于人才发展规划精神,结合云和县文化人才队伍的实际,制定系统、可行的《云和县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在规划中要注重可操作性,要把资金等要素保障、干部培训和奖励机制在规划中予以明确。要建立一个相对宽松的文化人才工作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文化人才参与到云和的文化事业中来。

2)创新体制。“体制不活,如何能干活?“。要针对文化队伍和文化从业人员的特殊性,建立一个更加注重专业素质的文化队伍准入机制。特别在文化员招聘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专业的考试,让文化员一进入队伍,就可以展开手脚,服务群众。再一个,要理顺县文广新局与各乡镇(街道)之间对于文化员的管理问题。就云和来说,文化员隶属于乡镇(街道),其工资、福利、晋升和考核均由乡镇(街道)负责。近年来,文化员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均用于”五水共治“、”大搬快治“等工作上,导致基层的文化工作缺少人来落实。针对这一情况,要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文化部门管业务,当地党委政府管人事的管理机制,让文化员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发挥应起到的作用。

3)注重培养。要通过“带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同时要注重本地人才的培养。本地文化人才是文化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他们生活在基层,成长在基层,具有较为牢固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组织能力,通常靠自己文化方面的一技之长,服务当地,创业谋生。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支力量的独特作用,政治上关心尊重,业务上培养引导,以提升人民群众道德水准为主旨,以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为出发点,不断加大对本地文化能人的培养与扶持力度,对其设立专项资金,进行定向鼓励扶持;将其纳入文化人才培养规划,加以重点辅导培训,使他们在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中提素质、强修养、增品位。

综上所述,制约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问题和困扰很多,尤其是文化人才队伍问题等位突出,这需要政府重视、部门参与、科学决策、整体推进去解决,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

参考文献

[1]王雅男.社团群众文化的组织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2]刘珊.浅谈如何发现和培养群众文化人才[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3]李先忧.创新是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J].当代贵州,2013年02期.

作者简介

高晶晶(1986-),浙江云和人,汉族,群文助理馆员,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群众文化研究与推广。

猜你喜欢
云和县公共文化人才队伍
基于文旅融合的“图书馆+民宿”实践与建议——以云和县“漫享书屋”为例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云和县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思考
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