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特长生百米跑训练方法探究

2018-01-30 08:06王飞
卷宗 2018年35期
关键词:特长生训练方法高中体育

王飞

摘 要:百米跑是高中体育三项基本素质考试的必考项,对学生的体质、体能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针对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如何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百米跑成绩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百米跑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生掌握百米跑技术动作要领,运用科学训练方法来获得教学突破。

关键词:高中体育;特长生;百米跑;训练方法

结合当前高考现状,百米跑成绩对于体育特长生能否上线起着关键作用。在三项基本素质动作要领中,百米跑包括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等技术环节,不同环节对学生的体质体能提出不同要求。遵循体育锻炼的阶段性特征,参照每年体育高考实际,在时间紧迫的条件下,必然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训练成绩。现总结如下。

1 百米跑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

百米跑在体育高考总成绩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田径比赛中最具看点的运动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如力量、速度、灵敏度、耐力、柔韧性等。其中力量、速度和柔韧性素质是关键点。百米跑项目爆发力强,对学生腿部肌肉力量要求较高,整个项目需要在十几秒内完成,在平时训练时需要加强腿部力量的养成,特别是在蹬地、扒地、前摆动作上更需要协同好身体的柔韧性,让整个加速跑协调有力。同时,速度是提高百米跑成绩的关键,学生需要通过腿部、手臂的合理摆动,来保持动作快速、协同一致。训练时要加强學生速度素质的发展,特别是对最大速度的持续保持。另外,柔韧性也是百米跑训练的重点内容,对于广大高中生,刚刚接触系统训练,需要慢慢适应身体的柔韧性。通常,步频、步幅是田径类项目的重点要求,在训练中需要加强学生腿部韧带的训练,只有腿部获得良好的柔韧性,才能预防腿部肌肉因快速拉伸带来的受伤危险,才能获得良好成绩。

2 百米跑项目训练的基本动作构成

从百米跑运动项目来看,其主要技术动作分为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等部分。在不同技术动作下,对学生的身体、心理能力也提出不同要求。在起跑阶段,主要考验学生的反应力、预判力。对于反应力,能够在听到发令枪时快速接受并做出快速起跑反应,做出前摆臂动作、协同后蹬地动作,让起跑如行云流水一般,为加速跑提供有效的势能。同时,很多学生在起跑阶段,心理会出现紧张,反而在发令枪响后出现“迟钝”意识,导致手臂前摆不舒展,脚腿发软,蹬地无力,身体出现失利状态,影响起跑质量,严重者对学生的整个成绩带来负面干扰。当然,如果心理出现过度紧张,还会引发“抢跑”问题,出现违规动作。因此在平时训练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干预。加速跑是在起跑后完成的非常重要的跑动动作,按照百米跑距离,以20~30米之间为宜,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加速来获得最佳的跑步速度。加速跑环节是衔接起跑动作、最佳跑步速度之间的桥梁,加速跑所用时间越短,高速途中跑的距离越长,总时间也越短,成绩也越好。途中跑动作是百米跑动作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环节,以百米计算,途中跑距离约70~80米之间,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途中高速跑状态,更是提高百米跑成绩的关键。所以说,在途中跑动作技术要领方面,学生需要从步幅、步频的调整,手臂的摆动幅度、频率等方面进行良好协调。如果出现左右摇摆身体,则会影响向前的势能,反而降低整体速度。学生在平时训练时,要对身体进行调整,自然挺直,两臂高频大幅度向前摆动,大腿向前拉伸摆动,脚掌从脚后跟到前脚掌逐次着地,并向后扒地,让脚与地面保持一个向前的摩擦力。冲刺跑是百米跑的最后阶段,很多学生在平时训练中感到冲刺阶段身体乏力,导致动作变形,影响冲刺跑的良好发挥。所以,在冲刺跑阶段,更要注重摆臂及躯体各个动作的协调性,要保持良好的向前势能,提供更好的跑动速度,借助于惯性来向前冲刺,获得好成绩。

3 百米跑项目科学训练方法

结合百米跑项目技术动作要求,在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3.1 力量训练是基础

百米跑项目爆发力强,对学生的力量训练至关重要。根据高中生体质条件,我们制定了一次性力量训练与专项性力量训练有机结合的训练体系。在实践训练中,采用较多的方式是对主要肌肉群的力量持续训练。如负重弓箭步交换跳训练、跳深负重纵跳训练、负重深蹲训练、负重背起训练、负重摇摆训练、橡筋摆腿训练、负重高抬腿训练,以及不同短跑项目的跨步跳训练。这些训练着重于对学生力量的提升,帮助学生快速发展肌肉承受力。在训练节奏上,也要保持合理的递增性,避免拉伤肌肉;但也会融入超负荷力量训练,给予学生肌肉可控的承受范围。所有训练过程,都要注重安全,严格遵循“负荷、恢复、超量恢复”运动训练规律来进行。

3.2 步频训练与柔韧性是关键

在百米跑运动项目中,步频训练需要良好的摆臂支撑,而摆臂的动作要领,需要学生不断尝试和体验。做好摆臂前的松肩,前后摆动训练时,手臂不能超过身体中线,在进行前摆时要略向内扣。静态摆臂动作学生能够很快掌握,而对于摆臂与后续的步频增加,很多学生难以驾驭。为此,在训练时,要对学生的摆臂动作协调性进行强调,前摆时大小臂夹角小于90度,后摆时大于90度;要做到肩部放松,才能提高摆臂速度。对于步频中的大小腿的协调,收腿时要减少用时,加快步频速度,提高折叠动作衔接性,学生要将注意力集中于大腿的收腿上,来提高步频。另外,对身体柔韧性的训练,主要通过具体训练项目来获得。如体前屈训练、纵横臂叉训练、肋木背向拉腿训练、正踢腿训练、里合腿训练、外摆腿训练等,增强躯体综合柔韧性。

3.3 加强相互观摩,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法

在体育特长生百米跑训练方法上,教师要关注学生间的交流与学习,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将学生进行同等水平的分组,展开层次性训练。进行及时纠正和提升,避免出现错误动作,形成不良运动习惯。同时,根据不同学生机体条件和素能差异性,对学生进行综合体能、技术动作的测试,了解学生的百米跑技术动作训练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法。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电子表格,详细记录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专项训练内容及标准,给予因材施教,促进科学训练,提高学生的训练成绩。

3.4 加强心理训练,做好饮食营养搭配

百米跑运动项目对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要求更高,特别是在心理领域,要给予学生专门的心理训练,帮助学生调适自我情绪,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高中生在严格的训练中,内心会产生懒惰、抵触等不良心理,如果不能给予合理疏导,将会影响学生的百米跑竞赛成绩。在平时,教师要与学生多谈心,多沟通,给予学生应有的关注。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意志力、户外拓展训练,增强学生的运动信心。另外,由于体育训练对身体的耗费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调配合理的营养食谱。如多吃水果,奶制品,提高机体微量元素的吸收。

4 结语

百米跑训练强度大,学生易出现身体疲劳、神经疲劳,影响训练质量。因此,要加强训练恢复,科学优化训练方案,循序渐进推进训练计划,注重基础核心力量、专项核心力量、伤病预防训练,提升训练成绩。

参考文献

[1]张欣欣,郭真.田径百米跑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2):14-15.

[2]饶武峰,张厚学.高中田径短跑运动员的“五步”选材[J].中国学校体育,2017(04):67-68.

猜你喜欢
特长生训练方法高中体育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别让速成“特长生”损害高考公平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
消除体育特长生考前过度心理焦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