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转型背景下《管理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8-01-30 08:06吴再芳
卷宗 2018年35期
关键词:会计转型管理会计改革

摘 要:目前,我国会计正在由对外报账型财务会计向对内经营管理型的管理会计转型,会计转型要求高校培养“业财融合”的会计人才。本文拟从《管理会计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管理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对我校会计学专业《管理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转型;管理会计;教学;改革

根据上篇文章:会计转型背景下《管理会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广外南商为例,文章指出管理会计学课程在目前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管理会计学》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的内容交叉重复,课程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单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充分等。根据我校《管理会计学》课程教学实际,在会计转型背景下,对我校会计学专业《管理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作如下探讨。

1 合理设置《管理会计学》课程

我校会计学专业《管理会计学》课程目前还是定为专业选修课程,2个学分,周课时2节。在目前会计转型背景下,要将该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安排周学时4学时和4学分。还可将《管理会计学》课程分为《管理会计学》(一)和《管理会计学》(二),分二学期授课。同时,开设《管理会计学实训》课程。

2 整合《管理會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管理会计学》课程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与其他课程内容存在许多的重复。《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课程的内容交叉重复,并且重复的内容很多。《管理会计》课程应以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评价为主线构建其教学内容,侧重决策内容的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变动成本计算法、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全面预算管理、责任中心与业绩评价等内容。

3 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目前,管理会计学的教学大多采用原理教学法,教师注重课堂讲授,课堂讲解大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对理论知识循规蹈矩式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在会计转型背景下,将企业的经营与财务结合起来,可以运用发生在生活中的事件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将难理解的内容浅显化、生活化,这样更容易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在讲到混合成本的概念时,可以用手机话费套餐的收费方法举例,月租可理解为固定成本,通话费则可理解为变动成本。通过这样的例子,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觉书本上的内容距离自己并不遥远,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自己亲自参与,也会加深学习的效果。老师可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融合在一个案例里,通过案例分析,来折射理论问题。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声像并茂,直观易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完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 改革《管理会计学》课程考核方式

目前,我校《管理会计学》课程的考核标准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40%,主要取决于学生课堂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提问、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占60%,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考试内容几乎就是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很少涉及到管理会计实务的案例分析题。学生通过努力复习,可以考取很高的分数,但是往往不懂得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种考核方式只能测试出学生的应试能力,不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可实施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考核体系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效果。能力本位的评价,是依据学生未来就业的特点和他们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目标来进行的,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我们应构建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素养等进行全方位考核的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注重考核方式的过程化和多元化。既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要加大实际操作技能评价的力度,突出对职业技能的考核。

5 加大《管理会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目前我校,管理会计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的学时数很少,没有开设专门的实训课程。财务管理专业甚至没有。为此,建议学院像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那样,在上完理论课后,配套设置有10-20个学时左右的网中网的实训教学。另外,可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开展互助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时,需要采用数学模型进行数据的加工处理,因此,学生应具备利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管理会计信息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在讲到预测和存货管理部分时,可利用Excel的数据分析功能进行。我校建有ERP沙盘模拟实训室,也可以利用ERP软件结合管理会计的内容进行实训,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软件利用能力,也可以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

6 开设《管理会计学》双语教学课程

目前国家正在实现“一带一路”战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成长为国际上知名的跨国集团;国外的企业也不断进入中国开展经营,成立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企业。这些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的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得能用外语熟练地表达、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因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多采用双语教学。尤其是管理会计这门课程,更应该采用双语教学。原因在于,管理会计的理论来源于西方,西方的理论与实务远高于国内的发展水平,而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原版教材,使得学生能接触到最详实、最新的管理会计理论,而中文教材受篇幅的限制,内容上有很大的压缩,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准确理解。

7 提高《管理会计学》课程师资队伍素质

目前,我校的师资大都是从高校毕业的,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这也是导致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管理会计学》课程的教师更是如此。具备管理会计师资格的教师没有,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为此,要聘请校外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CFO等社会人士来校任教。有计划组织我校教师深入生产管理一线,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新动态。在暑假期间下企业锻炼,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所带课程,参与企业管理与财务实践。同时,鼓励教师报考管理会计师、高级财务管理师等职业资格,培养“双师型”管理会计课程师资队伍,以满足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吴再芳.会计转型背景下《管理会计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以广外南商为例[J].卷宗,2018(26).

猜你喜欢
会计转型管理会计改革
改革之路
“互联网+”时代会计人员转型的思考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