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2018-01-30 08:06李绥绥
卷宗 2018年35期
关键词:电子档案管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李绥绥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各类档案越来越多。由于档案记录了个人的发展、单位的历史变迁,乃至不同地域、整个社会的变化,不管对个人,对单位还是对整个社会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见证。因此,档案管理在各类单位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多数单位的档案管理中都引入了电子信息系统,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方便档案储存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即从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势出发,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讨其有效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管理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许多行业的手工工作部分都逐渐被计算机信息技术所替代,无纸化办公逐渐普及。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电子档案的出现,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电子档案拥有不少优势,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1 事业单位电子档案优势

1.1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电子档案不同于传统的档案管理,不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档案的整理、归档,也不需要专门腾出库房在合适的温度、湿度下储存档案。在档案录入时,由于需要仔细核对档案信息,将信息认真录入系统,确保信息的完整性等,工作相对繁复。但在之后的储存、信息查询、传输等方面,相较于传统档案管理则会明显节省人力,经过精密的电子信息技术,能获得较高的查询、传输等速度,也避免了在使用、传递档案资料等可能出现的信息丢失、遗漏现象。在档案储存时,大量的数据均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储存,所占空间较小,在做好系统防护、设置数据保密、防修改的情况下,档案资料的真实、安全性也能得到保证。

1.2 提高档案利用率

电子档案系统在录入档案时就有一定的格式规定,避免了传统纸质档案格式不统一、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而且,传统档案管理时,由于需要立卷,不同立卷人对立卷方式的理解不同,也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从而可能会影响到档案的质量,也增加了使用的难度。电子档案能避免立卷过程的繁琐,减少立卷工作量,并且能让档案的提取和之后的归档更为便捷,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

2 事业单位电子档案管理的问题

2.1 电子档案管理欠规范

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期间,由于对纸质档案重要性的强调,以及纸质档案本身大小、标题内容较为醒目,管理人员很容易辨认,若有发现散在的档案或未被收拢的档案,能及时将其整理入库。在传统管理模式上,一般对纸质档案的管理和保存均有明文规定,也均为管理人员所熟知并在工作中自觉遵循。电子档案出现时间较短,尚未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存储档案资料的载体一般较为小巧,如果没有特定的放置位置或者使用后未及时放回原位,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或泄露。在电子档案备份中,也未对不同档案哪些内容需要备份、如何备份或使用什么载体备份等提出明确要求,导致实际管理操作中随意性较大,均会影响到电子档案的保密及完整性。

2.2 电子档案安全性欠佳

电子档案中,除了可以直接扫描的内容,有不少内容都需要管理人员手动录入,在录入过程中,可能会由于人为疏忽而出现录入内容出错,影响到档案信息的真实、准确性。一些单位由于没有对电子档案修改设置相应权限,使得电子档案在被查阅或被传递时,任何经手人员都可能会篡改文档,破坏了文档的真实性。并且,若电子档案系统没有定期维护或没有安装较严密的安全系统,均可能会影响文档的真实性和使用价值。

2.3 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欠佳

电子档案对管理人员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档案管理基础,还需要有丰富的计算机使用经验和技术,以保证万一在使用中出现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但许多单位本身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对工作内容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安排到档案室的管理人员大多专业水平不佳,甚至有学历较低的非专业人员,在计算机运用上就更为生疏,均可能导致管理工作出错、影响工作效率等

情况。

3 事业单位电子档案管理对策

3.1 规范电子档案管理机制

任何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首先都需要有合理、规范的管理机制,电子档案管理也一样。事业单位需按照本单位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以及管理工作中的具体需求,可借鉴传统档案管理及各类信息化系统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在管理机制中,需对电子档案录入格式、保存方式、档案内容审核、借阅使用后归档、后期管理等方面均有详细说明,制定统一标准,对于信息备份及备份载体放置位置等均应形成明确规定。同时,需要对上述规定设置相对应的监督机制,奖惩并施,让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自觉形成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各项工作需责任到人,避免万一出现问题的“踢皮球”现象,提高处理实际工作中产生的各类问题的效率。

3.2 提高电子档案系统安全

加强电子档案系统安全,即需提高本单位网络安全、硬件设施及系统安全。需加强对服务器运行状态的监控,做到定期维护,定期更新档案日志,注意机房环境保养,加强对机房安全的监控,并要经常性检查设备和线路,对其中老化的部分需及时更换。定期对服务器及终端储存的档案资料进行病毒扫描,加强防火墙的安全保障,设置浏览器权限,严格控制内、外网之间的连接,以尽可能避免感染外界病毒。提高管理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定期检查系统更新,检查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3.3 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加强电子档案建设,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即事业单位内的档案部门员工的专业素养。一方面,单位应注重人才选拔,在招聘管理人员时就应综合考量人员素质,择优录用;另一方面,对于单位内部现有人员,单位管理层需注重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加强人员对一些较先进的管理技術、方法的了解,并设立相应激励机制,促进人员主动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知识,并在自身岗位上不断创新,带动整个档案部门的工作发展。同时,单位也需对档案建设加大资金投入,购入先进设备和系统,定期更换电子档案系统相关的硬件、软件,为电子档案系统的顺利、安全运行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4 小结

总之,档案管理对于每一个单位及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电子档案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将逐渐取代传统的纸质档案。事业单位需重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认真分析本单位在电子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不断规范电子档案管理机制,加强管理系统安全,加大投入,提高本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断提高电子档案管理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并不断强化工作安全。

参考文献

[1]贺兰瑛.探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6(10):212-213.

[2]王丽梅.谈电子档案在事业单位档案中的重要作用[J].黑龙江史志,2014(03).

[3]薛英.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档案信息安全保障[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5).

[4]张敏.电子档案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价值探讨[J].城建档案,2016,(04):68-69.

[5]杨卉,刘敏.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5,(01):75-76.

猜你喜欢
电子档案管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在保管上的差异比较及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
新形势下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及有效措施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