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
【摘 要】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高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秘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确保这类高校在改革中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稳定的教学秘书队伍。但目前大部分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加强教学秘书队伍建设,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秘书;队伍建设
一、中外合作背景下教学秘书队伍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增强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能够培养出精通国际通用语言、具有国际化视野,同时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全方位人才。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就在这个时期迅猛发展,不断壮大。而无论何时,保证教学质量始终是高校发展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执行者,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教学秘书面临的教学改革和管理工作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在完成普通类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基础上,做好新形势下的教学管理工作。要能够充分地开发利用中外双方的教学资源,强化自身竞争力,保证可以解决任何突发性教学问题。但是当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却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足,工作态度不积极
教学秘书工作任务繁重,需在完成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解决各种突发性事件,导致工作没有章法流程,每天大部分精力都被杂事、琐事占用,几乎没有时间集中处理事务。这种工作状态使得教学秘书心情沉闷、无心工作,并且工作往往看不到成果,得不到肯定与认可,这一系列问题都严重挫伤了教学秘书的积极性,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秘书在面对工作时都处于不求质量只求速度的消极状态。
2.业务能力不够,科研能力后劲不足
教学秘书的业务能力应适应学校的发展,不断提高。教学秘书的服务对象是全体教师及全体学生,既要做好教师教学的辅助性工作,又要适当对学生进行指导,尤其是在中外合作类院校,学生的生活环境、个人需求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各种特色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多种多样,教学秘书不仅要熟练掌握国际化语言,更应具备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实现管理育人的目的。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秘书并没有经过系统地培训,并不熟悉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业务能力不能满足中外合作类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需求,在不具备这些能力时,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往往处于盲目应付的状态,不能得心应手,工作难度增大,在不断的受挫中厌倦岗位,甚至想要逃离。在这种环境中,教学秘书根本没有时间做科研,进行自己的专业研究。从目前高校的项目申报情况来看,教学秘书基本仅限于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几乎没有市级和省级的科研项目申报成功,并且大部分教学秘书没有科研成果。
3.薪酬待遇差,职业发展空间小
教学秘书工作繁杂、琐碎,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任何一个细微环节失误,都可能导致教学事故的发生。相对于其他行政管理岗位,教学秘书的工作状态明显紧张,精神压力巨大,而学校对于教学秘书在个人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又过于苛责严重阻碍了教学秘书的发展空间。由于工作过于繁忙,教学秘书没有时间承担课程教学,更没有时间做科研,因此在评职称的道路上步履维艰,看不到希望。
4.队伍不稳定,人员更换频繁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状是:重教学、轻管理,对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稳定性认识不到位。现如今我国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流动性过大已成为困扰高校领导层的一个严重问题。这种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秘书岗位变换太快,往往是由年轻教师进入学院后兼任,新教师入校后再接班,造成教学秘书岗位随意性太强的局面;二是教学秘书岗位本身无吸引力,由于工作强度、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的问题,大部分教学秘书都是一有机会就转岗,很难在这个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
二、加强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建议
1.加强教学秘书的思想教育,提高认识,培养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从业意识
学校应加强教学秘书的思想教育,强化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教学秘书要树立起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无私育人的理念,热爱本职工作。教学管理工作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工作,而是一项实践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教学秘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工作要求教学秘书有高度的责任心,甚至要求要有牺牲精神。学校应通过各种媒介对教学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管理团队进行宣传,结合学校实际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培养教学秘书乐于奉献、吃苦耐劳敬的职业精神。
2.加强教学秘书的业务培养,提高科研能力
在中外合作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随着招生名额的扩大,在校生人数的增多,课程门类的增加,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业务信息也随之快速膨胀,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保证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若想教学管理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就必须提高教学管理层次,提高教学秘书队伍的管理水平。学校应尽可能地创造有利条件,给教学秘书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要求他们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并能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做到教学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而在教学秘书的业务能力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应加强对他们科研创新能力的培训,学校可定期组织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通过讲座、培训课等形式,帮助教学秘书提高科研能力。
3.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增加进修机会
在薪酬管理制度上,高校应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现按劳分配,对于工作强度大、任务重的岗位应在薪酬待遇上有所体现,而不仅仅单方面向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倾斜。高校应定期对教学秘书队伍进行调研,熟悉队伍里每位教师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需要,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出适合他们职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并帮助他们完成学历、学位等的进修。
4.加快推进教育职员制改革,完善绩效管理系统
国内高校的教育职员制度是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高校实际情况,专门为职员设立的人事管理制度,从校领导到普通管理人员专门建立一套区别于教师岗、工勤岗的独立系列。通过教育职员制度的推行,实现因事设岗、按岗聘任的灵活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尤其是能够激励处在教学管理最基层的教学秘书队伍提高管理水平,使他们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目前所处的等级以及升迁的途径。通过自身不断努力,真正有水平、有能力的教学秘书可以进入高级职员等级,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绩效考核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在绩效考核制度的逐步完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学秘书工作的重要性及劳动强度,全方位提高教学秘书待遇。在考核制度中,首先應明确教学秘书工作职责,教学秘书过于繁忙很大程度上源于岗位定位模糊,权责不明确。最重要的是应该全面提高教学秘书的待遇,包括经济待遇、行政待遇,从分配制度出发,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建立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奖惩机制,激励教学秘书热爱本职工作,使教学秘书岗成为真正具有吸引力的岗位,实现真正的绩效考核。
三、结语
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既要突出本校的特色化办学模式又要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建设好一支掌。握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现代管理技能的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而强大、稳定的教学秘书队伍正是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关键。因此,加强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桂云.新时期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8(23)
[2]王军,李嵘剑.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发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7)
[3]李文博,周燕.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7)
[4]刘爱华.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