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上学生史料解析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8-01-30 00:48安乐
考试周刊 2017年76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初中学生培养策略

摘 要:培养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考前突击训练、掌握一些解题技巧所能达成的,而是必须把它作为一种学科能力,放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去培养,其核心环节就在历史课堂。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上培养学生史料解析能力呢?笔者试从“把握好史料的选取与运用”“历史课堂应渗透史料解析的思路方法技巧”“重视历史地图教学,培养学生图表数据解析能力”等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浅显认识。

关键词:初中学生;历史课堂;史料解析能力;培养策略

学生对史料的解析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和人文素养发展水平。《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应“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可见,培养初中学生史料解析能力是课标的要求。由于初中学生知识储备有限,认知水平有待提高,身心处在发展变化当中。因此,我们在培养初中学生史料解析能力,就不能一概而论、一蹴而就,应根据初中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遵循历史教育规律,由低到高、由认知到应用的发展过程。培养初中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绝非考前突击训练、掌握一些解题技巧所能完成的,而必须把它作为一种学科能力,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培养。那么,初中史料教学该如何展开?如何在历史课上落实学生处理史料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史料解析能力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初中生史料解析能力的培养策略,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一、 把握好史料的选取与运用

历史材料丰富多彩,来源广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不盲从,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史料的选取和运用应该讲究科学,要联系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1. 要有教育意义。任何历史材料都有思想性,都能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因此,我们在选用史料的时候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2. 要难易适中。我们面对的是身心还在发展、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初中生,因此,我们在选用史料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量力而为。

3. 要有趣味性。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有限,因此,我们选取的史料尽可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富有趣味性和生活气息,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你所引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这堂课就算成功一半了!

4. 要保证史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我们选用的史料一定是准确有效的,要切合教学内容,服务教学中心。不能为了史料而史料,脱离教学主旨。

二、 历史课堂应渗透史料解析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我们在日常历史教学中,要重视材料问答题的解题方法、规律的归纳和总结,传授给学生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规范答题。解答材料题,可分三步走。

一读:解题的基础。先读问题,后读材料。读懂设问,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既节省阅读的盲目性又节约时间。阅读材料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等内容,这些说明性的文字,往往给学生引导和暗示。

二找:解题的关键。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学会从材料中提取重要历史信息,抓住关键词语。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找材料与课本的相关点,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主题式材料问答题,看似不相干的材料却围绕着主题而存在,相互之间有着紧密联系。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在“读”和“找”的基础上,答题的思路有了,就差组织答案进行书写了。力求观点与材料相统一,问什么答什么,语言简洁明了,书写规范。

在教学中,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提问,训练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及说明能力、对材料信息的选择性评价能力、对材料信息的整体性评价(多角度评价)和认识能力。针对同一材料,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就会逐渐变的灵活而开放。

三、 重视历史地图教学,培养学生图表数据解析能力

历史地图包括各种图片、示意图、路线图、漫画、表格和统计数据等。日常教学中要利用好历史地图册、填充图册,加强学生历史读图、识图能力的训练。如13年陕西中考历史考查“五四运动”时杭州的称谓,14年陕西中考历史考查“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宝成铁路、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等。

历史地图应用能力包括对地图的判读和分析,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比較分类、概括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实现图文转换。以文释图就是读图分析,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应贯穿始终。教学中要让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观察、阅读、归纳、推理、判断,获取与图像有关的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联性,进一步加以分析思考,推知这些地图信息背后的成因。教学中要让学生以图释文,利用地图将教材中冗长的文字描述转化为简明、直观的图像,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作为对能力要求程度的标示,历年中考试题是一个明确的例证,这就是说,对历史学科能力要求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宜随意夸大,敬而远之。因此,我们要把史料教学贯穿于历史教学全过程,特别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使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和人文素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何成刚,彭禹,夏辉辉,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安乐,陕西省绥德县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初中学生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