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交互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格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遵循交互课件的设计原则,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交互课件,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交互课件;意义;设计原则;策略
所谓“交互”,就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的这种“交互”性,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师的这种“交互”课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而课堂教学的交互过程,不仅仅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上,还体现在课件的交互上。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而言,交互课件的运用,彻底改变了传统僵硬的、生涩的课件制作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演示不同的信息内容,让课件满足学生的动态需求,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结合交互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现实意义,阐述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交互课件的制作策略。
一、 交互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从根本上讲,交互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手段。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交互课件的运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一) 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格局
一直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数学的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的状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已经被广大教师广泛利用。一般而言,教师都是通过PowerPoint课件的形式,将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等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转化形式虽然有利于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但依然难以摆脱教学过程中这种单向灌输的过程。而交互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演示不同的信息内容,迎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新课改“关于尊重学生主体性”的相关要求的,同时,这种交互课件的方式,有效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格局,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
(二)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交互课件的运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需求等等,演示不同的信息内容,这种动态化的课件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三) 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当今时代,改革已经成了教师教学的主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交互课件的运用,完全打破了传统僵化、单向和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小学数学的教学呈现丰富多彩的特点。同时,这种立足于学生主体性、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交互课件的设计原则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在设计交互课件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 框架结构灵活
课件的框架,由若干个信息板块构成。在交互课件的设计过程中,框架的搭建是关键性的,是体现教师教学核心思想的关键。教师在小学数学交互课件的过程中,应当做到框架灵活,即每一个信息板块的入口、出口以及信息板块之间的切换必须做到方便和灵活,从而使得信息的呈现具有随机性。例如,在给学生讲解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设置了三种计算方式:①a+a+b+b、②a×2+b×2、③(a+b)×2、④a×4-(a-b)×2,每一种计算方式的呈现是随机的,学生无法预料是哪一种,并且,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了方法之后,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空间,方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二) 内容更改灵活
内容更改灵活,是交互课件的设计的关键。同时,内容更改的灵活性,也充分体现了交互式课件的可操作性。教师在小学数学交互课件的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课件的可操作性,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增加或者删减其中的内容,同时,教师可以搭建一个学生的操作平台,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最大限度地提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性,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交互课件设计的对策
一般而言,对于当前绝大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而言,PowerPoint是制作教学课件的主要工具。当然,Authorware和Flash也是制作交互课件的强有力工具,并且,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功能。本文主要介绍的是PowerPoint交互课件的制作方式。
(一) 利用“超链接”实现交互功能
很多人认为:PowerPoint是一种简单的课件制作工具,并且不屑于使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PowerPoint其实具有很多强大的功能,如超级链接、动画、Active X控件等,都能够为教师的交互课件提供技术支持。教师在小学数学交互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功能,实现教学的交互性。“超链接”功能在小学数学课件设计中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将教学内容链接到需要的目标幻灯片,也可以链接到外部的网页、电子郵件地址等,充分体现课件的交互功能。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链接音频、视频文件的方式,让教师的课件制作更加的丰富和有趣。
(二) 利用“动画”设置实现交互功能
动画设置是PowerPoint课件制作的普通功能,但却是实现课件交互功能的有效工具。教师在小学数学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动画功能,将课件的展示、鼠标的移动以及单击等变得有声有色,在这里,基于篇幅限制,笔者不再一一阐述课件制作的过程,只是广大教师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应当细细揣摩,充分挖掘PowerPoint的功能模块,实现课件制作的交互功能。
总而言之,交互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要求。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交互课件于学生而言的积极意义,并积极运用交互课件,改变传统落后的、僵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郑小军.网络环境下信息化教学的新思路[J].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100.
作者简介:李小娥,江西省贵溪市第一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