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数学素材的使用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每节课都要面临的问题,怎样才能让数学素材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本文根据教学实践,从数学素材的选择、运用、挖掘入手,提出立足学生基础,恰当选择素材;紧扣教学目标,充分运用素材;把握知识联系,适度挖掘素材。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材;选择素材;运用素材;挖掘素材
小學数学素材是学生学习小学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选择的素材是否合适,运用素材的方式是否恰当,都将对教学过程乃至教学成果有重大影响。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谈一谈通过数学素材提高教学实效的一些思考。
一、 立足学生基础,恰当选择素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小学阶段,很多内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背景,《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时,我首先利用一幅由各种积木拼搭出的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图形是哪些形状的积木拼搭成的,引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按各种形状把积木分一分,说一说,初步感受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它的面也是不同的。紧接着,拿出真正的积木,让学生先摸一摸积木上的面,再把这个面按在纸上,用笔画出这个面,看看画出的图形,并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用积木的哪个面,画出了什么样子的图形。同时请学生仔细观察,引领学生在积木上再找出这样的图形,从而引出各种图形的名称。通过借助积木这一素材,让学生经历看一看、分一分、摸一摸、画一画、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现实,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中选取数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二、 紧扣教学目标,充分运用素材
数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但教学目标却是一致的。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师要用教材教,但不是仅仅教教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经常为了一个教学目标而运用一种素材,为了另一个教学目标又选用另一种素材,素材多而杂,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其实,素材贵在精,教师紧扣教学目标,发挥智慧把一个素材充分运用,往往会事半功倍。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一课,让学生在年历表上圈生日引出课题,在学生初步认识大月小月后,我并没有丢弃年历表,而是围绕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再次呈现年历表,引领学生在年历表上圈出元旦、妇女节和劳动节并组织交流。通过圈一圈有意义的节日,使学生理解不同的月、不同的日组合起来表示不同意义的日子。在此基础上,通过过渡语“过完1、2、3、4、5月,我们来到了6月”,提问“6月有一个同学们都很爱的节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并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使学生自觉掌握确定星期几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追问:“6月中还有哪几天也是星期四?这些日子都是相差几天?为什么?”从而让学生感知7天就是一个星期。在经历完6月后,继续过渡“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又走过了7月、8月,来到了9月”。提问“9月有几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学生回答后追问“在这4个星期零2天中,有几个星期日?那是不是所有月份只有4个星期日?”在学生举例子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一个月最多有5个星期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这样,我们一天天、一月月地来到了2017年的最后一天,是几月几日?走过2017年,迎来了2018年,你知道2018年的元旦是星期几吗?”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通过紧扣教学目标,充分运用年历表这一素材,带领学生度过一年,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一年的认识,还在此过程中,把《年、月、日》这节课中较为分散的知识点和比较零碎的练习整合起来,融合几个星期零几天、一个月中有几个星期几、明年的元旦是星期几等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起点,并通过问题驱动学生思考,通过操作帮助学生发现问题,通过练习进一步打开学生视野,把数学素材发挥到极致,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 把握知识联系,适度挖掘素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一些数学知识之间存在逻辑顺序,存在实质性联系,应注重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注重体现学生学习的整体性。”同时又指出:“配置习题时应考虑与相应内容之间的协调性,一方面要保证配备必要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要避免配置的习题所涉及的知识超出相应的内容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素材进行挖掘时,应把握知识的前后联系,不能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独立开,为了学一个内容而学一个内容,但也不能一味地深度挖掘,有时点到为止,有所渗透即可。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认识几分之一》时,由于这是《认识分数》的起始课,而分数对学生来说既陌生又抽象,因此在新授教学中,我充分运用野餐分食物的情境图,并借助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构架起“半个”这一生活经验与“12”这一数学知识之间的桥梁,从而理解12的含义。并通过借助正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由抽象认识一个物体的12到认识一个图形的12,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折出正方形纸的14,拓展分数概念的外延。并提问“你还能折出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一”,让学生在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折纸、涂纸并表示出自己创造的分数,从由认识12、14到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又一次拓展分数的外延。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对数学素材进行有序分步提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扩展学生思维。
同样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认识几分之一》一课,在学生已经认识几分之一含义的基础上,我分三个层次挖掘直条这一素材。第一层次:一根直条可以用数“1”表示。边说边用媒体分别演示把1根直条平均分成2份,把1根直条平均分成4份,提问:涂色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像比较12和14这两个分数的大小。继续把一根直条平均分成8份,让学生说出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并比一比12、14和18这三个分数哪个分数最大,哪个分数最小。第二层次:(媒体显示13没全分完的直条)让学生估一估,涂色部分是这根直条的几分之一?你是怎么想的?继续(从13的直条抽出16的直条)那这一份又是这根直条的几分之一,谁来估一估?你是怎么想的?从而引出13、16这两个分数,并让学生把5个分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根据学生的排序把这些分数组成的直条按大小排列起来,引出分数墙。
第三层次:请学生观察分数墙,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一起来看看,这是一个12,(媒体涂出另一个12)这一份呢?1里面有几个12?用同样的方式数几个13是1,几个14是1?在此基础上,提问:几个16是1,学生回答后继续数一数进行验证,进而提问:数着数着,你又有什么发现?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几个18是1?”最后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继续把直条进行平均分,这面分数墙还能堆得更高吗?
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先让学生在直条上表示几分之一,借助直观图形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再让学生根据涂色部分的长度估计是直条的几分之一,并借用上面出现的分数条进行排序,引出分数墙。最后让学生观察分数墙,说说有什么发现。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几分之一的认识,锻炼学生直观把握几分之一大小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体会到一根直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在媒体的动态演示的过程中,不但渗透了数分数单位的方法,还通过追问几个12是1,几个13是1,几个14是1等,在渗透单位“1”的同时孕伏分数与整数的联系,帮助学生自主完善认知结构,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面对小学数学素材时,不管是选择、运用和挖掘,都要认真思考其蕴含的教育价值,做到选得恰当,用得彻底,挖掘有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蔡文平.例谈小学数学学习素材的“二度开发”[J].广西教育,2013,5:66.
[3] 李梅.小学数学学习素材的有效加工[J].教学与管理,2011,11:43.
[4] 张卫星.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素材的选择[J].基础教育研究,2008,11:30.
[5] 徐凤娴.活用数学素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教育教学通讯,2016,11:57.
作者简介:蒋海兰,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