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作为抽象性和逻辑性相对比较强的学科门类,对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方面的要求相对比较高。而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来说,主要应以培养学生由具体的现象进行抽象的逻辑分析问题能力为主,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一定的教学手段,其中信息技术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符合学生思维习惯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其所具有的视听性、活动性、可重复性能够满足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同时人机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知识学习和理解的效率,帮助学生巩固医学的知识内容。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手段
一、 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概念的抽象性和相似性往往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混淆和错误的理解,对数学知识的准确掌握度偏低。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对每个数学概念的真正含义和外延以及应用的条件进行具体化的归类总结,并结合相应的实际案例来进行动态化的讲解,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比一比 说一说》时,有一部分同学不理解“多得多”、“少得多”,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会动的数轴、猜超市里商品的价格等活动,通过画面帮助学生理解。
二、 数学课堂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来整合相关的教育资源,提升知识的应用情况,利用多样化的资源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层次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一些数学知识和原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借助一些鲜活的案例来深化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感悟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人民币的认识》时,由于我们的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以及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总是掌握不理想,于是我借助多媒体设计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这样的场景中进行实际的操作,效果十分显著。
三、 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的优势在于能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提供大量直观的运动图像,诱发学生独立、深刻地去思考。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100以内的加减法》时,特别是有进位和退位时学生弄不清楚,教学时通过借助课件形象的操作,使学生明白相加满十时又可以捆成一捆,也就多了一个十,而相减不够时要解开一捆,这样就少了一个十,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用多媒体手段显示出来,将问题化难为易,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四、 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需要有强烈的兴趣来支撑才能够学习好。在数学课程开设过程中,教师借助相应的多媒体手段可以根据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来进行个性化的数学教学,在尊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下开展高效的数学教学。例如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将相应的内容融合到一些动态化、形象化的具体案例之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如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原来有5只鸡,又来了9只鸡,问现在有几只鸡。这样的讲解能够深化学生对加法这种算法的意义的理解。
五、 信息化教学能够展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优化数学学习效果
信息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借助其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功能教学模式,从视觉、听觉方面给学生带来非一般的感受,强化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对七巧板的拼接训练时,让学生自由拼接出各种图形。学生练习时,拼接出各种形状的图形,这对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不同的学生能自主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体现。同时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信息化的手段,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
六、 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課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我们的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充分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通过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最大限度地扩充老师的教学知识量。充分展现信息技术教学的交互性、开放性、多媒体化的全新视野,全面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 创设互动情境,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交互式特点满足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需求,能够通过自由式的学习来自主获取知识,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借助一定的手段直接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满足自主学习的需要。
2. 创设交流情境,促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创设多种形式的交流情境:为学生提供了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动、学会分享,从不同角度理解、思考问题,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3.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造力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一些难以理解和描述的数学知识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展示出来,并通过对特定情境和问题的设置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七、 信息技术能够优化整合数学教学资源,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在实现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互联网来对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创新,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来对相关的内容进行重新的组织,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让优秀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小学教学领域得到推动与应用。
当然,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数学教学方式,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面能够发挥积极的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媒体技术只是作为一种数学教学手段,其是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能力服务的,要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为目标来进行有效的信息技术应用,避免本末倒置。
作者简介:
谢金凤,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城关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