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空间效应数量分析的一个框架 :以中国制造业为例

2018-01-30 06:09刘明
当代经济管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空间效应

摘 要演空间关系是开展经济数量分析的一个重要维度,文章拟对产业经济的空间效应问题搭建一个数量分析框架,并以中国制造业为例进行论证展示。通过对产业经济的空间效应所表现出来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收敛性、空间集聚效应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进行逻辑关系分析,设计出空间效应问题的分析架构。以中国制造业空间效应研究文献展示这一分析架构的合理性,并结合经济地理学理论对这一分析架构进行表述。

眼关键词演产业经济;空间效应;数量分析框架;中国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 F2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8)02-0054-07

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及块状发展现象一直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问题,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出现,使这一问题在理论上的有了更深层次的解释与支撑,新经济地理学也受到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新经济地理学在规模经济效应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要素流动的成本,形成的学说可以用于解释当前诸多的空间经济现象,它的本质就是研究经济现象的空间关系。另一方面,随着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这些学科也开始讨论经济数据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关系等问题,由此产生了空间统计学和空间计量经济学学科,这些为空间经济数据的分析与研究在方法层面上提供了基础。因此,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并借助于空间统计学和空间计量经济学为方法的产业经济发展研究就拥有了广阔的探索空间。

一、中国制造业空间效应研究的范畴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成分,制造业的发展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中的核心地位不容忽视。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一国制造业的发展能够直接体现该国生产力的水平。西方发达国家很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尤其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制定并着手实施“再制造业化”战略,从短期内看这是他们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长期来看则体现了作为实体经济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的中心支柱产业、经济增长的驱动产业和经济转型的基础,其发展也受到中国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重视。中国已跻身为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但在产业价值链分工中却处于较底层位置,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提高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既是政策和战略议题,也是学术议题。近年来,虽然中国成为全球性制造业基地,有了“世界工厂”的称号,虽然“中国制造”这一名词走出了亚洲、走进了欧洲、北美乃至世界的各角落,但是中国制造业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和随后的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后,制造业企业表现出来的阵痛目前仍不能消逝,部分制造业企业甚至付出了破产的代价。这虽然是国际市场的内在风险所致,但与国内市场、制造业产业结构、企业产品层次、企业生产与创新能力等内部因素也都有莫大的关系。因此,考察中国制造业分布的空间统计特征、探索其发展的空间规律、发掘其有价值的空间效应信息,不仅可以为中国企业、产业发展提出理论基础和政策参考,更有助于中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战略布局。从空间角度对制造业发展进行考察是一个新颖的研究视角,这在该问题的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同时也追踪了经济学发展前沿,使研究更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制造业的空间问题还有一个技术上的优势,即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有较强的流动性,便于从区域关联性角度进行考查研究,有值得挖掘的空间依赖信息,而这些在诸如农业、采掘业等产业中并不十分明显。另外,选择研究中国制造业而不是中国经济整体,是因为具体的产业有具体的特征,这样就容易得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进而更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研究结论。

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为例,分析讨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空间效应的一个研究范式。首先对“空间效应”的内涵做出界定。空间效应是一个广而泛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及解释。在经济学学科中,空间效应是随着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空间经济学,也即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对以空间依赖性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统称。基于此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空间效应问题是一个大的学术范畴,从广义的角度讲,凡是涉及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空间变动、空间依赖等信息的都属于这一范畴。从研究文献上来看,空间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空间异质性和空间依赖性的讨论,因而可以由此对中国制造业空间效应研究内容做出基本界定:中国制造業空间效应的学术议题主要包括空间异质性、空间集聚、空间转移、空间溢出、空间收敛性和空间结构调整等,而对于其他的空间效应问题(例如针对数据采样等)本文将不涉及。

根据空间经济学及以此为基础的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经验,经济的发展过程存在诸如空间集聚、空间收敛、空间溢出等空间效应问题。产业作为经济的部门要素,其发展规律和经济整体具有相似性,同样存在空间效应。对于制造业而言,根据理论分析和本文研究之前的初步实证检验,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有明显空间效应:第一,存在空间异质性。中国制造业各省域发展不平衡,产出、人力资本、实物资本、生产能力和效率都存在巨大差异。第二,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区域发展结构的相似造成了制造业空间集聚,即制造业发达区域周边的制造业也较为发达,而欠发达区域周边发展亦较差。第三,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的存在是导致空间自相关的直接的原因,最常见的溢出效应是资本溢出和技术溢出,同时,劳动力、原材料投入等都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第四,空间收敛现象值得探索。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表明,收敛性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类重要现象,中国制造业作为中国工业经济的主体,是否存在收敛现象是一值得探索的学术议题。第五,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空间信息值得发掘与研究。制造业结构的调整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否对本地区及相邻地区产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是值得探索的问题。随着空间经济学理论和空间统计分析技术的发展,依托空间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理论,运用空间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上述产业发展的空间效应开展研究将是有意义的探索。本文讨论的产业发展中的空间效应问题主要包括上述五个方面,这些方面本身就可以形成关系紧密的研究整体,具体可做如下阐释。endprint

空间异质性研究。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是空间经济数据的两个基本特征。有关空间异质性的内涵,鲜有文献对其进行讨论,因此本文有必要对此加以讨论。广义地讲,包含有空间位置或坐标信息的统计数据都可称为空间统计数据。在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中,空间统计数据的空间方位主要被界定在地域平面上,即包含数据所发生的地理位置相关信息的统计数据。对这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就产生了空间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显然,空间异质性分析和空间相关性分析都是空间数据统计分析的一部分。空间异质性是指空间中各样本数据由于所处的空间或地理位置的不同而表现出来的差异性;空间相关性是指同一变量自身或多个变量之间在不同的空间区域上表现出来的依赖关系。对于空间相关性定义中的依赖关系一般表现为线性关系或非线性关系,这是比较清晰的,而对于空间异质性的表述,其核心词——差异性——是让人难以把握的,因为在经济数据分析中,关于总体和样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总体单元或样本单元存在差异性,对于空间样本也同样有这个属性。因此,关于空间异质性的定义没有做出实质性的表述,因而根据此类定义很难对空间异质性的本质特征有透彻的理解。

事实上,对空间异质性问题的探讨不能抛开空间相关性,他们都是空间数据(或空间样本单元)的两个基本的空间特征,两者来源于同一问题,是相辅相成的。为阐释这一问题,可以假设空间数据的两类极端状况,即“仅表现出空间相关性而不存在空间异质性”和“仅表现出空间异质性而不存在空间相关性”。对于前者,可以根据空间相关性来建模,此时模型完全无异质性的干扰。假设目标变量为y,则建立的模型形式可以表述为:

y=ρWy

即模型中没有造成个体差异性的随机项,个体间的差异可以线性化。其中W为空间权重矩阵。与此相反,如果空间数据“仅表现出空间异质性而不存在空间相关性”,那么目标变量的空间分布是相互独立的、纯随机的,也就无法用这类空间数据建模。

现实中,对于经济数据而言,“仅表现出空间相关性而不存在空间异质性”的空间数据是不存在的,而对于“仅表现出空间异质性而不存在空间相关性”的数据亦较为少见,空间数据通常集相关性和异质性为一体。设空间数据变量为y,这里以空间自回归模型为例对此问题进行说明。

y=ρWy+ε,ε~N(0,σ2In)

空间自回归模型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模型空间滞后项部分,可以表示为:

这体现了变量的空间相关性特征。模型另一部分即为随机项ε,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由它展示,因而体现了空间异质性。因此,空间数据y的模型形式就体现了相关性和异质性的特征。这也正是在进行空间数据分析时不能抛开相关性问题而单独研究异质性问题的原因。

空间异质性的讨论一般处于空间经济数据分析的初级阶段,例如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空间异质性的讨论主要是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各区域制造业空间发展状况作出基础性分析,研究制造业区域重心的演化轨迹,并进一步从产业发展背景、过程角度,利用全局相关性指数(Moran I)、局部相关性指数(LISA)以及局部加权回归模型(GWR)对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研究。这是认识和探索中国制造业空间特征的研究内容,也是对中国制造业进行空间建模分析的基础。

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作为新经济地理学所强调的内容,空间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溢出、知识溢出、技术溢出、基础设施溢出等诸多方面。对于制造业的研究,一般考虑构建包含空间溢出因素的制造业空间发展模型以对制造业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分析,对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科学的测度衡量。

空间收敛性研究。空间收敛性问题是产业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议题,它涉及到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和落后地区能否实现向发达地区追赶等重大的经济热点问题。收敛性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方法上和研究结论上做出比较。空间收敛性的研究思路仍来源于时间上的收敛性,其中著名的一类研究工具是β收敛模型,可以从空间角度对该模型进行拓展,从时间和空间的两个维度来考察产业发展的收敛性。这些研究途径可以引入到中国制造业的研究中。

空间集聚效应研究。产业空间集聚是产业在特定区域的集中,现实世界中大量由于产业空间集聚效应而产生的“块状经济”体就说明了该现象的普遍性。在空间数量經济分析框架下可以使用空间集聚效应的测度函数对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度进行测度和比较,同时以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为研究主线,构建统计模型以对集聚效应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机理进行探索,并寻找影响产业集聚的动力因素,通过设计联立方程模型以期解释产业空间集聚的内在动因。与空间集聚效应研究相联系的是产业空间转移问题研究,它可以从微观角度解释产业集聚发生的原因。

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特征。产业结构合理调整能够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由此,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可以根据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演化的关联性,构造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的空间统计模型,以对其内在空间关系机理进行分析探讨。现实中,产业空间转移即形成产业集聚或产业扩散,无论是集聚还是扩散,只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符合产业发展需要,最终都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因此,产业结构分析形成了产业经济空间效应数量分析的一个落脚点。

上述研究范畴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在逻辑是,空间异质性研究是对中国制造业空间布局和空间发展状况做出基础性、局部性和整体性分析研究,在异质性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制造业空间相关性,空间相关性的研究从空间收敛性、空间溢出效应、空间集聚效应及产业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等四个方面展开——这四个方面的内在关系是,空间收敛性研究考察制造业由“外围”到“中心”的发展路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考察制造业由“中心”到“外围”的发展路径,空间集聚效应则展示了“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的表象联系,同时也延伸至产业的空间转移问题,产业空间结构调整则是从空间角度对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变动进行深入的剖析,是产业空间溢出、空间收敛、空间集聚研究的目标归属。endprint

二、中国制造业空间效应分析框架设计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人类活动的研究通常也框定于这两个维度之内。经济作为人类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人们对其进行研究既须要关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也须要关注空间维度上的特征,产业的空间集聚问题就是经济空间特征的一个代表。在20世纪20年代,经济学家马歇尔对产业的空间集聚就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对产业空间集聚问题的广泛探讨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主要标志是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的兴起,使得产业空间集聚成为经济学领域的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经济地理学为产业空间集聚现象提供了具有说服性的理论解释。

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过程可以根据新经济地理学中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变动来加以阐释,这种空间集聚过程可以概述为所谓的“累积因果作用”。就制造业(事实上也不仅包括制造业)来说,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是自由的,一般会流向具有较高劳动报酬的区域,由于马歇尔外部性的作用(体现为空间溢出效应),劳动力的集聚会促使该区域制造业乃至相关产业的实际报酬率上升,这样就会进一步吸引制造业企业往该地区集聚。同时,运输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运输成本大于0,会使得制造业在这一区域的空间集聚并不是无限的,而是趋于稳定的,即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存在均衡点。在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随着企业集聚的加深和扩大,就会使得对劳动力、土地及其他相关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进而造成该地区的劳动报酬、土地租金等生产成本的上涨。由于规模经济而节约的交易成本费用不足以抵消生产成本的上涨,一些低端企业或企业中生产低端产品的工厂就会迁往工资相对较低的外围区域。这样,产业发展就会在产业空间集聚所带来的收益和贸易成本之间进行平衡和选择,这便是“累积因果作用”下的产业空间集聚过程。新古典经济理论无法解释当代的产业集聚现象,因为有完全信息和理性人的假定,市场被认为是完美的,市场信息及时有效且是对称的,此时理性的厂商选择生产成本最小的生产组合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即“经济区”是他们的理性选择。显然这和当前的产业积聚过程并不一致。事实上,市场并非完美的,市场信息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和不对称性,这将会使得厂商做出不理性的选择:跟随其他厂商进入“非经济区”。

因此可以认为,产业空间集聚的过程是一种利益的驱使作用:就企业来说,企业向中心区域集聚是因为由于大规模生产或学习曲线效应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技术溢出的存在,进而促使企业向中心区域靠拢;到产业层面上,劳动力市场的集聚、地理位置的接近使得信息外溢的普遍存在,这些外在的区位优势会使得产业向中心区域集中。从本质上来说,产业空间集聚的利益驱使作用是中心区域生产成本的降低或中心区域生产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相对降低对企业和产业产生的吸引效应。

基于上述内容,本文针对中国制造业的空间效应关系及空间发展演化提出这样的推断:由于产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存在,中国制造业在发展初期会向较为发达的中心区域靠拢集聚,追求更高的利润。也是因为规模经济,制造业发展出现空间溢出效应,即中心区域发展较好的企业对周边企业产生了外部性经济。当中心及外部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心区域的制造业发展会由于拥挤、运输成本、生产成本等条件约束而趋于稳定,外围区域制造业受到中心区域的空间溢出作用,发展速度相对提高,并逐步实现向中心区域的追赶,出现了收敛性的发展特征。此時,制造业会在更大的外部区域范围内得到发展,出现了扩散的现象。制造业在中心区域的发展是成熟的,产业结构在理论上也是合理的,外围区域向中心区域存在有学习和模仿(本质上仍是空间溢出),会使得外围区域制造业产业结构也会和中心区域趋于一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区域之间出现产业转移——长期来看这能够同时促使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上述推断可以通过图1展示。

因此,产业空间效应研究包括空间集聚、空间溢出、空间收敛和空间结构优化等方面,这些方面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研究整体,从不同方面阐释产业发展的空间效应问题。很明显,在对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空间异质性研究之后,需要进一步对空间集聚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收敛性和产业结构空间调整展开研究,由此达到对中国制造业空间效应的全面认识。由于空间集聚问题存在两个方面,即集聚和扩散,且他们在逻辑关系上处于不同的位置,因此在具体研究中须要从中国制造业空间溢出效应展开研究,随后依照图1的逻辑关系展开空间收敛性研究、空间集聚(扩散)与空间转移研究,最后是产业结构变动的空间效应研究。

三、中国制造业空间效应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的关于经济整体、产业和制造业等三个层面的空间特征与规律的研究来看,空间效应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溢出、空间收敛、空间集聚等研究领域。这里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有效梳理并加以总结,展示中国制造业在空间溢出、空间收敛、空间集聚以及空间视角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分析文献中得出的一般性研究结论,并对前文提出的研究设计进行初步论证。

诸多学者对中国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给予了大量关注和研究,例如,Brun et al.(2002)[1]通过划分中国的沿海与内陆地区并考察他们的影响关系,发现中国经济存在由沿海向内陆的空间溢出效应;肖志勇(2010)[2]发现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潘文卿(2012)[3]研究认为,市场潜能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它会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类似的研究还有邓明和钱争鸣(2009)[4]、刘勇(2010)[5]、张志和周浩(2012)[6]等。针对中国制造业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方面,张光南等(2013)[7]从成本函数出发,利用空间计量和SUR模型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及行业溢出,发现基础设施空间溢出的成本效应更高;崔远淼和谢识予(2013)[8]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区域资源禀赋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空间溢出效应;谢里和张敬斌(2016)[9]利用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存在空间技术溢出效应。综上可以发现,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亦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endprint

产业的空间收敛性问题研究源于对经济的收敛性研究,目前针对具体产业的收敛性问题研究并不多见。Willianlson(1965)[10]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国内不同地区间的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呈现出倒U型特征,形成区域收入收敛性假说。在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研究中,Barro和Sala-I-Martin两位学者贡献较大,他们在1991年的研究中通过对跨国的截面数据分析后发现,人均收入的初始水平和人均收入的增长率之间呈现反向变动关系,这意味着贫穷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富裕地区,这为贫穷地区经济发展能够实现向富裕地区的赶超提供了理论支撑。Barro和Sala-I-Martin[11]于1992年通过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导出用于检验经济收敛的回归方程(即β收敛方程)。他们所研究的经济收敛形式被Barro称为β收敛(β- Convergence)。国内关于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一部分是依据变量方差特征来考察的,即σ收敛,如林毅夫和刘明兴(2003)[12]、潘文卿(2010)[13]等。更多的研究主要是依据Barro和Sala-I-Martin的β收敛方程的实证检验,包括魏后凯(1997)[14]、蔡昉和都阳(2000)[15]、沈坤荣和马俊(2002)[16]、林毅夫和刘明兴(2003)[12]等人的研究成果。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不少国内学者在研究经济收敛性问题时,考虑了经济的空间相关性作用,在设计收敛模型时引入了空间变量,例如吴玉鸣(2006)[17]、张学良(2009)[18]、潘文卿(2010)、黄森和蒲勇健(2011)[19]、覃成林等(2012)[20]等人的研究。在中国制造业的空间收敛性研究方面,简泽和段永瑞(2012)[21]针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究表明,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收敛的趋势。熊瑞祥等(2015)[22]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收敛现象;简晓彬等(2016)[23]研究认为,中国省域层面的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表现出明显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性。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制造业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收敛现象。

在空间集聚问题的研究方面,一般认为威廉姆森假说(Williamson,1965)[2]是当代关于产业空间集聚理论的研究开端,该假说认为产业或经济的空间集聚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其促进作用会越来越小,甚至阻碍经济或产业的增长。随后,诸多关于经济空间集聚的研究都源于威廉姆森假说或建于该假说之上。在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研究方面,主要从两个部分展开,一是影响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动力因素,二是制造业空间集聚的规律与特征。在影响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动力因素中,FDI因素在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中影响效应明显(赵伟和张萃,2007)[24];市场潜能的正向影响作用以及贸易成本同样能够促进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刘修岩等,2007;赵曌,2012)[25-26]。对于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规律与特征,国内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王业强和魏后凯(2007)[27]利用1980~2003年的制造业2位码行业数据计算了三种反映空间集聚程度的指数,发现了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趋势及多个特點;路江涌和陶志刚(2006)[28]根据Hoover系数和Ellison、Glaeser提出的γ指数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状况,发现空间集聚程度是上升的,且低于发达国家的集聚水平;杨洪焦等(2008)[29]发现,1988~2005年间中国18个制造业子行业的空间聚集程度呈上升趋势,聚集地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的经济发达的省市;罗胤晨和谷人旭(2014)[30]利用1980~2011年中国省域层面制造业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在2004年前呈现出上升趋势,而在2004年后呈现下降趋势。因此,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可以认为,中国制造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呈现出空间集聚的发展趋势,但在近十年来空间集聚程度有所下降。

在产业结构空间调整问题的研究方面,目前鲜见有在考虑空间因素条件下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演化进行研究的文献,国内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国民经济中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讨论(高更和和李小建,2006;王立平和王健,2010;高远东和陈迅,2010)[31-33]。就非空间视角下的研究成果来看,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在近些年来呈现出趋于优化的态势。因此,中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中的空间效应问题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方向,尤其是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收敛性、空间集聚等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关系或相互作用关系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议题。

通过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空间效应的相关研究成果看出,学者们对制造业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逐渐重视,且研究成果也越来越精细化、具体化、实用化。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发展空间效应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全面详细的分析研究,孤立地考虑某一个方面往往都难以全面地分析空间效应问题。

四、中国制造业空间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通过本文第三部分的文献梳理不难看出,中国制造业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空间溢出、空间收敛以及空间扩散的特征,这些可以按以下逻辑予以解释分析。由于中国制造业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诸如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的空间溢出,发达的中心区域带动了外围区域的发展。随着发展的深入,中心区域由于过度拥挤使得生产率降低,而外围区域由于得到了中心区域的资源溢出而使得生产率提高,以致超过了中心区域,中国制造业空间收敛性特征逐步显现。随着外围区域的发展,资源不再集中于原来的中心区域,而是向外围区域乃至边缘区域扩散,这样就使得整体区域的制造业产业集聚度降低。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外围区域逐步实现了向中心区域的追赶,外围区域的产业结构也逐步向中心区域逼近,产业结构在空间上就趋于优化。借助于地理区域示意图来展示这一逻辑关系(如图2)。endprint

如图2所示,A为经济(产业)发达的中心区域,B为较不发达的外围区域,C为不发达的边缘区域。现在A区域对B区域存在有空间溢出效应,使得B的产业发展速度增加,进一步,A区域由于拥挤致使其发展速度下降,此时区域B在发展速度上赶超了A区域,显现出了收敛性特征。由于A区域的拥挤,资源逐步向B区域乃至C区域转移,资源分布趋于分散,空间集聚度降低。B区域和C区域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向A区域学习模仿,使得他们的产业结构也接近于A区域,A区域是成熟的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趋于均衡合理,因此B区域和C区域的产业结构和A区域逐渐相似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

通过上述关于制造业空间溢出、空间收敛、空间集聚度降低和产业结构空间优化的逻辑关系表述,针对中国制造业而言,不难看出他们具有如图3的影响递进关系。

图3表明,空间溢出是空间收敛和空间集聚度降低的一个作用力,即由于中国制造业空间溢出的存在,使得制造业空间收敛和空间集聚度降低成为必然,进一步形成了制造业的产业结构空间优化。这对于本文第二部分搭建的分析框架形成合理的印证。当然,本文的目的是设计出产业经济空间效应数量分析的框架而非论证这一框架的严密性,该研究框架严密性的论证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BRUN,J.F.,COMBES, J.L. and RENARD, M.F. Are there spil-lover effects between the coastal and noncoastal regions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2(13):161-169.

[2] 肖志勇.人力资本、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J]. 财经科学,2010(3):61-68.

[3] 潘文卿.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12(1):54-65.

[4] 邓明,钱争鸣. 我国省际知识存量、知识生产与知识的空间溢出[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5):42-53.

[5] 刘勇.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区域经济增长及空间溢出作用[J].中国工业经济,2010(12):37-46.

[6] 张志,周浩. 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及其产业差异[J]. 财经研究,2012(3):124-134.

[7] 张光南,洪国志,陈广汉.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制造业成本效应[J]. 经济学(季刊), 2013(10):285-304.

[8] 崔远淼,谢识予.资源禀赋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基于省际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12):74-82.

[9] 谢里,张敬斌. 中国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引入制度环境差异的研究[J].地理研究, 2016, 35(5):909-928.

[10] WILLIANLSON, J.G.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5,13(4):3-45.

[11] BARRO R.J.,SALA-I-MARTIN,X. Convergenc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100(2):223-251.

[12] 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 (8):3-14.

[13] 潘文卿.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J]. 中国社会科学,2010(1):72-84.

[14] 魏后凯.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7(3):31-37.

[15] 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 经济研究,2000 (10):30-37.

[16] 沈坤荣,马俊.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 经济研究,2002 (1):33-39.

[17] 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101-108.

[18] 张学良. 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长三角1993-2006年132个县市区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9(7):100-109.

[19] 黄森,蒲勇健:区域差异导致经济块状发展的空间机理研究[J].统计研究,2011 (4):42-48.

[20] 覃成林,刘迎霞,李超. 空间外溢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基于长江三角洲的案例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2(5):76-94.

[21] 简泽,段永瑞. 企业异质性、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J].管理世界, 2012(8):15-29.

[22] 熊瑞祥,李辉文,郑世怡.干中学的追赶——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证据[J].世界经济文汇, 2015(2):20-40.

[23] 简晓彬,仇方道,车冰清. 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区域分异及空间收敛性[J].经济地理,2016(11):100-108.

[24] 赵伟,张萃.FDI 与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基于20个行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7(11):82-90.

[25] 刘修岩,殷醒民,贺小海.市场潜能与制造业空间集聚:基于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7(11):56-63.

[26] 赵曌,石敏俊,杨晶.市场邻近、供给邻近与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基于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2(4):1059-1077.

[27] 王业强,魏后凯.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管理世界, 2007(4):68-77.

[28] 路江涌,陶志刚. 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3):103-114.

[29] 杨洪焦,孙林岩,吴安波. 中国制造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4):64-72.

[30] 羅胤晨,谷人旭. 1980-2011年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格局及其演变趋势[J].经济地理,2014(7):82-89.

[31] 高更和,李小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06(3):270-273.

[32] 王立平,王健.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7):92-98.

[33] 高远东,陈迅.中国省域产业结构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6):993-1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空间效应
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
基于空间效应的区域创新能力收敛性分析
云南边境地区交通路网格局变化下的旅游空间效应
我国人口迁移过程中的空间效应实证研究
产业结构变迁对环渤海经济圈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中国人口流动迁移对城市化进程影响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