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手枪之源

2018-01-30 16:21刘长泰
兵器 2018年1期
关键词:冲锋枪手枪工厂

刘长泰

提起托卡列夫TT30/33手枪,军迷都会想起苏联卫国战争中那张经典的战地相片——身负重伤的指导员叶廖缅科从阵地上挺身站起,把托卡列夫手枪高高举过头顶。他向红军战士高喊:“为了祖国,前进!”

二战结束后,TT30/33手枪以军援的方式走遍了全世界。其中我国以TT30/33手枪为蓝本研制生产的54式手枪,则是TT30/33在苏联“原版”之外,最有名的型号。在六十多年的生产服役历史中,54式在新中国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征程中时刻列于一线。伴随着军援军贸等因素,它也走遍了全世界。人们给这支中国产的TT-33冠以了诸如“大54”、“大黑星”等等不同的绰号。

然而,54式在中国的故事开始于哪里?很多人并不知晓。本文就将为大家揭开这支手枪诞生故事的秘密。

紧急北迁的枪厂

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在我国黑龙江小兴安岭西南山麓脚下的北安城,每天都有枪声响彻。原来,这里坐落着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枪厂——北安冲锋枪厂(626厂),对外称之为“国营庆华工具厂”。这是一个因抗美援朝战火,由沈阳迁到北安的兵工厂。

1950年冬,美帝国主义发动的侵朝战争硝烟四起,中国决定出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就在志愿军进入朝鲜的前夜,素有东北工业重城之称的沈阳一片忙碌。为了避免受到敌机的轰炸和战火临近的殃及,沈阳以南,包括沈阳城在内的重要工业设施和单位,有组织地向战事后方的黑龙江疏散搬迁。那些战时急需的兵工生产设施率先北迁。

坐落在沈阳城的五一兵工厂的枪厂首先奉命紧急搬迁。此前,枪厂未雨绸缪,按照毛主席在兴安岭一带建设兵工厂的构想,指派副厂长李作潢带人沿冰封大地的齐北一线寻址,脚步踏进了冰雪覆盖的北安县城。

北安有一座日本鬼子遗留的兵营。残缺不全的围墙里面有14栋大小结构不同的房子,其中迎面的一部分为林彪创办的“东北军政大学”所使用过。房子虽然简陋、破败,但毕竟有大小不同的砖房。同时,大营里面有水源和电源,且相距火车站不远。就冰天雪地里紧急建厂的情况来说,这里无疑是一个难寻的好地方。另外,北安在大小兴安岭的两夹之地,滨北、齐北铁路线和公路,以及通往中苏边境黑龙江畔重镇黑河的公路交汇在这里,从战略意义上说,也符合兵工厂建厂所必要的条件。

1950年10月下旬,1631名经过挑选的兵工人,在尚耀武书记的带领下,不顾寒冬时节,坐着闷罐车离开沈阳一直向北走进了滴水成冰的北安城。

这些兵工人下了火车,没有顾得上安顿好自己的家,没有学会在冰雪路面上走路,甚至连东南西北的方向都没有搞清楚,就投入到了建厂大会战之中。就这样,后来被称作“北国一华”的庆华厂,在兵工人手中矗立起来了。

朝鲜战争期间,慶华厂主要负责生产朝鲜前线急需的50式冲锋枪。1953年夏季,朝鲜战争以中朝人民的胜利告一段落。带着硝烟的50式冲锋枪和胸襟挂满功勋章的志愿军战士一起走出了战场。庆华厂则根据中央兵工委员会的战略部署,立即投入了新仿制的苏联PPS(波波斯)-43式冲锋枪(后来定型被命名为54式冲锋枪)的生产,没有间断地实现了冲锋枪武器的更新换代。这座北国枪厂也步入了制式化生产的轨道。

重任落肩造手枪

庆华厂被命名为“北安冲锋枪厂”的含义不言而喻,就是要承担为部队生产冲锋枪的重任。1953年,经过三个春秋的边生产,边完善,边发展,一幅制式化生产冲锋枪新蓝图正在描绘。

1953年10月,一道电令,让时任厂长的孙云龙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火车上,他想到的是部里有可能给工厂追加任务,但他怎么也没想到,部里交给他的竟然是一款手枪和要求工厂立即仿制并生产的《决定》文件。

孙云龙厂长是从延安边区走出来的八大工匠之一。在延安时期与八路军总部总工程师刘贵富一起设计出了边区第一支马步枪,受到了毛主席的赞扬。东北解放后又担任东北军区生产火炮厂的厂长。面对突如其来也十分意外的事情,他显得格外地冷静与沉着,脑海中极度地思量着眼前的变化。让一个已经明确生产冲锋枪的工厂再生产手枪,这绝不是部里轻易做出的决定。确实如此,部里做出这样的重大决定不是偶然的,而是事出有因。

放在桌子上的这款手枪就是前面提到的苏联托卡列夫手枪,即TT30/33型7.62×25mm手枪,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负有盛名。此枪由苏联著名的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在1930年设计成功。苏联军队对该手枪的威力和表现出的可靠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TT30/33也成为了苏军很长一段时间的主力手枪。

1951年5月,徐向前元帅率中国政府兵工代表团前往苏联,经过艰苦而长时间谈判,终于与苏联签订了《关于中国工厂获得生产苏式枪炮、弹药特许权和交付苏式枪炮、弹药生产技术资料及必要时派遣苏联专家给予技术援助的协定》。协议中就有TT30/33型7.62×25mm手枪。1952年下半年苏联向中国交付图纸之后,二机部安排由部属山西106厂负责仿制并生产。

说到山西106厂,就不得不说被称之为“天字号”的我国的第一款制式手枪——51式手枪的诞生。早在1950年底,山西106厂应朝鲜战场的需要,开始以苏联托卡列夫手枪为原型进行仿制生产。手枪虽然明确标记了“五一式”,但此枪没有进入定型程序,不过仍然被人们称作为51式手枪。由于受到当时生产技术与条件的制约,51式手枪批量生产装备志愿军后,在战场上接连出现故障。志愿军后勤部不断地把战地情况反馈国内。

此次,二机部寄希望得到苏联托卡列夫手枪全套图纸与技术资料的山西106厂,借机改进51式手枪生产质量上的缺陷,实现仿制生产定型。然而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几经努力的106厂最终没有拿出合格的产品来实现手枪仿制的生产定型。

一面是中央军委要求二机部赶快组织生产,尽早结束部队杂牌手枪的使用;一面是仿制工厂的屡试屡败。二机部心急如焚,不得不在手枪仿制与生产上“换将”。

经过二机部领导与主管局对有可能承接这项任务的兵工厂反复论证,最终锁定了在抗美援朝中立下功勋的庆华厂。如此选择,是有这样几个别的工厂不曾具备的重要条件:

第一、庆华厂具有仿制手枪的技术条件。

其实,庆华厂的前身五一兵工厂的枪厂,早在沈阳的时候就已着手仿制托卡列夫手枪了。东北刚一解放,我党借助《中苏友好条约》的掩护,在苏军管制区大连领导了一个名为“新建公司”的地下兵工厂,生产武器弹药。此时,这个公司得到苏联专家暗中帮助仿制托卡列夫手枪,生产的数量虽然不是很大,但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做出了一份贡献。后来这个公司奉命停止武器弹药生产时,将手枪仿制的技术资料、相关人员和设备于1950年5月份一并划归五一兵工厂的枪厂管理。而刚刚建设起来的庆华厂恢复生产时,因为50式冲锋枪生产,手枪的仿制便搁浅了。

第二、庆华厂具有生产优质产品的能力。

庆华厂生产的50式冲锋枪与苏联援助的PPSH(波波沙)-41式沖锋枪只有弹夹和弹毂的区别,其仿制的参照物就是一支“波波沙”冲锋枪的实物。这种以实物反图纸指导生产,并且能够加工出优越性能的产品,是产品设计与加工工艺技术能力的聚合。50式冲锋枪在朝鲜战场的合格表现说明了迁至北安的庆华厂是具备过硬质量控制能力的。

第三、庆华厂当时的人员条件恰当。

虽然当时庆华厂的生产任务排得较满,但该厂已经较好的实现产能运行。这在当时国内的轻武器工厂中,并不多见。

仿制大幕拉开

1953年10月底,尚耀武局长把一份仿制托卡列夫手枪的方案交给了孙云龙厂长。方案中明确指出:仿制手枪任务已经列入部局第一个五年计划,由626厂组织完成。期间,106厂从事手枪仿制的技术人员和技工、加工设备,以及自制与外委工装调拨626厂。随后解放军总后勤部指示东北军区,106厂驻厂军代表转入626厂执行任务。如此的重任就像工厂当年北迁一样压在了庆华兵工人的肩上。孙云龙厂长带着部里的决定立即返身回到工厂。专题研究仿制托卡列夫手枪的工厂党政联席会议接连召开几次,每次时间都过午夜。人们不曾想过,那时会议室里的光亮,便是日后54式手枪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的第一缕曙光。

联席会议决定,工厂成立以厂长孙云龙亲自挂帅的手枪仿制领导小组。50式冲锋枪仿制功臣,时任工厂主任工程师的赵瑞之为常务副组长披甲出征。驻厂军代表室总代表李国山为副组长,率军代表尚玉生等人全程跟踪。仿制具体任务分设产品设计、工艺制定、样品加工三个工作组。由大连“新建公司”划归五一兵工厂枪厂的技术员翟立志等5人,106厂调入庆华厂技术员5人,工厂自身选拔的黄启文、闵叙、鲍清涛等生产技术人员15人,与技工组成核心队伍挥戈上阵。托卡列夫手枪在中国变身为54式手枪的大幕就这样拉开了。

仿制程序遵循上级《新产品试制暂行条例》分成试制准备、试制定型、试制生产三步走,使仿制手枪的全程科学有序、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避免重蹈106厂仿制的覆辙。整个仿制根据规划要求,从1953年12月份开始,到1954年12月份结束,试制生产出500支手枪样枪,实现产品生产定型,达到统一产品图纸,统一技术资料,统一型号系列的制式化标准。由此,手枪仿制的整体规划方案形成,围绕整体规划的落实工作有声有色地全面展开。

此时一个工厂两个核心,一面生产冲锋枪,一面仿制手枪,难免会出现重心偏移,人员“争嘴”的问题。工厂党委因势利导,宣传部门组织主题宣讲,工会、共青团组织集体活动,广播站、《庆华报》一齐发声助力两股力量齐头并进。

当时工厂流传的顺口溜说:“部里下任务,两枪立工厂,短枪要上马,长枪保产量。”在工厂开兵见仗之前的第五次党政联席会议上,时任工厂党委书记李志坚做动员时说:工厂是为生产枪而立的厂,人是为生产枪而来的人,我们就像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勇往直前,没有任何理由可讲。上级交给的任务,不管是冲锋枪还是手枪,只要是枪我们就干,干就一定要把它干好,干出个非我莫属的名堂来。

托卡列夫手枪的图纸和相关的技术资料虽然全部来源于苏联,但仿制有别于复制。任何一款枪械,哪怕是表现得十分优秀的枪械,在经受战争的考验时,都会暴露出一定的瑕疵,托卡列夫手枪也是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来,仿制尽管是拿来主义,不过对原创仍然具有结构不断完善和技术诸元参数修改的地方,以提高使用性能。同时,把苏联的枪拿到中国来,在充分地尊重于原创设计的前提下,对适合于中国国情的东西融合在里面,是合理的。这时,庆华厂总结出了仿制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

1. 仿制托卡列夫的51式手枪在朝鲜战场上出现的故障。如手枪移动枪身后退不到位,或者拉壳钩不能正常工作引发的退壳卡壳。

2. 106厂在仿制过程中出现的达不到指标性能的问题。如枪管加工工艺造成膛线不规则。

3. 修正手枪握把适合中国人手型问题。需要将手枪握把两侧护板变薄,使相对于苏联人手型小一些的中国人握起来更舒适。

4. 适合于在中国气候条件的可靠性、勤务性。

5. 提高命中精度。如改进枪击发时因扳机阻尼过大和后坐力导致的枪支晃动。这也是当时人们常说的“不是指哪打哪,而打哪指哪”的情形。

6. 如何代用国产原材料。完全采用苏联原产地钢材进口,枪的成本高而且授柄与人,用国产钢材是“原汤化原食”的最好途径。

研制人员为了拿到测试数据,下车间,蹲现场,甚至跟班作业。技术人员在设计中有时为了尺寸链的计算,公差值的確定,加工基准的选择,难免会出现争论的面红耳赤的情形。而当仿制每向前推进一步,人们感到的是由衷的兴奋。

处于亢奋中的人是充满激情与智慧的,人们的思路敏捷且不知疲倦。李志坚书记和孙云龙厂长经常在办公室里碰头交流意见后下现场“探班”。当他们每每走进仿制现场时会发现,几十人的工作室在白天鸦雀无声,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趴在图板上游动着铅笔,转动着圆规,甚至连工厂领导走进来都不曾发觉。这样的场面,令每个亲身经历过的人而感动。

名枪之作的诞生

手枪的仿制工作出现了不少的困难。但他们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各项工作都在以梯队的顺序在向前推进,其速度超出了仿制领导小组的预想。按照时间排列表衡量,三路人马一边出产品图纸,一边编排生产工艺,一边配置试制生产工装,一边调整机器设备,总的进度比计划提前20%多。在1954年的“奋战一季度,实现开门红”表彰大会上,孙云龙厂长高度赞扬手枪仿制的人们是“和时间赛跑的人”。

四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浸透着设计人员智慧和汗水的图纸,一张张地飞进了承担着新产品试制的车间。

按照图纸的要求,工具部门生产出手枪所需的夹具224套,量具627件,刀具533把;机动部门配置设备,包括从106厂调拨的设备158台套,这是手枪样枪加工必须配置的。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工厂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工具部门在自制刀具上所用的硬质合金短缺,在紧急申报二机部物资部门调剂后缺口仍然很大。

无论是产品生产还是试制,工厂自来就有“刀具定型、夹具定位、量具把关。”之说,没有硬质合金就无法制作刀具。经多方了解,辽宁本溪钢厂有这种硬质合金,但因没有事先计划而无法采购。情急之中,工厂工会主席刘述民与党委副书记任仲三,带领教练张占启和当时已经在省内外小有名气的工厂男女篮球队前往本溪钢厂,与之举行了几场别开生面的篮球友谊赛,用交流活动换来了宝贵的硬质合金。

1954年4月,500支样枪分三批次开始投料,按计划确定第一批样枪100支进入生产趟试程序。趟试是新产品实现生产定型所必须的过程。它把图纸变为产品,是对产品设计,加工工艺等技术资料的检验,同时也是对工时定额的测试,生产操作规程的实际演练。趟试中,技术人员全部走进了车间,随工件走在每道加工工序上,用眼睛看,用样板量,用本本记,获得趟试中的第一手资料,解决趟试中遇到的问题。100支样枪的趟试,经过两个月的“过五关斩六将”走下了生产线。

在人们为样枪下线而欢呼时,二机部指派的苏联专家也坐飞机到达了哈尔滨。1954年7月中旬,工厂的苏式吉普车经松嫩平原向小兴安岭脚下奔驰,车里坐着苏联专家维查尼可夫、切里姆内赫、柯姆基尼科夫、巴利诺夫和拉宾柯等人。托卡列夫手枪是苏联老大哥的原创,仿制的行与不行,苏联专家是有话语权的。另外,二机部在东北地区召开的“新武器试制经验交流会”上明确指出:“试制工作应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

苏联专家进厂并没有颐指气使,让手枪的趟试停下来,而是十分友好地对待另外的400支手枪的趟试。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对产品图纸和技术资料的全面复合审查上。有的人分析,可能是工厂的试制条件不比苏联差多少,有的地方甚至好于他们,这让他们很放心。苏联专家在审核中提出过质疑,但得到合理解释后,他们不得不点头称是。终于,工厂与苏联专家交换意见的会议上,维查尼可夫向参与手枪仿制的人们高高地竖起了大拇指。

在随后的三个月里,人们不断地总结经验,一鼓作气加工出另外的400支样枪。

样枪走进了厂内靶场,经过靶场通用性和精度的试验后,所有数据表明,手枪新产品已经具备了产品生产定型的条件。与此同时,样枪送到白城国家靶场。科尔沁大草原传回来了喜讯,所有项目全部一次无调试通过,有的项目达到了优等品考核指标,其中战斗射速超过原枪,达到30发/分。

工厂定型申请通过机要文件飞向二机部。1954年10月,经过二机部和解放军总后勤部联合审查后,委托二机部一局和订购局联合发文,正式批准托卡列夫手枪仿制通过生产定型,命名为:1954年式7.62mm手枪,简称54式7.62mm手枪。至此,在新中国成立仅仅四年中,一款融入中国人民兵工血脉的制式化手枪诞生在祖国大地上。

除去1953年12月份的准备工作以外,54式手枪实现了当年仿制,当年定型,当年生产。生产任务随同手枪定型文件一起下达给工厂,二机部订购局追加订购400支,与500支趟试样枪一并供给解放军特种部队。

两条生产线

冲锋枪生产线任务繁忙,手枪生产又横空插入。本来生产线面积就不足、设备机床不够,生产人员短缺,到处捉襟见肘。对此,党委书记李志坚和厂长孙云龙决定,大小枪生产挑线:锻造、铸造、冷冲压、热处理等特种工艺加工“同床共梦”,切削加工“分道扬镳”。工厂的意见在二机部召开的第二次厂长工作会议上得到了二局的大力支持,但散会后,局领导与工厂领导单独交换了意见。局领导表示,冲锋枪和手枪分线共产是制式化大生产的要求,方向没有错,但国家有困难,拿不出工厂需要的资金支持。

从1954年底开始,二机部分两次向工厂投资92亿元(当时的旧币)用于手枪生产厂房建设和机床设备的购置。工厂将这些资金二次分配,新建扩建6座大型厂房(其中两座是板条夹锯沫建成的),增加生产作业面45000多平方米;更新和增添机器设备 800多台,(其中修复和改造利用设备176台)。由此工厂形成10个金切加工车间和相应的辅助车间,以及计量理化、检验等多个部门,其中有4个金切加工车间担负手枪件的生产。54式手枪的生产线初步建成。

铸成名枪

从1955年上级下达工厂生产54式手枪2万支任务以后,54式手枪生产任务逐年递增,年产4万支、7万支、12万支。手枪由军队基层指挥员和特种兵部队装备逐渐外延到警察的警用装备和走向国际援助。在国内,只要有手枪配备的地方就有54式手枪的身影。

当时,《庆华报》在显著的位置刊登工人说的话:“保卫国家生产枪,大干快上没话讲,若问一天干多少,闭着眼睛听枪响。”庆华兵工人把“三角六六”的徽标深深地印刻在了手枪和冲锋枪的枪身上,也名扬在轻武器的行业中。不同时期的领导,二机部部长赵尔陆、五机部部长张珍、兵器工业部部长邹家华来了,东北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来了。他们带来了党中央、毛主席的亲切关怀和鼓励,带来了人民军队的感谢和赞誉。人们无不欢欣鼓舞,激情迸发。

工厂这样的生产形势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一发不可收,一干几十年。因为朝鲜战争结束后,美苏两霸冷战,心存不死的美帝挑起国际地区反华战事不断,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越南战争威胁、印度边境挑衅,以至中苏关系破裂后导致边境冲突等等,使中国始终处于战备状态,工厂生产冲锋枪和手枪的数量有增无减。不同时期的厂长刘述民、于一、鲍清涛、丁作儒、孙连富、雍冬保、詹桂林、刘继才等人,不同时期的党委书记马彪、解灼山、于瑞昌、郭崇义、范兆麟、王兴山等人,带领全厂职工一直把54式手枪生产能力稳定在年产15万支的高水平上。

枪的生产数量不断加码导致数量与质量矛盾的冲突。一直视质量为生命的庆华厂,把贯彻“军工产品质量第一”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既要数量也要质量,不仅形成了口头禅,而且铸就在枪的灵魂里。时任工厂总工程师赵瑞之十分重视质量问题,他反复强调:“枪是战士端着冲向战场的武器,你的子弹打不出去,敌人的子弹就要打过来,战士流血牺牲,我们就是罪人。保证产品的高品质,让战士用得放心,杀敌英勇,我们才不愧为兵工人的称号。”

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工厂和驻厂军代表室根据部队反馈的实战信息,经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一同解决了54式手枪原创上不易被发现的缺陷和瑕疵,在苏联这个“太岁”头上不断动土。

缺陷之一:54式手枪击针易折断。解决的对策是:改变原击针三棱形状为扁平形状,削弱了击针的内应力,提高抗疲劳强度。这个改进是杰作。

缺陷之二:使用国产弹以后出现的击发卡壳。解决对策是:加长拉壳勾0.1mm,去掉子弹拉壳勾槽上的倒角。这是626厂和121厂与驻厂军代表共同的贡献。

缺陷之三:扳机上吊。解决的对策是:增大扳机与单发杆的接触面并向左微调1毫米,使之扳机正常复位,为战地排除故障解决了一大难题。

缺陷之四:枪管腐蚀的问题。解决的对策是:在枪管堂内镀铬,这是独创。

所有这些产生的合力,铸就了手枪的经典。54式手枪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占据了装备数量最多、品质最好(始终是部优产品)的历史地位,从1954年以来的不完全统计,总数量超过了3500多万支。54式手枪在人民军队、武警部队、人民警察的装备上贡献卓越;在支援越战上名声显赫;在中印、中苏、中越“三战”中屡建功勋,在人们心中存续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

“五四式”的转身

由于手枪和冲锋枪相继仿制成功,庆华厂根据部里轻武器发展规划,专门成了设计所,轻武器的仿制和自行研制进入了新里程。这里介绍几种笔者知道的庆华厂生产研制的、与54式有关的变型特种枪支。

◎57式信号手枪

信号枪是装备部队指挥员和特种兵的武器,具有特定的指挥、联络和通信作用。1957年初,以苏联1926式信号枪为原型开始仿制,1957年10月取得仿制成功,定型为57式信号枪。由于信号枪是特种枪,装备量不大,其生产并入在54式手枪生产线上共线生产。

◎9mm警用手枪

警用手枪是应公安部的要求,专门研制的一款手枪。研制参照了54式手枪,相对自行设计的成分较大。1959年设计成功,因为没有装备部队的任务,所以没有进入定型程序,与54式手枪共线生产。

◎东风系列运动手枪

应国家体委提议,为射击运动员研制的比赛和训练用枪。运动枪系列主要由速射、慢射、普及、转轮和标准5个类型组成。运动手枪为我国运动员使用。打破国产运动手枪不能参加国际大赛的神话,射落了奥运冠军在内的18块金牌。工厂单独建立分厂生产。

◎民用出口型手枪

光阴荏苒,时代更迭。进入新时代后,一向荣耀的54式手枪生产任务遭到严重的削减。固守着54式手枪和56式冲锋枪两条流水生产线的庆华厂,也遇到了严重的任务削减。以往汹涌澎湃的“流水线”干涸,变成了涓涓细流。这时,为了“冲出军工生产的小天地,奔向四化建设的大疆场”,保军转民,走军民结合发展的道路就变得必须。面对工厂的生存,发挥军工技术优势,尽快地走向市场是庆华兵工人的选择。工厂时任厂长孙连富、雍冬保和时任党委书记范兆麟、詹桂林(担任过厂长)都把眼睛盯在了国际民用枪的市场上。

从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对以北美为主的市场了解,民用枪需求前景广阔,尤其是带有“三角六六”徽标的54式手枪和56式冲锋枪是美国人的最爱。因为这两款枪参与过越战,不少美国大兵都知道它们。这些大兵回国后口口相传,让喜爱大威力民用枪的美国人一时间在民用枪械市场上寻找起了“三角六六”的踪迹。

由军品枪变为民用枪转换的如此之快,只因是技术与生产的改头换面。表现在产品技术上,是增加或是减少一些零部件,致使功能上达到了民用枪要求。表现在生产上,是以出口订货合同为生产指令组织生产。这些,对于干了几十年枪的庆华厂来说易如反掌。

伴随着工厂与带“国字头”的枪械贸易商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紧密而富有成效的工贸合作,民品枪不仅是在出口數量上的增多,而且品种型号也形成了系列化。

1. T11型7.62mm手枪。本身即为54式手枪转换了代号,以民品的身份出口。

2. 54式7.62mm双保险手枪。在54式手枪的基础上加装双保险机构(工厂将此枪称成为54—1式7.62mm手枪);

3. 213系列9mm手枪。改变54式手枪口径,配有单排或双排供弹夹(213A型为双排共弹,213B型为改进型);

4. 80式7.62mm手枪。以勃朗宁手枪为原型设计的一款手枪(此枪只通过了定型,并未生产出口)。

庆华厂的民用枪隔着太平洋打开北美市场后,在国际民用枪的市场上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走俏。随着订单不断地飞向工厂,美国、加拿大、巴西、波兰、也门等20多国的客商云集工厂。这样的情景令庆华兵工人兴奋不已。在工厂的历史上,50年代有苏联人出现,帮助和指导工厂的产品仿制,展现了工厂的茁壮成长;70年代有越南、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等外国人出现,学习中国枪械生产技术,展现了工厂的蓬勃兴起。而今,在作为军品枪械装备即将繁华落幕的时候,工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这预示着一台“花样年华”大戏的帷幕正在徐徐拉开,唱戏的主角是国际市场上需要的民用枪。

于是,工厂顺势而为,抢时间,争主动,迅速地将54式手枪和56式冲锋枪两条军品流水生产线,各自调整成具有8万支年生产能力的民用枪生产线。用对待军品生产的态度和品质生产民用枪,昂首阔步走上了军民结合的道路。国务院批准庆华厂为“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

尾 声

今天,54式手枪的故乡——庆华厂已因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而离开历史舞台。但54式手枪的生产与改进,还在我国某地继续进行。54式的故事,还远远没有完结。

斗转星移,60多年后的今天,每当那些参与过54式手枪研制生产的人们闭上眼睛进入梦乡时,电石火光间,他们依然会听见枪声响彻在小兴安岭的山野大地上,好像只有听见这枪声,他们才能安然入睡,梦出仙境。

猜你喜欢
冲锋枪手枪工厂
奥地利Glock46半自动手枪
QSS05式4.5mm水下手枪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奶酪工厂
瑞士B&T武器公司KH9半自动冲锋枪
美国JARD武器公司J67半自动冲锋枪
中国05式5.8毫米冲锋枪
我不是手枪
植物工厂
手枪里的冲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