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丽
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病害的影响,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大豆种植中,需要合理使用病害防治技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點与环境形式等,筛选最佳的技术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保证能够更好的对大豆病害进行防控。
1 大豆病害防治技术分析
在对大豆病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应当科学选择相关技术,以便于提升防治工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满足当前的实际处理需求。第一,在实际防治的过程中,要针对复种指数较高的土壤病菌积累情况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复种指数,因此,可以选择轮作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保证病害的防治效果。第二,要定期对土壤进行翻动处理,增加土壤中空气流动效果,减少真菌的数量。在此期间,可以利用大棚种植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逐渐增加土壤的温度,以便于减少真菌的存活空间,避免出现大豆根腐病等。第三,在大豆种植中,还要对疑似病害的症状进行分析,筛选最佳的药物治疗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避免大豆农作物在生长中出现不良反应。第四,要遵循药物的使用原则,合理使用各种药物对其进行处理,消灭其中的病菌。
2 大豆花叶病菌病的防治措施
第一,病症与病原体分析。此类病毒病主要有大豆花叶病毒引发,在种子的携带之下相互传播。同时,还会通过蚜虫相互传播。此类病毒病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主要为轻、重花叶时期。轻花叶时期病毒病与根腐病症状较为相似,叶片上面会出现斑点。中花叶时期病毒病的作物叶片会出现萎缩的现象,且叶脉颜色发生变化。
第二,原因分析。大豆花叶病毒病主要是在极端天气的影响下发生的病虫害,例如:高温天气、干旱天气等,都会导致发生此类病害,且传播途径较多。近年来,部分区域在大豆种植期间,已经开始出现此类病害问题,导致农作物的抗病能力逐渐降低,种植之内开始积累各类病菌。
第三,防治技术。在对此类病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应当合理选择大豆种子,在仔细挑选的情况下,保证大豆种子不会携带病毒,避免出现病毒传播的现象,降低发病概率。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40%乐果乳油药物对其进行处理,或是利用杀虫剂减少蚜虫的数量,避免病毒相互传播。如果在大豆种植区域出现此类病毒,就要喷洒克毒灵药物对其进行处理,以便于控制病害的蔓延。
3 褐斑病的防治技术
第一,病原体与症状分析。褐斑病是由大豆球壳孢菌引发,病菌会寄生在农作物的植株上,在冬天之后开始传播。此类病菌主要是通过大风和雨水传播,黏附在植株的表层,在温度与湿度的作用之下,病毒出现爆发的现象。褐斑病的主要症状就是植株叶片上面出现黑色或是灰色的斑点,在感染病害之后,整体叶片呈现枯黄的状态,甚至发生脱落等现象,不能保证植株生长效果,导致大豆产量逐渐降低。
第二,发病原因分析。在不同大豆品种生长的过程中,对于球壳孢菌具有不同抗病性特点,其抗病性很差,且大豆植株很容易发生此类病害。同时,此类病菌具有较强的温度适应能力,经常会在常规的温度下发生疾病问题。因此,在实际防治的过程中,要合理选择相关防治技术,保证工作效果,逐渐提升病害防治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第三,防治技术的应用。在对大豆褐斑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应当合理使用先进的防治技术,根据发病原因等,协调各类防治方式之间的关系,以便于提升大豆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满足当前实际栽培需求。首先,在实际防治的过程中,应当根据病菌的特点与种类,合理选择相关品种。其次,在大豆收割工作完成之后,应当对残留的植株进行严格清理,避免植株中寄生相关病菌。同时,还要对其进行翻耕,避免土壤中存在褐斑病病原体。最后,在植株感染此类病毒之后,要合理选择药物对其进行治理,例如:喷洒加瑞农药物,浓度为50%,每天喷洒两次,连续喷洒三天,保证能够更好的对大豆植株进行保护,避免出现产量降低的现象。
4 孢囊线虫病害的防治技术
第一,发病机理与症状分析。包囊线虫的发生,主要是通过土壤与植株等对相关病毒进行传播。在植株感染此类病害之后,会出现发育不良的现象,植株较为矮小,茎叶呈现淡黄色,甚至会出现不结痂的现象。在田间生长期间,植株感染此类病害之后,根系的生长会出现严重问题,支根的数量会逐渐减少,细根的数量增多。根部会依附较多白色的球状物体。
第二,防治技术。在对此类病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轮作方式对其进行预防,合理施加肥料,同时,可以选择涕灭威颗粒对种子进行搅拌,然后对其进行播种。同时,也可以在种子中搅拌根保菌药物,以便于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5 根腐病的防治技术
第一,发病症状分析。大豆在感染根腐病之后,会出现根部腐烂的现象,且存在褐色的不规则病斑,在根部腐烂之后,会导致植株死亡。
第二,防治技术。在对此类病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土壤的湿度符合相关规定,不可以出现过湿的现象。在发现带有病害植株之后,要对其进行消灭。同时,还可以利用微覆药肥等进行拌种处理,保证防治工作效果。
6 猝倒病的防治技术
猝倒病主要在生育期中发病,导致幼苗绊倒,或是根部腐烂。主要是在病毒侵入大豆植株根部之后,会呈现水波形状的病状,呈现褐色的斑点,在潮湿区域很容易发生此类病害。因此,在对其进行防治的过程中,要合理选择种植区域,保证排水与灌溉工作效果,同时,还要对植株密度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提升病害的防治效果。
结语:
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应当对各类病害进行合理的防治,制定完善的防治方案,在了解病害机理与症状的基础上,对各类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保证大豆病害的防治效果,提升农作物产量与质量。
(作者单位:463500河南省新蔡县棠村镇农业服务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