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展开护理管理对提高良肢摆放合格率的效果

2018-01-30 10:18王芹
当代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良肢品管圈合格率

王芹

(江苏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宿迁 223800)

品管圈活动是针对某一个工作目标,工作人员自发自觉的组成协作团队,群策群力,发挥智慧,针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改善工作质量的一种活动[1]。品管圈活动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发挥工作人员的特点,使之发挥出最佳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活动目标。开展品管圈活动,需要将护理工作中的相关权责交代给一个工作小组,小组中每一个工作成员都能够参与并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每一个成员充分的发言权,尊重每一个护理人员的护理思维和想法,最终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为了提高偏瘫患者良肢摆放成功率,我院展开了品管圈活动,具体实施情况和效果可参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6年4月~2016年12月开始实施针对偏瘫患者的品管圈活动,分别在实施前后各选择100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60.5±8.4)岁;实施后:男59例、女41例,平均年龄(58.5±8.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品管圈实施前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详情在本文中不予赘述。品管圈实施的具体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1名护士长为圈长、1名主管护师、6名护士。结合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对小组成员开展护理知识和理念的培训工作,并进行考核,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充分掌握本次护理管理的技巧和方法。确定本次品管圈的圈名为“关怀圈”。

1.2.2 设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分析当前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分析相关的文献治疗,发现对于偏瘫患者来说,确保良肢摆放的合格率对于减少患者康复期间并发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良肢合格摆放开展科学、全面的护理管理十分必要。偏瘫患者的良肢摆放方法主要包括: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2]。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合理选择良肢摆放的方法。本次品管圈活动以“提高偏瘫患者良肢摆放合格率”为主题。

1.2.3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 主要包括活动的内容、日程安排和工作分配、护理管理的细节安排。制定完善的活动流程。

1.2.4 选择品管圈活动之前的100例偏瘫患者,分析良肢摆放的基本情况。评估良肢摆放是否合格,使用专业的良肢摆放操作评分进行评估,低于90分均为不合格,90分及以上方为合格。本组调查显示品管圈实施前的良肢摆放合格率为58%(58/100)。分析导致良肢摆放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经过分析,确定将患者因素和护士因素作为改善的重点。

1.2.5 设计品管圈活动目标 提高偏瘫患者的良肢摆放合格率至80%。

1.2.6 采用鱼骨图分析法 分析偏瘫患者良肢摆放合格率低的原因,分析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因素、环境因素、陪护因素、其他因素,具体分析情况可以参考图1。之后使用数据分析法,将主要原因分析出来,主要为:护理人员对良肢摆放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护理培训工作内容不完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不足、护理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有待提升。

1.2.7 结合上述原因分析的结果,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从可行性、圈能力、经济性几个方面对护理对策进行评价和确定,总分为75分,若得分超过60分,则表示该项对策可以实施,并具体确定对策实施的时间、实施的人员并进行协助人员的安排。

图1 偏瘫患者良肢摆放合格率低的原因

1.2.8 制定实施对策 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对护理人员及操作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向护理人员说明良肢合格摆放的目的以及具体的注意事项,并指定为详细的通知书向每1个护理成员发放;与患者和家属做好沟通,使其明确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为患者进行细致的晨间和夜间护理;加强与患者的陪护人员进行沟通以及健康知识教育;圈成员需要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制定统一的良肢摆放理论知识;定期组织安排良肢摆放相关知识的讲座,并亲自进行操作示范;制定科学的偏瘫患者良肢摆放流程图;向患者发放良肢摆放相关知识的说明书;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沟通,提高患者对相关护理服务和指导的依从性;护士长需要每天对护理人员晨间和夜间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并将其护理效果纳入护理人员的考核中。

1.2.9 对偏瘫患者的护理管理设置标准流程,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完成操作。

1.2.10 应用品管圈方法对护理人员的良肢摆放护理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和评价,使护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化。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使用统计学数据软件包SPSS 15.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品管圈活动前后良肢摆放合格率对比 品管圈实施后良肢摆放合格率明显提升,见表1。

表1 品管圈活动前后良肢摆放合格率对比(n)

2.2 其他成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沟通能力。工作积极性、护理能力全面提升。

3 讨论

为了保障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需要将患者良肢以特定的体位进行摆放,避免患者肢体出现痉挛现象,从而促进患者良肢更快的恢复[3-4]。脑卒中偏瘫患者属于中枢性偏瘫,患者病情的发展由驰缓期逐渐向痉挛期转变,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肢屈肌下肌伸肌痉挛,在逐渐恢复的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新的肢体功能恢复障碍。在患者康复期间,尤其是早期护理康复期间,如果能够为患者合理摆放肢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或是减轻患者的痉挛。在偏瘫患者的康复期间,良肢良好的保持是非常重要的,大量临床经验表明,良肢的良好摆放对于改善缓和肢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良肢摆放具有较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依从科学的方法合理为患者摆放良肢。并且,偏瘫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护理人员始终保持责任心和耐心,以专业的态度和知识处理良肢摆放的问题。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患者中枢神经的可塑性,修复患者已经发生了损伤的神经,促使末端的突触再生,逐渐使患者运动功能模式恢复正常[5-6]。在患者康复期间,由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良肢摆放工作,为提高良肢摆放合格率,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良肢摆放的重要性,切实掌握良肢摆放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与患者和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保证良肢摆放良好。

通过本组研究,可以看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偏瘫患者的良肢摆放合格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促使护士按照品管圈的思维分析患者良肢摆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有效的解决。同时,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遵循PDCA的循环工作程序,不断对护理计划、实施方法、检查和处理措施等进行完善和提升,对存在漏洞和不足的护理措施进行了及时的改善和整改,实现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性提升,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7-8]。

综上,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偏瘫患者的良肢摆放合格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1] 吴海燕.运用品管圈提高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依从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5,30(33):241-243.

[2] 李月美,王梅英,李晓芳,等.应用品管圈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J].中外健康文摘,2014,14(5):286-287.

[3] 孙桂林.用健肢引导患肢意念训练法在神经康复治疗仪治疗偏瘫患者的应用与护理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3):61-62.

[4] 周红艳,张少茹,卢丹丹,等.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74-1675.

[5] 陈艳,李春利.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8-10.

[6] 梁月连,梁汝忠,黄兰祝,等.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意义[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3):89-90.

[7] 付雪君.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199-200.

[8] 李志鹏.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5):59-60.

猜你喜欢
良肢品管圈合格率
品管圈质量控制对脑卒中偏瘫良肢位摆放正确率的影响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早期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哈萨克族患者脑卒中早期良肢位摆放正确率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