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华
(广西民族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530006)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四十载过去了,我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体现在产业结构上就是我国已经告别了外需为主的出口加工经济模式,居民消费总量和质量都明显提升,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产业结构高级化。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而服务业的占比则从39.7%快速扩张至51%以上[1],可以认为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迈入发达经济体阶段。但全球化主导的国际分工过程中,各国依照自身优势划分为不同的产业链地位,这也已经是无法逆转的变化,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完全孤立于世界而存在,作为准发达经济体的中国更要拥抱“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
在产业进入转型发展的阶段,更多地依赖技术创新。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进入发达阶段时的一个主要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创新能力,才能使本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06年1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扎实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推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这可以说是激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一声春雷。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决定》,随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的通知》,由此吹响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号角。十九大更是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第一动力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显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早已提上日程,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视,现在正是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更需要切实可行的推进方案。
创新能力的定义是:创新能力是指进行创造活动的能力[2],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或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创业能力的定义则要宽泛许多,但通常所指的创业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立企业并发展壮大的能力。创新是知识的再创造,而创业则关注资本的再创造,理论上说,创新和创业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是不存在必然关系的。之所以现在要把创新和创业放在一起提出,是因为最近的社会发展开始呈现出不同以往的迹象,那就是技术迭代呈加快之势并且对所有产业的竞争格局都造成了影响,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给我们带来的远不止是网约车和共享单车,在高铁带来的便利中、在新零售的风潮下、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过程中,在我国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都已经深深刻上了技术创新的烙印。过去要几十年才能感受到的变化,现在也许就是几年甚至几个月,新一轮的社会生产力变革与技术创新已经呈爆发之势。
可以认为,现在谁拥有创新的头脑和执行能力,谁就能拥有新的市场机会,从而实现资本再创造和增值,这对个人是脱贫乃至致富的机遇,对社会全体则意味着促进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文明程度的大幅提升和物质生产乃至精神的极大丰富。新时代的创新,主要是指能带来资本积累和增值的创新,创新的总体效益越大,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也越大;新时代的创业,主要也是指在创新思维主导之下的创业,包括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等带来的创业发展机遇。其中,商业模式创新是寻找现有条件下可满足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物质条件,通过管理和生产关系重组来创造利润;技术创新则是创造出可适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技术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其具有独创性、领先性,从而为社会发展创造出增殖利润;品牌创新往往则是建立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基础上的企业营销塑造,从而令品牌溢价能力提升、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提升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创新创业结合在一起,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蓬勃力量。但以国人惯有的思维而言,创新常常被误解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这是一种误区。诚然,创新必须不断解决新问题,必须具备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没有经济效益可言,但这些只是创新能力的一些维度而非全部内涵,实践动手能力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之所以会有这种惯性思维,正体现了国内学历教育存在某些偏见的特点:重结果而轻过程,重获得而轻探究。创新思维是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勇于创新、探索的习惯和能力,每个人理解事物的角度千差万别,正是如此,创新思维才是独特而可贵的。“动手实践”的行为也是可以清晰界定的,而思考的过程体验却不能整齐划一,如果仅仅从创新的“结果”来推测其所需的内涵,就容易出现“技能教育=创新教育”的误解。
从咿呀学语的少儿到风华正茂的青年,人类确实存在创造的黄金年龄,但每一个人每一时刻都在接触着不完全一样的情况,就算是每天必走的路也不完全相同。从这一点说,创造力是深植于每个人内心的种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程度的创造力,而不管将在何种岗位上工作、不管创业与否,创新本身就是每个人每天不断发生的事情,这无所不在的适应性也是人类智慧远胜于机器的地方。而不论自己身处何种职位,现代社会的趋势始终会导致重复性高、纯体力性、纯技能性的岗位将逐渐被机器替代,具有创造力是留给人类的职位始终不变的需求,这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改变。显然,若要本国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就必须推进社会创新、普及大众创新,不管什么人有了这种能力都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创新也存在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能够独立思考、对事物具有独到看法的人,总有一天会在某个方面开花结果;效益和价值比较高的创新,关键的某个突破点归根结底还是来自大众个体多样性创新的努力,而非流水线批量生产出来的。所以,创新能力不管对于提升经济竞争力还是促成尖端研发的突破,都是很有必要的。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眼下的国内企业尤其缺乏创新能力出色的人才,这在转型期会成为瓶颈。所以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不管是以创新为纲还是仅仅提升学生的创新基础素质,都具有很大意义。在设法普及创新教育的当下,作为大众教育主要担当者的二本以下院校又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最为庞大的群体,其人才培养的任务也是最重的。
过去一段时期以来创新创业大潮如火如荼地发展,创新型教育体系的概念已广为人知,但在象牙塔里仍是另一番模样。
在985及一些省部级重点学校,因为其专业与课程所能利用的资源比较丰富,关注基础理论和国家重大科研问题的研究,跟社会需求结合紧密,很早就开始按照供需关系甚至订单模式进行培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更符合工作的需求。至于创新能力方面,重点高校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优质的学术资源和生源,让学生参与感兴趣的科研项目,并从事探究科学规律的活动,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好的作用。当然即便如此,重点高校所培养的大部分学生也不会直接从事创业。但据新闻媒体统计,在北上广深从事创业的人群中,重点高校培养的人才占到大半比例,投资基金等金融企业也比较喜欢这类人才,已经成为创新的骨干,这显然跟他们建立在较强综合素质基础上的创新能力有关。
现阶段一般的地方本科院校与处于学术竞争力顶端的重点高校相比,在创新教育能力方面还是有很多不足。
首先,这种不足体现在认识上。广大师生对于创新能力的性质有认知不完善的现象,例如,学生一般都觉得创新是“学霸”乃至“学神”才能享有的高级天赋,他们对于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缺乏信心,往往没有任何主动的学习计划。再比如,有些参与教学的老师觉得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口号大于实际,创新的认识不足、热情不高,而且要手把手教全体学生还吃力不讨好,这造成他们并不是很积极带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其次,是体现在培养体系设计上。一般的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二本院校更为注重课堂理论教学,这体现在理论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很大,结合实际的内容则较少。究其原因是由地方本科院校原本“不上不下”的定位导致的,因为近年来竞争逐渐激烈,社会对办学质量需求的提升速度远快于实际课程质量建设的速度,从过去学术型、理论型教育模式下走来的教师受制于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存在不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的问题,很大程度上由教师所决定的课程教学模式也一并存在着不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的困难。如果想要教师给予更多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就必须解决教师自身成长路径的问题。多数学校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学分已经规定为必修,但如何修完这些学分则途径较多,既可以从事科研,也可以申请专利,或从事学科比赛以及在企业见习等。在实际执行中,主要是学生的动机有强弱之分,能力有参差之别,为了保证完成程度往往是降低标准和要求,甚至对于投机取巧者糊弄过关者睁一眼闭一眼,创新学分的执行质量不容乐观。
再次,是体现在实践硬件建设上。还存在着学生实践机会少、缺乏见习实习、生产实践、毕业实习管理随意的问题。这固然是由于缺乏理工科产学合作的实习基地,也和学校对走出去合作的意愿不强有关系。过去不是没有过生产见习实习的传统,但一方面学生已有的技能和企业的需求并不对应而他们又没有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是企业认为对学生管理不方便影响生产,时间一长很多师生都认为这是白费时间。校内的实验室很多可开辟为学生创新实践的基地,但本校现有的实验室又存在着条件有限、投入不足的现象,况且学校已有的设备、设施也存在利用率严重不均、设施老化的问题,使用率高的基本都是理论课课内实训所占用的实验室,而创新实验室长期门可罗雀,大部分时间只有少数同学参与,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创新实践基地的利用率,也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
将以上种种归纳总结,现阶段地方二本院校所存在的主要一般性问题是:没动力、没时间、缺硬件、参与少。当然,几年前开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浪潮中,很多二本院校都将重点放在了强化实践教学上面,但从前文论述内容可知,实践能力并不等于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应该在实践教学中叠加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作为从事基础教学和教学管理的人员,对创新创业教育更要殚精竭虑、不遗余力。
(1)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能力对他们的就业、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还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启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头脑来创业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在创业思维里对人们影响最大的又是归纳微观经济规律的创造力,但学习的目标就不会是简单的个人创业致富,还要推进社会的创新发展;二本院校的学生多数是天赋不出众的普通学生,但他们往往有不同程度的上进的动机和发展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形成主要地是一个自主过程,所以具有的能力也不尽相同,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探索规律的魅力所在,并由此掌握自我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这样可以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样引导入门的课程既可以是在寻常的授课方式中添加进去,也可以是专门的一类创新型课程。
(2)教师必须认识到创新教育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创新教育和任何课程的教学规律一样,是教学相长的一个过程,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对教师从事科研和成果产业化也具有正面的助益。此外,学校应建立对创新教学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投入、从事创新教育,例如:创新教育课程的单位课时应该给予不低于正常教学两倍以上的单位课时工作量,同时加强学生评教,这样可以在不大幅提高教学成本的同时让教师重视创新教学。
加速教育培养体系改革,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教育培养体系改革又分为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两方面。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方面,要针对专业前沿设置课程和实践内容,尽量压缩或删减已经非常繁冗的理论教学内容,同时要精简化对培养创新能力有正面意义的基础性、先进性课程。
(1)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要调动教师参与的活力。他们往往还是比较乐于申报教改课改项目的,要将课程内容设置与产业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在有了专门经费支持下的教师有机会去企业考察甚至是挂职锻炼,更容易成为双师型教师。当然,直接招聘具有双师资质的教师也不失为可行之法,但对于待遇方面并不突出的地方二本院校想要招到合适的人才有一定难度,所以内部挖潜培养成本低、效率高。对于修改后的课程设计要以创新教育的体系要求去评价,这是教师本身从事创新教育的能力和认识的评价依据,这可以从学生评教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后评教来进行,如果学生都觉得教师的课确实很“low”,这就需要改进。只要每年改进一定程度,日积月累总会达到目标。
(2)适当减少课内理论学时,增加创新学分和实践课时。创新学分的设置初衷是为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一个标尺,也就是及格线,但无需规定所有学生都要做同一个任务。现在创新教育之所以流于形式、走过场,就是因为仍然以老式课程的观点看创新教育,实际上创新教育是一个生师比不能高、必须精耕细作的过程。与其让一个老师带一堆学生并敷衍了事,不如一个老师带少数学生并对不同的项目分别给予不同的项目和具体的指导,至于此过程老师不够的问题,可以动员社会上校外的企事业人员参与来支持、参与教育任务,适当提高单位课时的薪酬,务必保证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的质量。还可在本科阶段按课程建立导师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计算科研工作量,建立助理研究员、助理实验员岗位制度,为想更上一层楼的学生提供创新能力学习及实践机会,这也对学生考研有一定帮助。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赛促教。比赛和课程的最大区别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制,需要综合能力的应用,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比赛,能够带动学生自主学习。比赛只是手段,培养能力才是目的,通过竞赛能激励学生奋进。当然,比赛的参与面是越宽越好,能够广泛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在国内大学生创新竞赛的平台非常之多,光是挑战杯每年就能出产很多优秀的团队,这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对于有志于从事研发并学有余力、能研发出成果的学生,应该由学校培训并支持他们从事专利撰写,这样可以从一开始就打好知识产权的基础,为他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必须加强产学合作,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和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室建设。要尽可能多的寻找本地和外地与专业对口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在经费支持方面也应有相应投入。大力支持基于产学合作的校内实践基地如工程中心、设计中心等可以让学生及早进入到产业链条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参与真实科研和社会创新,可谓一举多得。但这些校内实践基地需要比较对口的企业需求和学校专业背景,不是任何学校的任何专业都可以做到的,如果人力资源不雄厚、企业没有需求,则这种模式就不一定行得通。而且,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仅仅只是解决了适应某类岗位所需的要求,并不是轮岗,甚至有些所谓的产学合作基地平时都不招学生。建设大学生自助创新实验室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起点低投入少、管理容易、形式灵活、参与度易于提高,对于促进竞赛参与度和完成其他课程设计都有正面意义。若是学生有在校内以服务业方式创业的,学校可视其与产业相关程度给予支持。
现阶段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学校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各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弯道超车有重要意义。当前地方普通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着没动力、没时间、缺硬件、参与少等问题,必须充分建立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加速教育培养体系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践环境建设,才能有效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培养出具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2]韩曜平,徐建荣,卢祥云.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