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2018-01-30 22:25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9期
关键词:出血性外伤硬膜外

535000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区(广西)

临床上颅脑外伤患者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是比较常见的。经过多项研究发现,PHI的发生时间以及出现时间等均受到了多个因素的影响,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由于PHI发生后容易潜藏在机体内,医生如果没有掌握好正确的时机就开始治疗,不但不会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会加快患者的死亡,因此,降低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需要治疗人员把握好治疗的时间。另外,由于大多数颅脑外伤患者会表现出继发性脑缺血和继发性水肿,这无疑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对这些患者来说,最常见的也就是PHI,其有着较高的风险率和死亡率。因此,治疗人员应对PHI要给予积极的治疗。本文在对此种疾病进行分析和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PHI的进展进行了综述,现总结如下。

颅脑外伤后PHI的发生及进展

继发性颅内血肿是国外学者Hhgr jhs1891年发现的,而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相关概念是国外学者Dwh在1938年提出来的。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采用手术以及脑部CT对迟发性颅内血肿诊疗的报道也在逐渐增多。但是由于没有准确的界定时间,因此,CT检查结果与传统的颅内血肿的分类产生了分歧。之后的1993年,进展性脑损害的相关概念被学者SGHRE提了出来,但是依旧没有提出明确的定义。发现颅脑外伤患者出现原有出血性病灶扩大症状是在2002年,OGHUH学者在对颅脑外伤患者20 h后对其再次进行脑内部CT检查时发现的。再到2004年,SGROIU学者针对以上的情况将PHI的出现称之为新的出血性病灶扩大。因此,临床上对PHI的定义也应该是经过手术证明或者二次脑部CT检查后发现,颅脑外伤患者出现原有出血性病灶扩大,并且同时还出现了新的出血性病灶扩大等症状。这与叶云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1]。

引起PHI的高危因素以及发病机制

PHI的发生会引起颅脑外伤患者全身性缺氧或者局部性缺血,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病情,引起颅脑外伤患者出现出血性梗死。叶云在进行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危险因素分析的研究中,选取了48例脑外伤患者,在对其出血性损伤的发生率进行计算后发现,发生PHI 17例(35.42%)。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高血糖、高血脂等因素也会加重颅脑外伤患者脑血管硬化的程度。在经过多次的试验研究后发现,引起PHI的高危因素有以下几个:①年龄:有研究人员发现,年龄是影响颅脑外伤患者发生PHI的高危因素。与没有发生PHI的颅脑外伤患者比较后发现,发生PHI的颅脑外伤患者的年龄普遍较高。其中≥52岁的颅脑外伤患者发生PHI的概率高达58.8%,而<52岁的颅脑外伤患者发生PHI的概率仅有39.7%。从这一结果可以发现,年龄是能够对颅脑外伤患者是否发生PHI进行预测的重要因素。这是由于患者的血管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变硬,加上患者伴随糖尿病的概率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也就加重了PHI疾病的进展,提高其的发生率。②性别:有研究人员发现,性别也是影响颅脑外伤患者发生PHI的高危因素。文湘龙在进行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临床探讨中发现[2],硬膜外血肿患者的男女比例没有明显变化,但是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男女比例只有3:1。其还认为男性与女性颅脑外伤患者发生PHI的概率分别为47.6%和17.6%,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由于女性颅脑外伤患者体内的雌激素能够有效降低脂质的过氧化反应,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细胞膜的损伤程度,进而对细胞的凋亡速度进行了抑制。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女性颅脑外伤患者体内含有大量的孕激素,对谷氨酸的受体情况进行了抑制,因此,在雌激素与孕激素的联合下,大大地降低了女性颅脑外伤患者发生PHI的概率。③首次进行脑部CT检查的时间:目前,临床上对颅脑外伤患者首次进行脑部CT检查的时间一般为患者伤后的1~2 h,采用CT扫描对其进行检查。而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颅脑外伤患者,即便是对其进行首次CT检查,患者的病情依然处在进展的阶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病情会发展,进而对患者造成的损害也会不断扩大,尤其是对其神经系统的损害也会不断加强,这也就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从这一结果可以发现,对颅脑外伤患者首次进行脑部CT检查的时间越早越好,也就越能够及时发现PHI[3]。④脑损伤的类型:目前,临床上将出血性脑损伤的类型分了以下几个类型:硬膜外水肿(EDH)、硬膜下水肿(SDH)、多发性水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其中发生PHI概率最高的则是硬膜外水肿(EDH)21.8%,其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6.7%、多发性水肿12.6%、硬膜下水肿(SDH)10.16%,最后为脑挫裂伤8.55%。从本项研究结果来看,采用CT检查发现硬膜外水肿(EDH)患者发生PHI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医疗人员要对硬膜外水肿(EDH)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监测[4]。

临床上治疗颅脑外伤后PHI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颅脑外伤患者在发生PHI后,其大都会出现颅内压升高的情况,这种情况在CT上则表现为环池变小或者消失。如果颅脑外伤患者在发生PHI后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则会对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的伤害。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有效治疗颅脑外伤患者发生PHI的主要措施就是要对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和临床观察[5]。

对颅脑外伤后发生PHI患者的颅内压变化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能够保证及时发现颅脑外伤患者PHI出现的时间。治疗人员将颅内压的临界值设置为2.7 kPa,对颅脑外伤患者的颅内压进行持续性的检测,能够帮助治疗人员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临床监测主要是对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等进行监测,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出血性外伤硬膜外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库尔勒市三例奶牛出血性乳房炎的诊治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