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建设一批重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和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
●加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力度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健全耕地草原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的边际产能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扩大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范围
●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防洪除涝能力
●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
●深入推进集体林权、水利设施产权等领域改革
●加快农村公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继续开展退耕还湿
●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
●健全地区间、流域上下游之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划定乡村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灌溉工程遗产
2月4日,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明确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原则,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业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文件明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原则,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文件提出,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在“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中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防洪除涝能力。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建设一批重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
文件提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方面强调,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的边际产能。科学划定江河湖海限捕、禁捕区域,健全水生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和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加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力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继续开展退耕还湿。在“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方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扩大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范围。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方面,要健全地区间、流域上下游之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购买、森林碳汇等市场化补偿制度。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推行生态建设和保护以工代赈做法,提供更多生态公益岗位。在“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文件要求,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在“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
文件要求,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在“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部分,要求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提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结推广适用不同地区的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加强技术支撑和指导。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
文件要求,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在“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方面强调,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方面,强调要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为抓手,加大政策倾斜和扶贫资金整合力度,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增强贫困农户发展能力,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
文件提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在“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上,要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水利设施产权等领域改革,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农村改革试验区等工作。
文件提出,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在“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中,要严格控制未利用地开垦,集中力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