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睡眠科,南区睡眠中心,北京,100053)
2017年12月22-24日,应满洲里中蒙医院的邀请,我们一行两人,分别考察了内蒙古的满洲里和根河,当时满洲里的白昼温度-12 ℃~-22 ℃,根河白昼气温-44 ℃,是属于中国的寒带地区。
寒带地区,简称寒地。寒带是天文上的高纬地带,在南北纬66°34′的纬线圈内。由于太阳光斜射,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其他地带少,气候终年寒冷,称为寒带。
寒带地区也包括最冷月平均气温<-3.0 ℃,月平均气温>10 ℃的月份不超过4个月,河流、湖泊封冻期在100 d以上及50%以上的降水为固态降水的地区。中国寒区应该包括所有的多年冻土区、冰川区和绝大多数稳定性季节积雪区,寒区气候系统和植被覆盖应具有相对独立性,而气温是划分寒区最关键的指标。气温资料来自中国571个站点1961~1998年每日4次的观测资料,空间插值采用月平均气温与站点地理位置和地面高程的多元回归方程,地图坐标为Alberts投影,空间分辨率为1 km×1 km。结果表明:用最冷月平均气温<-3.0 ℃、平均气温>10 ℃的月份不超过5个和年平均气温≤5 ℃等3项指标所划分的寒区,与中国多年冻土、冰川、稳定性季节积雪、气候区划和植被区划边界基本一致,最终划分中国寒区面积为417.4×104 km2,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3.5%。
夏季白昼时间相对较长,冬季光照时间相对较短。寒地的建筑要求符合国家建筑防寒要求。属于国家规定的I建筑气候区包括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等,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必须充分满足冬季防寒、保温、防冻等要求,夏季可不考虑防热。2)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使建筑物满足冬季日照和防御寒风的要求;建筑物应采取减少外露面积,加强冬季密闭性,合理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结构上应考虑气温年差较大及大风的不利影响;屋面构造应考虑积雪及冻融危害;施工应考虑冬季漫长严寒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生活在寒带人群的夜间睡眠,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睡眠障碍问题,因为寒带地区大多盛产煤炭和石油,有充足的能源,可以保证人们在温度较高的房间中睡眠,但寒地地区的人群,睡眠后有头痛的人比较多,食物大多数以肉食为主,或者是火锅,高能量的饮食为主,寒区人群的血脂普遍偏高。应用降血脂药物后大多数人会出现失眠,梦魇,而没有降血脂的人出现失眠的情况较少,这样看来冬季的血脂偏高,也许是一种应激反应,东北人面部肌肉及皮下脂肪较为丰厚,脸上常有东北红(皮肤紫红,毛细血管明显),男性颈部短,语音重浊,充满豪气。还有一些寒带人群的体质特点需要我们从人类学的角度去研究。
这次对寒地睡眠医学的考察,使我们有机会了解寒地人群的睡眠障碍与温带人群睡眠障碍的不同。通过对临床18位患者的小样本调查,对此有了初步的了解。
失眠 寒地人群同样会失眠,主要与抑郁症、荨麻疹、咳嗽、哮喘,应用降血脂药物等有关。
嗜睡 寒地室内相对保暖,在房间中瞌睡的比较多,也有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存在,可能与寒地流感疫苗的使用有一定的关系。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寒地人群冬季外出较少,活动较少,饮酒较多,体型肥胖,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原因。寒地人群中有与俄罗斯、蒙古国通婚的人群,体质上有很大的差异。
偏头痛 寒地人群中偏头痛的患者很多见,几乎所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偏头痛,因为房间热,外面冷,温差大,血管收缩,头部感受风邪有一定的关系。
寒地医学在中国刚刚起步,以往的医学教育,往往只重视冻伤,而忽略睡眠因素,取得高效的睡眠质量,是预防寒地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我们期待着有关寒地睡眠医学的更多研究成果出现。
[1]陈仁升,康尔泗,吴立宗,等.中国寒区分布探讨[J].冰川冻土,2005,(4):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