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ICU一病区,山东 济南 250012)
重症肺炎是一个全新的疾病名称,旨在强调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同时也强调了及时有效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症肺炎,普遍意义上来说是指病情加重并送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治疗的肺炎,患者需要通过创立人工气道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1-2]。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针对性护理,以确保机械通气的有效性,避免发生感染。此次研究在以往报道基础上,旨在评价护理干预在ICU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对象是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56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纳入时间是2017年8月到2018年6月,随机将其分成2组,各28例。
对照组的28例患者包括16例男性患者和1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从41岁到7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7.46±3.32)岁。观察组中包括17例男性与11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为40~78岁,平均年龄为(57.63±3.41)岁。使用统计学软件处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无显著差异,可见2组是存在可比性的。
对照组:根据护理常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给主治医师。
观察组:首先,强化人工气道管理。气管套管要选择进口的囊上吸痰式高容低压气管切开套管,确保套管气囊量充足,压力约为22.5cmH2O。使用配有电热恒温蒸气发生器的呼吸机,湿度控制在80%左右,温度控制在34℃左右,及时调节生理盐水的泵入量,保持水分供给重组。其次,加强呼吸机管理。对呼吸机功能和机械学指标进行定时监测,对通气效果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并设定报警系统,对呼吸机管理是否存在隐患进行检查。最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吸痰,为患者选择适宜体位,避免误吸,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周换一次呼吸机管路。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干预,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1)于护理后,测定2组患者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并对两组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
(2)汇总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用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时间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处理中的数据均纳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3.0中,计量和计数指标分别为平均数±标准差(±s)、例数/百分率(n/%)的形式表示,检验方法分别为t和卡方,P<0.05,则表示组间有显著差异。
护理后,观察组的氧分压为(92.36±5.63)mmHg,对照组为(81.54±4.57)mmHg,t=7.895,P=0.000<0.05,有显著差异。
观察组的二氧化碳分压为(41.24±4.36)mmHg,对照组为(48.78±3.35)mmHg,t=7.256,P=0.000<0.05,有显著差异。
用氧时间比较:观察组为(120.36±21.16)h,对照组为(178.54±22.53)h,经比较,t=9.960,P=0.000<0.05,有显著差异。
机械通气时间比较:观察组为(4.52±1.12)h,对照组为(7.65±1.35)h,经比较,t=9.442,P=0.000<0.05,有显著差异。
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为(12.53±2.58)d,对照组为(22.51±2.47)d,经比较,t=14.785,P=0.000<0.05,有显著差异。
机械通气是治疗ICU重症肺炎的主要方法,借助呼吸机来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氧合情况,避免机体出现缺氧症状[3-4]。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意义重大,可以保持呼吸机顺利使用,避免某项指标不合格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5]。
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的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有显著优势,且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相对较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体现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之,对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获得较好效果,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另一方面能够缩短患者的用氧、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身体和经济压力,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