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学校使用的技能类教材,国家不仅出台了相应的标准规则,还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不少知名大学的教授博导也积极参与项目研究和实践开发。这是一种非常具有标签意义的安排,职业教育在完成了法律保障、经费保障、生源保障、硬件条件等基础建设之后,必然要转向内涵建设。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比如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安排,它们共同的、非常重要的载体便是教材。
这里存在两个细分问题。第一,是否能够对接。生产实践的技术更新、设备更新是非常快的,职业院校要想在教材方面对接生产一线,必须保持动态更新。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做到对接应该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教师在上课前仍然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和安排;而对教材而言,由于出版周期和编写周期的问题,要想在实践中对接生产一线的动态变化,应该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第二,有没有必要对接。着力培养具有发展能力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教材的编写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发展性和超越性。我们培养的并不是长期居于某一工作岗位的人才,而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人才。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使用的教材或许更应该体现出发展性、引领性,以对技术创新、联合攻关等做出相应的安排。但是,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企业生产实践而言,有时也会进行探索和创新,这种探索是否能成功,仍然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观察、实验。如果教材与这种未定的生产技术保持紧密对接,当生产实践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教材出现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并不容易。因此,编写教材时,对接与超越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张力,瞄准稳定成熟的技术现状,并对新的技术趋势保持关注。实践中,还可打造教材和学材相互观照的体系,教材趋向稳定,学材趋向动态和创新。
职业学校与职业培训机构究竟有什么区别?学校教材与培训教材有何不同?这些是职业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培养生产一线直接能用的人才,真的是职业教育的最本质要求吗?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能力应该如何通过教材、教育教学实践得以保证,这是职业学校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如果粗略地把培训分为社会培训和企业内培训两类,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企业具有非常明显的个性,其潜能培训是职业学校无法完全对接的,即使是以订单班、冠名班名义开设专业,也很难实现动态跟进。更为棘手的是,我们或许无法完全保证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在本行业就业。过于关注与生产一线的紧密对接,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趋向于社会培训?社会培训往往直接指向考证和资格考试,这些固然是学生未来工作应聘中的一个必要条件,或者是体现个人重要竞争力的一个方面,然而却不是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方面。实践中,职业学校教材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不能止于考级考证,需要在站位、内容和方法上保持一定高度。比如,需要对必要的理论学习做出安排。
我们编写的职业技能类教材是主要面向基础知识的奠定,还是进行基础能力提升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关于这一问题,不少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和职业教育研究者或许存在一种成见,即职业学校学生是基础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比如他们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到对自身的知识增长进行长久的追求,等等。但我们又无法否认,用来衡量他们的依据,或者说是把他们界定为差生的那些条件(比如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意志力等),还是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标准和前提的。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还有不少教育内容直接指向记忆、判断、综合等。这些虽然是技术创新、技术使用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显然不是全部。教育学中有一个共识:兴趣是进步的最重要源泉。学校或许更应该考虑的是,我们的教育安排、我们的专业设置、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符合这一类学生的特点?如果换成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换成他们有兴趣继续努力的那种内容和形式,他们的表现会如何?他们的意志力会如何?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创新。什么是创新,怎样解决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知识的积累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都值得分析。技术创造学研究表明,知识尽管是创新能力的一个必要前提,但并不意味着知识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尤其并不是记忆的内容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因此,一个更直接的问题是,在教材编写时,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如何保持一种平衡。实践中的可能做法:对基础性知识观照时要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内容安排则应更多指向实践创新的要点,增加技术创新在教材中的分量。
我国在教材使用中,其实也给予了职业学校一定的选择权。即使是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也会有多个版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统一教材僵化的弊端,也有利于不同职业学校、不同地区的职业教育进行有效选择。这为职业学校的针对性、有效性、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前提。但是不难想象,仍然有不少职业学校发现只有编写校本教材,才能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如何保持统一教材和校本教材之间的张力?不少学校也进行了诸多探索。从某种程度上讲,国家统编教材具有相对硬性的质量标准做支撑,校本教材的质量则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编写者的水平,而校本教材的参与者的水平和见识有时是很难保证的。实践中,应该充分发挥统编教材和校本教材各自的优势,鼓励学校以统编教材的内容选择原则和实践安排架构为参照,大胆进行校本教材编写,并为校本教材在同类院校、相近专业的试验性推广和应用提供制度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