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人事司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部党组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抓好机构改革、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扎实做好各项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努力为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与人才支撑。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水利部人事司司长侯京民。
中国水利:2018年,党和国家启动了新一轮机构改革。请问水利部机构改革总体效果如何?为确保机构、职责、人员等按要求及时调整到位,人事司开展了哪些工作?
侯京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政治决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2018年,在部党组的领导下,人事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部党组治水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水利部机构改革,目前水利部机关机构改革任务已经全面如期完成,所有涉及的人员均平稳有序到位,保证了2018年包括防汛抗旱在内各项水利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的有关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部党组的决策部署,稳步推进流域机构和其他直属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工作,进一步理顺事业单位职能,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在机构改革中,人事司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做好机构改革组织协调工作,制定机构改革工作方案,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落实专门人员力量,按要求推进各项改革工作。二是按时完成部门“三定”报批,认真抓好“三定”研究起草工作,多次组织开展研究讨论,集思广益、充分论证,力求方案职能设置合理、依据充分。三是做好部门“三定”规定细化落实,按照部党组指示精神,精心制定工作方案,深入研究讨论司局小“三定”,及时报备后印发。四是做好机构人员转隶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根据实际情况拟订转隶建议方案,顺利完成相关人员的转隶工作。五是做好部机关公务员的岗位安排工作。按照部党组统一部署,对部机关公务员岗位进行了调整安排,确保人岗相适,有效促进了干部融合,激发了干部活力。六是指导推进流域机构改革,研究起草流域机构新的“三定”规定方案,强化流域机构在流域管理中的指导、协调、监督等作用。七是统筹推进所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根据职责优化情况,合理调配所属事业单位机构布局和编制配置,强化公益属性。
中国水利:2018年中央召开了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水利部作为6家单位之一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请问水利部在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水利干部方面有哪些好做法好成效?
侯京民: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重要任务。人事司坚持把班子建设、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重点,着力构建科学完善的干部“选育用管”工作体系。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认真做好部管领导班子分析研判、补充调整工作,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带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标准。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部管职务空缺后补充配备的意见》《关于部管干部职务任免任前谈话和宣布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了部管职务的补充程序。二是加强干部培养锻炼。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砥砺品质、提高本领,2018年共选派21名干部到贫困地区、西部地区、革命老区等一线和艰苦地方挂职任职。坚持严管厚爱结合,印发了部党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以及援派干部相关待遇规定,通过跟踪管理、强化考核、服务保障等措施,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在人事司独立设立了干部监督处,进一步增强了工作力量。配合部党组巡视开展了选人用人专项检查,进一步从严监督管理干部,规范部属单位选人用人工作。进一步加强直属单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管理和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工作。加大提醒函询诫勉力度,充分发挥好抓早抓小、提醒教育的作用。四是加强公务员管理。以推动水利部机关和原三峡办、南水北调办机关人员充分融合为重点,进一步优化部机关各司局的人员力量配备,形成工作合力。统筹研究公务员管理制度体系,结合实际研究修订了年度考核等办法,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优化考核方式和内容。严把人员进入关,2018年共录用14名公务员、180名流域机构工作人员。
中国水利:2018年水利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亮点?
侯京民:落实好部党组决策部署,需要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水利人才队伍。2018年以新时代水利人才创新行动计划为突破口,统筹做好高层次人才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紧密围绕部党组治水工作总基调开展人才工作,深入贯彻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研究制订了“水利人才创新行动计划”,致力于补齐水利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短板。二是推进各类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人才推选,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强人才储备。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做好人才服务,举办高层次水利人才研修班。加强水利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联合举办第六届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制定《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三是加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水利人才培养,推广水利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相关做法得到中组部肯定。开展第二批“组团式”技术援阿,选派24名技术骨干赴西藏阿里“组团式”技术帮扶。四是组织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强化政治理论教育和扶贫攻坚培训,组织开展“送教上门”。2018年针对定点扶贫地区、联系片区以及青海、新疆、西藏等边远地区举办12期培训班,累计培训人员1 000余人。加强专业能力培训,培训总人数约1.3万人。
中国水利:党的十九大对深化事业单位各项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2018年在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有哪些新进展?
侯京民:人事司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改革为重点,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升服务为抓手,全面推进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一是坚持岗位动态管理,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制定印发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二级岗位人员的推荐评选工作,以二级岗位管理示范带动了各级专业技术岗位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推进水利部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建立起机制健全、关系合理、调控有力、秩序规范的管理运行体系,持续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三是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经办过程中统筹好京内单位和京外单位、统筹好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培训班,分析有关问题,并积极向人社部沟通反映,目前京内单位的经办工作已基本完成,京外单位正按照所在地政策有序办理。
中国水利:2018年水利人事部门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
侯京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人事司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改进工作作风,提升能力水平。一是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到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注重始终把准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筑牢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狠抓支部理论学习。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载体的学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不断研究改进支部学习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持续完善“一刊一网一群一APP一讲堂”立体化学习教育平台,实现了“党员到哪里,学习教育就跟到哪里”。三是持续改进作风。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紧密结合工作职责和实际,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不断锤炼清廉务实的优良作风。组织修订干部人事廉政风险防控手册,进一步查找廉政风险点,完善防控措施。3家单位合并后,坚持问题导向,先后到30多家单位上门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情况,梳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个进行研究提出意见建议,为进一步提高人事管理水平打下基础。
中国水利:请您简要介绍一下2019年水利干部人事工作思路。
侯京民:2019年,人事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组织人事工作的根本遵循,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深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短板和问题,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把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着力建立健全监督体制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为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一是以建立完整的监督体系为重点,完善水利体制机制,探索创新与治水主要矛盾变化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机制,确保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以选拔培养践行治水工作总基调的干部为重点,强化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注重选拔落实治水工作总基调有力、能力素质过硬的好干部,进一步完善日常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三是以一高一基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补齐水利人才队伍的短板。培养院士、勘察设计大师等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努力解决行业监管任务重与基层人才总量质量不平衡的矛盾。四是以健全管理机制为重点,深化人事管理各项制度改革。扎实做好职工关心的事业单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