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化英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在临床医学上最常见和最容易发生的呼吸道疾病就是哮喘。哮喘通常是由于机体受到过敏因素致使气管发生剧烈反应从而气管也因此被阻塞[1]。近些年来全球哮喘患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已经是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的一种缓慢性疾病[2]。由于哮喘病有患病时间长、发作次数较多、治疗费用也不低等,一直没得到彻底治愈,但如控制得当将可对哮喘病进行合理预防、防治哮喘再次复发。此研究选取收治的哮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哮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7~77岁,平均年龄(51.12±6.18)岁,病程3~10个月,平均病程(5.24±1.46)个月;参照组男13例,女27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8.43±9.31)岁,病程2~11个月,平均病程(5.42±1.23)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对哮喘发作情况进行处理以及对哮喘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对观察组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护理人员应现象哮喘病患者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症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健康知识宣传。若哮喘病患者没有被彻底康复,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进行长期治疗和哮喘预防,对患者的正确服用药物时间剂量进行指导,告知服用药物的具体方法和细节,对相关注意事项和紧急情况处理对患者加以讲解;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病情进行大致了解,对于患者及其家属主动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的不合理情绪进行有效疏导,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将哮喘病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病情变化情进行仔细记录,对提高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作用;有些哮喘患者由于发病急促会出现呼吸困难、窒息之感,这种感觉特别容易引起患者的恐慌、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性格心理进行深入了解分析,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干预护理,通过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参与休闲娱乐活动以及进行深呼吸等方式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加以缓解,鼓励患者树立疾病战胜的信心,积极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开展进行配合;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应嘱咐其患者多食清淡、果蔬、营养丰富等的食物,少食或者尽量不食用油腻、重口味以及脂肪类食物,对患者的哮喘恢复进程有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应将哮喘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告知,对各种用药的重要性进行说明,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对哮喘进行控制和预防。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40例中完全依从26例(65.00%),部分依从12例(30.00%),不依从2例(5.00%),总依从率为95.00%。参照组患者40例中完全依从11例(27.50%),部分依从4例(10.00%),不依从25例(62.50%),总依从率为37.50%。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9343,P=0.0000)。
观察组患者40例中治愈29例(72.50%),好转10例(25.00%),无效1例(2.50%),总治愈率为97.50%。参照组患者40例治愈13例(32.50%),好转4例(10.00%),无效23例(57.50%),总治愈率为42.50%。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0238,P=0.0000)。
治疗依从性指的是患者行为与医嘱是相同进行的,治疗效果也受着治疗依从性高低的制约[3]。哮喘是一种不分年龄性别的消化系统的慢性疾病,导致患者对哮喘不当回事不按医嘱进行治疗从而使哮喘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4]。因此对哮喘患者根据病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的病情方面、心理健康方面、饮食习惯方面等进行综合干预,对哮喘患者病情改善、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有重要重要。
综上所述,对哮喘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哮喘复发率,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哮喘治疗上大力推广。
[1]曲滨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3):183-185.
[2]程勋翠,史大宝.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1(6):243.
[3]李 瑛.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5):257-257.
[4]徐明霞,朱 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6,6(32):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