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春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企业生产的能力是以机械设备为基础的,对于这些设备的润滑和维修管理是必须要进行的工作,完成好这一工作任务,可以降低设备性能故障的可能性,或者是让设备的精度性能得以修复,从而保障企业生产的能力。但是关于这一项工作有着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并且其工作内容比较复杂,又没有表面上的经济效益,因而许多企业对其工作的重要性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也就导致了这一工作环节的工作能力非常低下。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相关企业对于设备的更新投入力度增大了许多,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面临维修保养的问题,并且还要顾及对这些工作的管理,因此在设备的润滑和维修管理方面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如何优质的完成管理工作,才能让设备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得以保障,这是现阶段的企业设备管理人员需要认真重视考虑的问题,这一工作能否顺利有效的展开,对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发展来说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不论是技术操作人员还是维修人员,都必须要互相配合完成对企业机械加工设备的润滑管理和维修管理两方面的工作。
设备的润滑工作在设备的维护工作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和重要地位,对设备来说,开展及时有效的润滑管理工作,可以让设备的摩擦阻力减小,并且让零部件的磨损量尽可能的低,从而实现让设备保持更好的性能和更长久的寿命。
(1)润滑工作管理制度不完善。对于设备管理工作来说,润滑管理是一项非常关键的部分,其地位非常重要,要想完成好润滑管理工作,必须要相应的管理制度为基础来支持。车间产品生产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维护和保养设备非常依赖规章制度来规范,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设备润滑管理工作通常都是依据经验习惯来开展的,而没有正确完善的管理制度借以依照,因此相应的管理工作也总是漏洞百出,并且很多都是片面性的管理没有将管理工作的实效落实。
(2)负责润滑管理工作的人员配备不稳定。在现有的设备润滑管理工作当中,通常进行这项工作的操作人员都是以自身的习惯和经验去展开操作,而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实际上并不具备足够的专业技术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也没有将环境和实际情况充分的考虑进来,因而使得设备的润滑管理工作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出理想的成效,影响工作质量。
(3)相关工作的技术不专业。在现阶段的维护和保养技术层次上,还存在技术能力比较薄弱的问题,尤其是治漏技术方面,因为技术质量不过关而会导致大量浪费能源,并且还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存在设备换油时对油箱的清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油箱的油品质量受到污染影响,因而造成设备的正常润滑受到严重的影响。
(1)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规章和制度,是保证润滑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只有相应的制度具有针对性,才能让各个部门级别的工作人员更好的开展和负责自己的工作。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工作条件要求,在对这些设备进行润滑管理工作时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实现按量分配,并且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如果有其他情况还需要结合现实来进行补充完善。
(2)注重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首先,必须要加大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并且要做好思想工作,让广大技术人员能够对设备润滑管理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完成好润滑管理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并且这也有利于延长设备的寿命和生产效率的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阶段的设备具备了更高水平的性能,有着更高程度的自动化和现代化特性,因此对于设备润滑工作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的技术人员除了要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积累大量的现场经验,并且还需要定期展开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以确保技术操作人员能够长期保持高水平的操作能力,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做好设备漏油的预防和维护工作。根据相关的管理规定,在对设备进行润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做好防漏、查漏以及治漏几个环节的工作,对设备漏油进行预防和治理是维护车间生产的安全性的重点,因此必须要落实这一项工作内容,长期坚持保证其工作质量,才能让车间生产工作更加文明安全。对于相关的防漏治漏技术也应该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让能源的浪费能够减小到最低程度,并且避免污染环境,从而打造一个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的优良环境。
就企业机械加工设备的维修来说,这一项技术有着非常高的技术含量,但是其工作过程又非常的辛苦。这项工作还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正常的生产工作时需要与生产任务相配合,而非工作日也可能存在加班情况,有时候甚至需要通宵加班。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资质能力也有比较高的要求。由于这项工作的技术要求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单一的操作技术并不能应付实际的工作问题,有些工作人员需要积累数十年的实践经验才足以应付。
在很早的时候,相关的企业就因为这一项工作的技术含量要求太高,而把它列到了独立的特别工种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的设备也更趋向于向大型化和自动化发展更新,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对这些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工作的落实,企业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满足这些高技术含量的设备要求。只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够让企业设备维修的成本得到保障,并且保证其具备应有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从而达到设备管理的标准及其要求,另外还能让生产工作得到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服务质量,对设备维修保养的成本进行合理控制。但是在这一方面,除了上述所说,还有其他的具体要求。
首先,维修人员必须要对这份工作抱有热情,能够从心里喜欢从事这份工作;其次,维修人员自身应该要有相关设备的操作经验和经历,比如说对车和钳的操作,并且还要保证至少有一样技能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同时维修人员既然要从事这份工作,就必须要先了解这份工作具有脏累和辛苦的特点,因此维修人员必须要能够保证自身能够吃苦耐劳,并且能够很好的与其他同事进行合作,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保持自身的敬业精神;最后,在维修人员进入单位工作之后,必须要对单位生产产品的性质和特点做出足够的了解,并且要学会掌握其装备工艺和知识。
(1)由于不同车间的设备性质都有所不同,并且其规模要求也有区别,所以在配置工作团队时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数量和年纪结构的合理性,并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从而保证企业生产设备维修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同时还要注重对聘请的授课人员的资质要求,必须要请专业能力水平较高并且维修经验丰富的专家来完成培训工作。
(2)在培训机制建立完毕以后,必须要注重维持相关机制运行的稳定性,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来进行管理,并且,还要保证授课教学程序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并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考评制度。
(3)在一定的奖励制度的影响下,可以让相关的工作更加顺利稳定的开展,制定的奖励制度必须要有足够的科学性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使用,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企业对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各个不同车间的生产现况,来开展与之适应的奖励措施和方法,以保障工作的平稳开展。
对于企业机械加工设备来说,不管其生产规模是大或者小都应该非常重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一定要保证管理工作具备足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用于设备维修管理的成本来说,这一项花销并不是非常固定的,但是通过这一项支出可以让维修管理工作顺利展开,让设备运转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得以保障,能够获取到更高的经济收益,而如果没有对这一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性,管理工作不够科学合理,则会让其成本增加,反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损失,并且这也不利于企业提升自身的生产效率。
[1]付海,徐亮.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探讨[J].科技风 ,2017,(13):155.
[2]韦力.浅谈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和维修[J].科技与创新 ,2016,(20):63,66.
[3]惠琼.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探讨[J].科技展望 ,2016,26(27):154.
[4]本刊讯.美孚全面润滑解决方案助力机械加工设备高效运转[J].金属加工 (冷加工 ),2016,(10):3.
[5]杨继生.浅谈企业机械加工设备的润滑及维修管理[J].机械管理开发 ,2012,(0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