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胜利 ,马东山
(1.河南省济源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454650,济源;2.河南省济源市天坛山水库灌区供水管理站,454650,济源)
素有“豫西北门户”之称的济源市,山丘区域所占面积达88%,发生山洪灾害的频率较高。据记载,从1950—2017年,当地共发生较为严重的山洪灾害4次,分别为1958年、1976年、1982年、1990年。从这几次灾害来看,山区、平原沿河村庄受灾均较为严重。结合历年的山洪灾害案例,探究济源市山洪灾害成因并提出应对之策。
1.历史山洪灾害详情
1958年山洪:1958年7月9—20日,降雨量达326.1 mm,沁、济、漭河暴涨,水淹苗店、裴村,山洪毁房数百间,全县农田受灾面积13万亩(1亩=1/15 hm2,下同),成灾8万亩。 许多谷坊、蓄水池被暴雨洪水冲毁。
1976年山洪:1976年 8月 17—21日,连降暴雨,降雨量达208 mm,由于雨量集中,洪水较猛,冲毁铁路桥、公路桥各1座,20余座村庄受淹。
1982年山洪:1982年 7月 25—31日,连降暴雨5天,王屋山区和漭河上游降水量达450~650 mm,8月 1日山洪暴发,河水暴涨,蟒河赵礼庄站出现历史以来最大洪峰,流量达1 280 m3/s。其中沁河的五龙口站洪峰流量是有实测记录以来的第一位大洪水,洪峰流量4 550 m3/s。山区东洋河、铁山、大店河出现1 000 m3/s洪峰。山区和漭河下游61个行政村、380个居民组进水或被水包围,倒塌房屋9 000多间、窑洞近3 000孔。
1990年山洪:1990年 8月 27—29日,山西阳城地区出现特大暴雨,洪水通过蟒河、五指河涌入济源市区,发生了1982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北蟒河流量300 m3/s,南蟒河流量500 m3/s,赵礼庄水文站洪峰流量达800 m3/s,三河水库、曲阳水库蓄满,溢洪达到最大限度,蟒河沿岸出现多处险情,克井、思礼、承留、济水亚桥、下冶、梨林等乡镇遭受不同程度的洪灾。
2.山洪灾害成因分析
(1)气候(暴雨)因素
济源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天气变化剧烈;处于太行山、嵩山、崤山等组成的向东开口的马蹄形地势的西北角,对来自东南部的暖湿气流起到阻挡、抬升作用,易形成暴雨。在河南省气候分区中,山地部分为太行山夏多雨冬冷干旱区,平原区属伊洛沁盆地干热少雨区。有利于降水的地形,使济源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略高于周边地区。7月底至8月初,在东南季风环流及太平洋副高压带北上的影响下,东南风携带丰富的水汽到达济源市后,易产生暴雨。
(2)地形因素
济源市地形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三面环山,形成了济源市的簸箕形盆地。北部为群峰峥嵘、绝壁林立的太行山脉,海拔约在600~1 200 m。西南地区为低山丘陵区,地面标高400~600 m,由山前向黄河方向降低,山坡平缓。东南部为黄土丘陵,地形起伏,海拔高程150~400 m。土层深厚、疏松,易遭冲刷,故切割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形成残垣阶地,沟壑密布,地形破碎。
当地的河道多发源于深山区,山高坡陡,暴雨强度大,汇流速度快,洪峰流量很大,陡涨陡落。在山地,暴雨期的径流系数达0.80,各股山洪通过支流迅速向干流汇聚。从山区到平原,中间几乎无过渡地带,山洪一旦暴发,就会直泻平原,形成的洪水具有山区河道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洪峰过程线呈现尖瘦形,这种峰形洪水起涨速度快、流速大,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再加上水利工程建设不配套,河道治理标准低,使山洪灾害频繁发生。
(3)人员社会活动因素
①由于人口增长以及城镇发展,加之群众防洪意识淡薄,城镇建设占用了原本属于泥石流的泄洪通道,人为围河造地、蚕食河道,发生泥石流后易造成破坏。
②部分群众在河道滩地内种植阻水树木,修建违章建筑、倾倒垃圾渣土,致使河道泄洪能力下降,加重了灾情。
③工程设计时低估了泥石流的冲击破坏力,有些工程设计在遇到泥石流沟时没有对其潜在破坏力给予足够的考虑,致使后续发生灾害。
④工程活动对可能引发泥石流的风险认识不够。部分工程将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弃渣堆放在河谷内,防护措施简易起不到防护效果。因此当遭遇暴雨时,渣土自身重量增大及坝后孔隙水压力的增加极易引发泥石流灾害。
1.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1)非工程措施现状
一是成立了市、镇、村三级防汛指挥部,由水利、财政、国土、卫生、气象、民政、交通、住建、旅游、人武部等部门组成,指挥部下设防汛办公室,具体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依据《防洪法》行使防洪、抢险救灾职能。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的各项责任制,组织抢险队伍,协调指挥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二是编制了水库、河道、山洪、地质等各类防洪预案。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各部门按预案要求,各司其职,做好各项防汛准备。三是初步建立“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尤其是山洪地质灾害,对重要灾害点实行专人观测与群众观察相结合的办法,制定避险方案,主要灾害点建立防御区领导机构并明确责任人、划定危险区及范围,明确通信联系、报警信号,发放明白卡,确定避险路线和转移安置地点等。四是组建了防汛抢险队。市、镇、村各有关部门分别组建应急抢险队伍。五是全市共建有13个自动雨量站、214个简易雨量站、2个水文站,能够及时掌握有关水情雨情。
(2)非工程措施存在的问题
一是预警预报和监测监视手段落后。联络方式为电话、传真。汛期暴雨信息全靠市气象局通知防汛办,防汛办通知乡镇,再由乡镇电话通知到各村书记或村主任,再由村里通知各组长,最后由村民小组长通知各农户。目前这种靠电话或派人通知群众的滞后的信息传递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山洪灾害紧急避险的需要。二是防灾宣传工作做得不够,基层群众防灾避灾意识不强。部分受山洪灾害威胁区域群众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对灾害认识不足,防灾意识淡薄,自救互救能力低。三是很多地方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不健全,目标和要求不明确,履行职责落实不到位,奖惩处罚纪律不严格,组织指挥不到位。
2.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1)工程措施现状
全市现有中小型水库22座,塘坝、淤地坝300余座;全市河道共有堤防15 km、护岸40余km,对防御山洪灾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完成了16座中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沁河河口村水库已全面建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济源市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的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水土流失。但由于受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措施仍然滞后,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2)工程措施存在问题
一是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十分薄弱。济源市沿河而居群众较多,基本处于无设防状态,缺乏有效的工程手段,一旦山洪暴发,防不胜防。二是境内河流众多,河道工程建设缓慢,防洪工程大多修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设计标准低,一旦山洪暴发,抗洪能力弱。三是部分病险水库还没有完成除险加固,存在较大洪灾隐患。四是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滞后,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1.继续加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投入力度
宣传、培训是一项常态性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灾害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避灾意识,增强自救能力。同时,对深山区的镇、村庄应建立多种通信措施,如微波通信、大功率对讲通信等也需加大投入力度。
2.建立运行管理经费来源长效机制
水情设施设备、监测预警平台设备都属于技术含量高、更新较快的产品,并且受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其养护、检修、更新比较频繁,运行费用及配件更新费用较高,因此应将其运行维护费用纳入正常经费,确保其有故障时能得到及时检修。建议国家每年给地方补助一定数量的运行维护经费,确保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长期发挥效益。
3.加强工程措施建设
现有防洪工程大多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设计防洪标准低,设施陈旧、老化,多属“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前期工作深度不够,施工质量差,难以达到设计标准,急需加大治理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后顾之忧。
[1]韩大鹏.河南济源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实践[J].中国防汛抗旱,2013,23(4).
[2]杜俊,等.长江流域山洪灾害防御对策新探[J].中国水利,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