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输注静脉营养液时PICC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8-01-30 00:45:17笑,周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冲管药物性血凝

朱 笑,周 俊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300)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从外周手臂静脉穿刺插管,针尖定位于上腔静脉的置管技术,广泛适用于需长期静脉输液及反复输注刺激性药物、高渗透性药物及粘稠性药物的患者,凭借穿刺点在外周浅表静脉、操作简单易行、感染率低、导管留置时间长、痛苦小等优势在临床广泛使用,现已成为保证ICU危重病人静脉给药的重要途径[1]。导管堵塞是PICC置管最常见并发症,导管留置时间越长,堵管风险越大,数据统计平均发生率超过20%,其中以ICU患者堵管率最高,特别是PICC置管静脉营养支持患者,营养输注过程中的脂质沉积会大大增加堵管几率,目前已经成为造成PICC非正常拔管的主要原因[2]。因此,明确引起PICC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并予以有效干预对提高PICC置管质量、延长置管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现以我院ICU近年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为例,对导管堵塞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ICU收治的67例PICC置管静脉营养支持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中,男35例,女32例;年龄29~74岁,平均(51.6±9.2)岁;PICC置管时间5~22天,平均(13.1±4.7)天。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ICU入住期间PICC置管及静脉营养支持情况,统计PICC导管堵塞发生率,分析导管堵塞发生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1.3 导管堵塞评价标准

不完全堵塞:完全开放输液夹状态下,PICC导管中的药液输注速度为20~50滴/min。完全堵塞:完全开放输液夹状态下,PICC导管中的药液输注速度<20滴/min,回抽无血,阻力大。

2 结 果

67例患者PICC置管静脉营养支持期间,24例患者PICC导管不完全堵塞,不完全堵塞率35.82%,11例患者PICC导管完全堵塞,完全堵塞率16.42%,总堵塞率52.24%(35/67)。其中,机械性导管堵塞4例(11.42%),血凝性导管堵塞8例(22.86%),药物性导管堵塞23例(65.71%)。PICC堵塞导管后经回抽、冲管、溶栓、更换接头等针对性处理均全部恢复通畅。

3 讨 论

营养支持是救治ICU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临床对于肠内营养禁忌或肠内营养不耐受的患者,一般采用静脉营养支持供给方式,以持续为患者提供生理所需营养,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3]。但是, PICC置管静脉营养支持期间,导管很容易发生堵塞,不仅会给护士增加额外的工作量,也可导致非计划拔管,影响患者治疗,因此,明确PICC导管原因并予以有效预防及处理十分必要。

3.1 PICC置管静脉营养支持导管堵塞原因分析

影响PICC导管堵塞的因素众多,依据堵塞机制不同,PICC导管堵塞可分为机械性堵塞、药物性堵塞和血凝性堵塞三种。机械性导管堵塞主要由导管打折、盘绕、接头松动导致使导管尖端滑脱等因素所引起。药物性堵管是导管内输注脂肪乳等液体导致导管壁液体残留或输注两种及以上不相容药物引起管腔沉淀所造成的堵塞,通常脂类物质沉积表现为缓慢加重的堵塞,而不相容药物输入则可见突然发生的堵塞或阻力增加[4]。血凝性导管堵塞则是由于病人本身血液粘稠、多次穿刺损伤血管内皮等因素导致到管腔内血栓形成引起堵塞。

本次临床研究中,药物性因素是PICC置管静脉营养支持导管堵塞的最主要原因。脂肪乳剂是静脉营养支持常用营养液,研究发现,在干扰因素特别是静脉营养液PH值的影响下,脂肪乳剂稳定性极易遭到破坏,这会导致脂肪乳颗粒聚集增大,最后沉积于管壁,或产生大量磷酸钙沉淀,是引起PICC非血凝性导管堵塞的重要原因[5]。另外,ICU患者病情危重,常联合多种药物进行救治,PICC导管途径给药顺序不当或时机把握不佳也会造成药液沉淀现象,不仅会造成导管堵塞,也可能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性,需引起高度重视[6]。此外,PICC导管管腔细、容积小、留管长,残留液体难以快速冲净,如再未采用合理方法维护冲管,则会进一步增加堵管的可能性。

3.2 PICC导管堵塞预防及处理

置管后,确定导管尖端达到理想位置,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打折、盘绕、移位是预防PICC机械性导管堵塞的有效手段。对于血凝性导管堵塞,鉴于多由非人为因素所引起,故应尽量通过正压封管、正确冲管、预防性应用抗凝溶栓药物、尽量减少可能导致胸腔内压力增加的活动来积极预防。而对于药物性因素所引起的PICC导管堵塞,为有效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首先应根据患者临床用药情况合理调整药液输注顺序,特别注意间隔开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防止PICC管腔内沉淀。另外,静脉营养支持前后及输注其他液体前后,要及时冲洗管腔,冲管采用脉冲式,以便于把导管内残留液体冲洗干净,同时以肝素盐水边直推注射器的活塞边分离注射器,正确完成正压封管,再常规清洁肝素帽,最大限度的保持导管内洁净。

值得注意的是,PICC导管堵塞也受诸多非人为因素影响,因此,临床通过护理干预仅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堵塞发生率,但不能绝对杜绝。而对于已经出现的导管堵塞,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堵塞程度及性质,正确选择回抽、冲管、溶栓、更换接头等针对性处理措施,推注时注意不可以用暴力推注清除凝块,以防止导管破裂造成导管性栓塞,再通失败者则酌情予以拔管。

综上所述,ICU患者PICC置管静脉营养支持堵管发生率较高,其中多由静脉营养支持液管壁残留或不相容药物引起管腔沉积所引起,建议妥善安置导管,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加强管腔冲洗,以预防导管堵塞,充分发挥PICC置管作用。

[1] 黄好英,许寿媚.循证护理对PICC置管患者导管错位、堵塞、脱落发生率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1):183-185.

[2] 朱小英,刘红梅.PICC在重症监护病房被迫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9):1080-1082.

[3] 冯 艳,张重阳.PICC在ICU临床应用中发生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5):90-92.

[4] 魏 芳.肿瘤患者PICC置管应用循证护理防范导管堵塞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5):231-232.

[5] 蒋美娜.重症患者应用PICC导管堵塞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07):1-3.

[6] 吴 娟,许慧芬,单 君.ICU患者输注静脉营养液时PICC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9):1748-1749.

猜你喜欢
冲管药物性血凝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持续空气阻隔法所需输液冲管液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护理研究(2021年14期)2021-08-05 07:03:52
苏智军: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18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傅青春: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治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20
骨疼丸致重度药物性肝损伤1例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26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高龄及重症心肺疾病患者静脉输入高浓度液体时冲管方法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