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滨,陈爱平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
患者,女, 48岁, 因“发现子宫肌瘤5年,月经改变1年余”入院。患者5年前于当地医院查体发现子宫肌瘤(具体不详),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经量增多,约为既往经量2倍;经期延长,由3~5d延长至10~12d;月经周期缩短,较正常时提前1周,伴痛经。平时无腹痛、腹胀,无肩背部放射痛及腰痛, 无腹泻, 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异常阴道出血及排液。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人乳头瘤病毒(HPV)未见异常。该患者既往体健,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检查:外阴及阴道发育正常,宫颈尚光滑,触血阴性,子宫前位,增大如孕3月大小,形态欠规则,质硬,活动可,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未扪及明显异常。
影像学检查:子宫肌壁见多个低回声结节,大者:前壁下段7.0×6.1×5.9cm(明显推压内膜)。内膜回声尚均匀,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子宫直肠陷凹未见没明显液体回声。
手术及病理: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经阴放置杯状举宫器,行腹腔镜手术。术中见:子宫增大如孕3.5月大小,表面突起多个肌瘤样物,双侧输卵管及卵巢外观未见明显异常,盆腔内未见明显游离液体。术后病理示:①子宫多发肌瘤②分泌期状态子宫内膜③(右侧)卵巢囊状黄体,内见Brenner巢增生,意见为良性Brenner瘤。
卵巢肿瘤是由显示上皮,生殖细胞和性索间质分化的肿瘤组成的异质组。Brenner瘤[1]是一种不常见的卵巢肿瘤, 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2%。Brenner瘤由MeNaughton在1898年最早提出并报道,1907年Fritz Brenner描述该瘤的特征为由纤维组织和上皮组织组成。直到1932年才由Mcyer正式命名为Brenner瘤[2]。卵巢Brenner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50 岁以上女性,依其分化程度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良性者居多,多为单侧, 5%~7%发生在双侧,交界性及恶性仅占8%~10%。据报道,1/3的良性Brenner瘤能够并发其它肿瘤,如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囊性畸胎瘤、间质细胞癌、子宫内膜移行细胞癌。卵巢外Brenner瘤更罕见,卵巢外Brenner瘤可以发生在以下部位,如腹膜后、睾丸、附睾、阔韧带、子宫及阴道。对于Brenner瘤,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来源于卵巢表面多分化潜能的生发上皮化生成移行上皮。
卵巢Brenne瘤大部分病理多表现为肿瘤表面光滑,也可以表现为凹凸不平, 质硬, 呈灰白色,实性最为常见。显微镜下其基本组织成分为纤维组织和上皮细胞巢, 其中成分中的上皮巢与被覆于膀胱的移行上皮类似。良性卵巢Brenner瘤直径一般<2cm,有时因钙化而切面呈砂砾状,可表现为小囊腔,良性Brenner瘤[3]上皮巢分布在致密纤维间质中, 呈现为孤立散在、形态各异、大小悬殊,无核分裂相。恶性Brenner瘤[4]以致密细胞巢结构为主, 多见于大巢, 内可见大量融合细胞巢, 巢中可见大小不等空腔, 腔内缘通常不规整, 并且时常表现为上皮巢呈乳头状突入[5]。恶性Brenner瘤相比较与良性Brenner瘤,核分裂相及病理性核分裂相多见,而且恶性Brenner瘤癌巢有大片的筛孔状结构,。
诊断Brenner瘤,因其无明显特异性,很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相鉴别,临床上可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等做出初步诊断。大部分于术中或术后病理诊断时偶然发现,本例患者就是术后病理无意中发现。良性Brenner瘤患者大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主要与肿瘤的部位、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异常子宫出血[6],也可以伴随一些非特异性临床症状[7],如非特异性的腹痛、查性激素水平时有激素水平的升高等。此外,腹水是Brenner瘤的另一临床特点。卵巢良性肿瘤伴胸和(或) 腹水者称为 Meigs综合征, 合并Meigs综合征常见肿瘤之一即为卵巢Brenner瘤。恶性brenner瘤患者与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类似,患者伴随消化道的一些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常常在患者腹部可以触及肿块。影像学检查多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分析Brenner瘤内血液供应情况,从而辅助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对于恶性肿瘤,因瘤体生长活跃,存在较丰富的血流信号,相对于而良性肿瘤则 缺乏。但值得一提的是超声对良、恶性 Brenner瘤的鉴别无特异性。Brenner瘤的超声表现主要可分为2类:一为“蛋壳征”,即瘤体前部呈强回声肿块, 后部有明显的声衰减, 部分边界清晰,部分边界不清;二为肿块呈不均匀低回声或部分呈低回声,强回声不明显,声影不明显,边界清晰。CT及MRI对Brenner肿瘤的诊断各有利弊,目前争论较大,应用与否可依据患者经济条件、全身情况等综合考虑。本例患者因“子宫肌瘤导致经期改变入院”,病理:(右侧)卵巢囊状黄体,内见Brenner巢增生,右侧卵巢Brenner瘤为无意中发现。术前未行有效的CT及MRI检查。肿瘤标记物对于Brenner瘤的诊断也有部分指示意义,有的患者可有CEA或CA125升高,符合相关的临床报道,进一步证明卵巢Brenner瘤为卵巢上皮性肿瘤。本例患者的肿瘤标记物均在正常范围内。
手术目前是Brenner[9]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包括囊肿剔除术、单侧附件切除术、全面分期等术式,肿瘤剥除或其中单侧附件切除术适用于年轻的需保留卵巢功能的患者[10],对于无生育要求的绝经后患者,可尽量行附件加子宫切除术。对于恶性Brenner肿瘤[11],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是经典的恶性卵巢肿瘤手术,以达到准确的分期。其次,术后辅助治疗在恶性Brenner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不甚明确,但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联合紫杉醇作为术后化疗的效果已经显示出一定的生存优势。对于晚期恶性Brenner瘤,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应该根据患者年龄、全身情况、生育状况、疾病分期进行综合评估,另外,术后定期的超声学的随访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