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月红
(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昆山 215300)
肠息肉是一种影响人生存质量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其中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是治疗息肉常见的外科手术,因具有微创的特点,使其得以广泛应用[1]。本次研究主要探讨探讨电子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术中配合要点,并分析其效果,现将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肠息肉切除术,其入选标准是:入院检查后符合良性息肉标准;年龄在10~55岁,平均年龄为45.6 9.5;息肉半径在0.1~10cm;男女比例为32:28;心电图、血小板等检查均无异常;心肝肾功能健全;所选60例研究对象包括直肠息肉18例、回盲息肉11例、横结肠息肉、降结肠息肉分别为12例、其他肠息肉7例所选对象基本资料对研究结果没有本质影响。
1.2.1 术前准备
患者术前准备包括以下几点:(1)心理准备,在内镜下切除息肉治疗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因此患者容易产生恐慌的心理状态,从而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工作,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在治疗前,医护人员应将治疗流程大体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手术方法、操作,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让患者放心,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2)患者准备,患者在治疗前需要进行各项理化指标的检查,例如心电图、肝功以及凝血时间等,即检查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治疗,又为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准备;同时,患者治疗前1天晚上开始禁食,促排泄,治疗前3天不可以食用蔬菜、水果,饮食严格按照医嘱进行;(3)器械准备,治疗前检查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器械是否准备妥当,检查内镜连接是否恰当,管道是否通畅等[2]。
1.2.2 术中配合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包括麻醉配合和术中观察,麻醉配合是在患者进入治疗室开始治疗之前的操作,患者取侧卧位(根据患者自身舒适选择左侧或右侧),在肛门处麻醉,一般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大约需要20ml,可因人而异)进行麻醉;术中观察主要是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和生命体征指数的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情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数是否出现异常变化,一旦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需要及时告知医生[3]。
1.2.3 术后护理
必须保证患者治疗结束后24小时内卧床,同时禁止食用任何事物,治疗48小时后可以适当食用流质食物,进食需要循序渐进,治疗1周后可以适当的进行康复训练;观察患者治疗后是否出现出血等并发症,治疗后定时进行检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4]。
依据切除后残余病灶大小将切除分为完全切除:病灶边缘和切缘的距离在2mm以上,息肉清楚干净;不完全切除:切缘和病灶边缘距离不足2mm;切除残留:在切缘出依然残留有病灶,息肉未完全清除;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出血等并发症。
将研究所得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60例研究对象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发现,有59例患者经过治疗息肉完全切除,仅有1例患者息肉没有完全清除干净;经过统计发现没有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治疗后恢复效果较好。
肠息肉是一种多余的异常生长的组织,主要分布于肠黏膜表面,常见病灶部位为结肠、直肠,临床上根据病变性质可以分为炎症息肉(肠道慢性炎症)和腺瘤息肉(病毒感染),炎症息肉一般为良性息肉,只要治疗炎症息肉即可治愈,腺瘤息肉易转变成恶性疾病。息肉的发病与炎症、感染、年龄、胚胎异常、遗传以及生活习惯等有关。息肉分布的位置以及大小和数量不同从而造成临床具有不同的表现,便血是最常见的症状,常常造成患者便秘,少数患者会出现腹部胀气、腹痛,可以通过肛镜或肠镜检查确定,通过诊断其病理性质排除癌变,腺瘤息肉发发生恶性变化会演变成癌症;临床上对于肠息肉的治疗可以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微创治疗,药物治疗适合预防家族性息肉病或某些症状较轻的炎性息肉;手术治疗适合有恶变趋势而又不适合进行内镜治疗的患者;微创治疗,即内镜治疗,符合大部分患者对治疗方案的要求,具有较广的使用范围[5]。
电子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是一种非手术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息肉切除术不断得到发展,采用内镜切除息肉创伤小,对患者的损伤小、痛苦少,由于微创,术后恢复较快,同时能够降低治疗费用,在保证患者息肉完全清除的前提下,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泛的、应用前景广阔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