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赞飞,唐广明,唐义辉
(1.广西有色金属集团资源勘查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2.广西地龙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12;3.广西有色栗木矿业有限公司,广西 桂林 542500)
贵州普安县泥堡金矿与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均处于扬子准地台南缘,靠近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系两个Ⅰ级构造单元的交汇部位。
在区域上位于著名的滇黔桂“金三角”构造区内,两者都为区内著名的卡林型金矿床。滇黔桂“金三角”是指区域内的师宗—弥勒深断裂、南丹—昆仑关深断裂以及个旧—宾阳深断裂组成的一个三角形夹块。
泥堡金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二叠系、三叠系和第四系,由老到新排序为:二叠系茅口组、龙潭组,三叠系飞仙关组、永宁镇组、关岭组以及第四系。主要岩性为砾屑砂岩、凝灰岩、沉凝灰岩、硅质岩、构造角砾岩、灰岩及黏土岩,含矿岩性主要为构造角砾岩、砾屑砂岩和硅化凝灰岩。
水银洞金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中二叠统茅口组、上二叠统龙潭组和大隆组、下三叠统夜郎组;岩性以灰岩、黏土岩为主。sbt是水银洞矿区主要的赋矿层位,矿区的主要矿体产于其中,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地层中也发现了少量的层状矿。
泥堡背斜:分布于矿区北西部泥堡河北面赵屯一带,轴线北东向,延伸长约7km。二龙抢宝背斜:分布于石门坎—二龙抢宝一带,是区内主要控矿构造之一,背斜轴线呈北东东向延伸,长约5km,核部最老地层为茅口组。
F1逆冲断层:为一隐伏断层,在地表无明显的露头,主要由钻孔揭露[1]。F1断层在区内延伸长约5.5km,北东端止于红岩附近,根据钻孔揭露情况,该断层破碎明显,带宽在5m~50m不等,局部可达到75m。破碎带内角砾岩、断层泥可见、角砾大小不一,从几厘米到数米不等,角砾常被石英还有方解石胶结物胶结。F1中的Ⅲ号金矿体与硅化及黄铁矿化关系密切[2]。
水银洞金矿主要的控矿构造为灰家堡背斜,其次为F105逆断层。灰家堡背斜轴部大致呈东西向展布,局部走向变化较大,两翼地层大致对称,产状较缓。背斜延伸长约20km,宽约6km,水银洞金矿矿体产于灰家堡背斜轴部向两翼约300m的范围内。
泥堡矿区内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绿泥石化、黏土化、碳酸盐化、萤石化等,其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有硅化、黄铁矿化、黏土化。水银洞矿区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白云石化、硅化、毒砂化、雄(雌)黄化、方解石化、辉锑矿化、萤石化、滑石化、辰砂化等。硅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三化”组合是成矿的必备条件。
三类矿体分述如下:①断控型Ⅲ号矿体:产于矿区的逆冲断层F1中,严格受到断层的控制,矿体产状与断层产状大致相同,矿体呈透镜状、似板状、似层状产出。矿体形态变化较大,且有分支复合现象,品位变化也较大。②层控型矿体:泥堡金矿层控型矿体分两类,一是产于构造蚀变体(sbt)中的Ⅳ号金矿体,二是产于龙潭组第一段及第二段地层中的小矿体。Ⅳ号金矿体形态受sbt形态控制,主要呈似层状产出,厚度及品位变化较大。产于龙潭组一段及二段地层中的矿体多为单工程控制的小矿体,品位较低且不均匀,连续性差,目前研究程度较低。③残坡积型矿体:残坡积型矿体既矿区的氧化矿,主要是靠近地表或处于低洼处的原生矿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矿体呈透镜状、漏斗状、席状产出。
水银洞矿区属于层控型为主、断控型为辅的复合型盲金矿床。矿体埋藏于地表150m~1400m以下,矿区主要矿体为层控型的Ⅲa、Ⅲb、Ⅲc、Ⅱf、Ⅰa矿体,这些矿体产出形态呈层状、似层状。多层矿体上下叠置,具典型的多层楼成矿模式的特点。断控型矿体产于背斜内次级的逆断层中,这些逆断层规模较小,单工程控制且品位较低,研究程度较低。
泥堡金矿原生矿中金主要以包裹金的形式存在,硫化物如黄铁矿等是金的主要载体,次为硅酸盐,氧化矿中只要以游离金形式存在,游离金含量可达80%。
水银洞矿区全为隐伏的原生矿体,无氧化矿体产出。黄铁矿为本矿区金的主要载体,次为毒砂,金主要赋存于热液成因的黄铁矿中。
①泥堡金矿与水银洞金矿处于相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中,同为滇黔桂“金三角”内典型的超大型卡林型金矿,都具“多层楼”成矿特征。②构造蚀变体(sbt)作为泥堡矿区与水银洞矿区重要的赋矿层位,值得重点研究,对整个黔西南地区类似矿床的找矿突破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③背斜和断裂为两个矿区重要的控矿构造,泥堡矿区矿体断控型为主,层控为辅;水银洞矿区层控型矿体为主,断裂仅控制了少量小规模矿体的产出。④Au、As、Sb为两矿区重要元素组合,Au与As、Sb之间往往表现为“不在其中,不离其踪”的特点。深入研究其特征以及与矿体的相关规律,有助于矿区的深边部找矿探索工作的进展。⑤两个矿区的成矿显示了层位、构造、围岩蚀变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成矿模式。
[1]刘建中,刘川勤.贵州水银洞金矿床成因探讨及成矿模式[J].贵州地质,2005,22(1):9—14.
[2]刘建中,邓一明,刘川勤,等.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层控特大型金矿成矿条件与成矿模式[J].中国地质,2006,33(1):16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