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彬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系,河南郑州 450009)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休闲需求的增加,休闲农业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休闲农业的开发对农村的生产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文明乡风的形成以及村容整洁的建设有直接的促进作用[1-3]。蒋爱华[4]研究表明休闲农业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建,如交通、通讯、水电力等,进而为农村的生产发展打好基础,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最终村容村貌得到美化。李涛等[5]采用偏离份额法动态分析江苏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研究结果指出,休闲农业有效地推动江苏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孙苏苏[6]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分析海南省休闲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赵霞[7]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休闲农业,发现仍存在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合作社社员入社意识淡薄等问题。杜姗姗等[8]研究发现综合性休闲农业观光旅游更有利于提升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并以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为基础,北京蟹岛为例构建了综合性观光农园的竞争力框架模型,提出政府和机会是其外在的辅助要素。此外,从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省域或市域范围内,地理环境、农业生产差异较大,乡域范围受空间较小的限制,农业生产结构和地理环境差别较小,相对而言,县域在空间范围、地理环境、农业生产、区域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多样性,且县域是最稳定的行政单元,因此在县域范围内探讨休闲农业类型具有合理的研究意义。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第三产业与农业的持续融合,休闲农业作为城市居民排解工作压力、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应运而生。综合上述分析,已有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分析休闲农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但是针对县域休闲农业,尤其是有关休闲农业发展类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因此,文章以农业大省河南省中牟县为例,探讨其休闲农业的类型特征以及制约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途径保障县域甚至整个河南省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筑牢坚实基础。
中牟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隶属郑州市,地处北纬34°26′~34°56′,东经113°46′~114°12′,南北最大长度55km,东西最大宽度39km,总面积1 406km2。属于典型的中纬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农耕期309d,作物活跃生长期217d,有利于多种植物生长和农作物复种。中牟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具有良好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包括县南林果牧、县中瓜果蔬菜、县北畜牧及水产等主导产业。且中牟县东距开封市24km,南距郑州国际机场28km,西距郑州市25km,北距连霍高速11km,保障了休闲农业发展所需的充足客源,此外,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资源及便捷的交通条件为中牟县发展休闲农业奠定了独具特色的基础。然而近年来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的影响对中牟县休闲农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利于其可持续健康发展,鉴于此,探讨休闲农业的类型,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该文主要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中牟县休闲农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结合实地调查确保中牟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的真实性,进而通过实证分析法探讨研究中牟县休闲农业的发展。
2015年4~10月期间,前往河南省中牟县官渡古战场遗址、农业高新科技园、绿博园、东湖旅游度假区、雁鸣湖生态风景区、翠明湖生态风景区、清真寺及康体度假庄园等休闲农业景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中牟县休闲农业实际发展情况,丰富及完善已有的中牟县休闲农业相关信息。
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中牟县第二届农业嘉年华活动、中牟国家农业公园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其效益情况; 以中牟县休闲农业景区为实例,从实践中总结中中牟县休闲农业类型、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案。
尽管中牟县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但休闲农业发展时间较迟, 21世纪初期中牟县政府才开始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强调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及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提出休闲农业的开发与发展能够推动新农村建设,同时出台一系列的地方优惠政策,以此实现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扶持。社会各界也开始逐渐关注休闲农村旅游产业,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休闲农业的投资,涉及领域较多,构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农业旅游胜地。2015年举办的第二届农业嘉年华活动,打造了市民走进农村、了解农业、关注农民的重要平台,同时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占2015年中牟县旅游总人数的26.9%,直接就业农民3 400人次,带动当地服务业收入6 000万元。
表1 2015年中牟县乡镇休闲农业旅游人均收入分析
刘集镇姚家乡雁鸣湖镇其他总人口(万人)4.33.12.3人均纯收入(元)6930586044903100 注:数据来源于中牟县旅游局
图1 中牟县农业观光旅游的类型分析
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中牟县休闲农业在刘集镇、姚家镇及雁鸣湖镇的收入较其他乡镇和河南省农民人均收入都高(表1),人均纯收入6 930元,同时也说明其较高的经济实力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较高的物质基础。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截止目前中牟县的休闲农业在北部主要形成了以雁鸣湖、莱骏绿色农庄(沙窝)、雁鸣蟹岛、槐树岗森林公园、中牟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乡村旅游景区(点)为依托的沿黄休闲农业旅游区,南部形成了以弘亿国际庄园、晨明农庄、万邦千禾农场等农业休闲园区为依托的生态田园采摘观光旅游区[9]。中牟县依托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及生态农业景观优势,休闲农业迅速发展壮大。其中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共投资35亿元,自2011年建设以来,共签约14家企业入驻,推进中牟县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转变,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体验田园生活、休闲观光的需求,同时带动农民收入、农业和农村发展水平的提高。仅2015年清明假期接待游客30万人次,占2015年中牟县旅游总人数的4.5%,旅游收入突破1 000万元。黄河邦友农业循环生态示范园占地228hm2,总投资10.7亿元,日光温室90座,发展林果业、水产养殖等现代农业,推进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结合上述效益分析及实地调查发现,中牟县休闲农业发展类型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即依托传统历史文明及历史遗迹的乡野文化古迹游,如官渡古战场遗址包括官渡桥、汉井、曹公垒等; 基于现代化农业新技术,生态新理念的观光科技农业游,如农业高新科技园、绿博园等; 依托黄河中积平原及黄河水资源优势的乡野生态游,如东湖旅游度假区、雁鸣湖生态风景区、翠明湖生态风景区等; 围绕农村有机蔬果,无公害农业开展的农村美食文化游,如清真寺的大马村、回民街道等; 瞄准现代化旅游市场热点的农村休闲康体度假游,如围绕雁鸣湖开展的康体度假庄园,集休闲垂钓、健康养生、娱乐赏玩于一体[10]。其中,以采摘、综合观光型经营模式为主,各占30%(图1)。
通过对中牟县休闲农业的实地调查,在了解其类型的同时发现仍存在一些影响休闲农业进一步扩大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扩张,休闲农业生态性遭到破坏
中牟县的农民单纯依靠旅游市场导向开发自发式休闲农业项目,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多数农户缺乏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单纯注重观光旅游的短期经济效益,导致了当地许多休闲农业生态资源遭到破坏或浪费。如将田间土路被改造成水泥、沥青路面,随着休闲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如宾馆、供电、供水设施相继扩张,占用了大量农用土地资源。尽管改善了村容村貌,但这些盲目开发可能意味着资本的浪费,特别是许多现代的建筑设施不仅在外观上破坏了原有景观的整体性,城市化的内部生活设施排放的污染物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此外,农户自发式休闲农业经营缺乏可持续开发战略支撑,随地堆放旅游垃圾、农业生产垃圾以及生活废弃物,忽视了对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保护。
3.2.2 旅游市场本土化,游客停留时间短
中牟县休闲农业的游客多来自于郑州市以及开封市区周边,以当地城市居民为主,大多为周末两日短行。可能是因为目前中牟县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景点较少,仅包括清明上河园、相国寺、登封少林等,休闲农业的市场范围相对较小,本土化严重,缺乏强烈品牌效应的旅游景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牟县休闲农业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就是当地难以开展旅游住宿等服务项目,甚至农家乐餐饮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对于休闲农业而言,其消费结构中,最重要的就是住宿以及娱乐等[11]。因此,以扩大县域以外的旅游市场、提高游客黏度与逗留时间为目的的休闲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中牟县当前最突出的问题。
3.2.3 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经济效益缺乏持续动力
目前中牟县的休闲农业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一些农民将自家庭院改造成为农家乐,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尚未形成规模,没有充分开发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导致经济效益结构的单一性。中牟县文化旅游资源多元化如官渡之战、寿圣寺双塔等; 传统民俗文化如舞龙狮、高跷以及旱船等; 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形态多样的农业种植等均是开发休闲农业的优势资源,然而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并未与以上资源有机结合,造成利用率较低。在休闲农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主流形势下,如果缺乏核心竞争力,会逐渐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形势,最终被迫淘汰。以潘安故里景区为例,呈现出的旅游形态以公园式游乐园为主,没有充分对辖区及周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农业加以开发,导致旅游结构单一,难以对游客产生持续的吸引力[12]。因此,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成为中牟县休闲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对于休闲农业的开发而言,是不可采用地区复制模式的,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特征并合理利用资源与材料,最终实现开发使用。在分析影响中牟县休闲农业发展因素的基础上,中牟县休闲农业协调发展应重点从规划科学、市场多元、特色凸显等方面入手。
3.3.1 科学规划旅游战略,可持续开发原有生态资源
休闲农业开发并不是个人行为及能力能够实现的,如旅游基础设施的创建以及人员培训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只有政府科学规划、合理建设,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健康良好的发展[13]。首先,全面整合并重新配置当地农业旅游资源。中牟县政府在宏观统筹当地休闲农业的同时,应结合当地农业文化资源,将生态观光与文化体验捆绑,建立层级性、系统化的旅游服务系统。特色民俗以及节庆活动也是观光农业开发的关键,可以为农业及商业创建良好的沟通及合作纽带。如每年的3月28日是中牟县一年一度的城隍庙会,但目前仍未对该资源合理开发。其次,建立系统全面的旅游宣传机制。当代互联网与媒体日益发达,应抓住机遇,实现全方面且多层次的宣传与发展。如对记者、旅行社人员以及媒体等邀请,让其切实感受到当地特色; 利用广告以及摄影作品来进行展示; 通过大型活动进行农村旅游宣传; 与外地旅行社及学校等合作,增加客户资源; 通过网点进行景点信息宣传等[14]。除此之外,中牟县还可以根据游客需求进行主题活动创办与更新,以此来获取游客的青睐。如将农业与娱乐密切结合,在农作物成熟期发展体验农业劳动及DIY鲜花等,让游客尽享农业乐趣和田园风光。
3.3.2 多元化开发旅游市场,吸引各地游客
休闲农业的开发不仅限于自然生态景观的开发, 21世纪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只有集科技含量、文化品位、亲身体验为一体文化旅游活动才能成为受游客欢迎的新市场。如依托现有的农业旅游示范园,高新技术农业科技园等相对成熟的旅游产品形态,逐步扩大其周边辐射范围和品牌影响力,从而拓展旅游市场,吸引挖来游客参与到休闲农业体验中。借势周边历史文化古迹的影响力,挖掘本地农业资源的潜在价值。在开发农家乐餐饮、农业观光、有机农产品采摘等服务项目的同时,拓展旅游服务升级,建设婚纱摄影基地,地方文化主题公园等[15]。此外,发挥当地历史名人、历史故事的优势,将农业观光旅游与历史文化游进行捆绑,借助历史文化游提高中牟县休闲农业项目的知名度,最大限度实现历史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结合,景观形态与文明形态的结合[16],如郑州市十大历史名人——列子,尽管列子的知名度相对于他在历史上的实际影响还是太微不足道,但列子的传说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且现实生活中很多成语都来自列子,以上这些结合当地休闲农业加以宣传推广,发展文化创意休闲农业。
3.3.3 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提高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
中牟县的特色休闲农业资源优势主要包括地方生态景观及历史文化两部分,且辖区内各乡镇村均具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地方政府在整合开发休闲农业时要将地方特色,品牌效应,核心竞争力作为关键点,以此实现当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官渡镇的开发可以将休闲农业观光与高科技园结合,发挥其带动功能,此外官渡古战场遗址方面,可以结合游客熟悉的三国景点实现文化特色及内涵的发掘; 雁呜湖镇在雁鸣湖森林与生态自然景区基础上,开展各项功能服务区,丽日美食、森林浴、观光以及民俗等; 万滩乡以黄河滩区优势为基础,重点进行各类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区的开发; 狼城岗镇构建高产且具备一定规模的农作物区,以此实现观光农业休闲游的发展; 当前刘集镇绿博园发展态势较好,各类花卉观光也初具规模[17],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科学合理地有效结合。此外,在成功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还应着手于品牌效应的塑造,依靠系统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营战略将中牟县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的名片推向整个河南省乃至全国,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当前我国休闲农业日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农村增产增收的重要平台,在促进农业增值、农村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县域休闲农业具有良好的前景与发展空间,随着休闲农业时代的到来,休闲农业的发展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中牟县而言,休闲农业2015年仅第二届农业嘉年华活动及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清明节假期共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占中牟县旅游总人数的31.4%,且休闲农业类型以采摘和综合观光型为主。同时在实地调查中还发现休闲农业生态性遭到破坏; 市场本土化,游客停留时间短; 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经济效益缺乏持续动力等影响因素。因此,在县域范围内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保障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县政府必须科学规划,同时挖掘当地特色旅游资源,集科技、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多元化农业旅游,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实现县域休闲农业的协调发展,同时休闲农业建设的多元化决定着要保障休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该文从县域层面展开对休闲农业类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其他地区县域范围内休闲农业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就研究对象而言,仍存在较大的空间; 就研究内容而言,如何更全面更具体地发展县域休闲农业,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同时也是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从中牟县推及全国范围内相近或相似县域,具有较强的启示作用。在县域范围内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保障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县政府必须科学规划,同时挖掘当地特色旅游资源,集科技、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多元化农业旅游,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实现县域休闲农业的协调发展,同时休闲农业建设的多元化决定着要保障休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该文从县域层面展开对休闲农业类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其他地区县域范围内休闲农业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就研究对象而言,仍存在较大的空间;就研究内容而言,如何更全面更具体的发展县域休闲农业,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同时也是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1] 黄宇.西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6): 158~163
[2] 郑莉.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5, 39(3): 82~83
[3] 杨大蓉. 基于地域文化的休闲性农业模式的探讨——以苏州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6): 65~69,74
[4] 蒋爱华. 浙江温州市鹿城区观光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4
[5] 李涛, 陶卓民,刘锐,等.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研究.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8): 1391~1402
[6] 孙苏苏. 产业融合背景下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对策.当代经济, 2015,(22): 88~89
[7] 赵霞. 农民专业合作社下我国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研究.农业经济, 2014,(7): 47~49
[8] 杜姗姗, 蔡建明,任国柱,等.基于竞争力钻石模型的综合性农园竞争机制分析——以北京蟹岛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34(6): 100~106
[9] 赵贺朵, 侯雨灿,修小森,等.郑汴一体化背景下的中牟生态旅游发展研究.现代经济信息, 2014,(8): 426~427
[10]郭荣朝. 休闲农业健康发展探析——以中牟县为例.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5,(1): 64~65
[11]夏巧云, 王朝辉.基于Fuzzy-IPA的山岳型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35(5): 471~476
[12]赵学礼. 潘安故里绿潮涌动.国土绿化, 2012,(10): 30
[13]胡利民, 黄涓.论政府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作用.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0(9): 54~58
[14]肖雁心. 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在旅游景区特色开发中的应用.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10): 63
[15]芦冰. 中牟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旅游前景及发展建议.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5): 157~158
[16]费巍.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生态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博弈行为研究. 生态经济, 2015, 31(6): 143~146
[17]何清云. 郑州绿博园景观.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2015, (10):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