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利,孙瑄瑄,孙自
(1.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876;2.北京建筑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44)
跳绳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行,“快乐体育”思想被不断运用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跳绳运动作为娱乐性较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以在体育教学中推广,并通过开展不同级别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使得高校跳绳的竞技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北京每年1届的“首都高校大学生跳绳比赛”至今已经举办了24届,为缓解教师裁判人员紧张的困难,此赛事每年都需要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参与裁判工作,包括核心的计数裁判工作,他们的裁判水平直接关系到比赛的结果,所以在赛前对他们进行短期、高效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关于培养跳绳学生裁判的研究尚不多,本文就培训北京邮电大学参加“首都高校第24届跳绳比赛”的学生裁判员过程进行研究,以期为普通高校培养跳绳计数学生裁判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研究以高校跳绳比赛学生计数裁判员的培养为研究对象,以北京邮电大学参加“首都高校第24届跳绳比赛”的学生裁判员为观察对象。赛前3周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组织了30名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志愿者参加跳绳比赛计数裁判培训。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跳绳运动、跳绳比赛、跳绳裁判规则的书籍和文献资料。
1.2.2 访谈法针对跳绳比赛裁判的问题请教了有多年经验的裁判长和裁判、运动员和普通学生。
1.2.3 数理统计法对所有调查数据进行归纳统计。
2.1.1 参赛人数多,裁判员需求量大从表1中看出,近3年北京每年参赛加的高校一般有二十几所,参加人数达到四五百人。跳绳比赛裁判规则是:每块场地裁判为3名组成,若2名裁判员计数相同而第3名不同时,应以这2名裁判员所计数为准;若3名裁判员所计数各不相同,应以2个最接近的裁判计数最高分的平均值为准。比赛通常设置10~12块场地,每组由1名教师加2名学生裁判员组成,那么就是说场上最起码需要20~24名计数学生裁判员,大赛组委会一般就让承办学校在赛前培训这些计数的学生裁判员,使他们合格并胜任裁判工作。
2.1.2 运动员竞技水平高,学生裁判基础差,计数难度大从表2中可以看到,目前高校跳绳的竞技水平已经非常高了,如男子30s速度单摇前3名在137~160次、女子3min速度耐力单摇跳在649~705次,更难计数的还有集体项目4×30s单双摇接力、4×45s双绳交互摇接力。在这里介绍2个接力项目。(1)4×30s单双摇跳:4名运动员按比赛场地地面标志的数字顺序站位,并以30s口令为信号,按照前2名运动员30s单摇跳绳,后2名运动员30s双摇跳绳的顺序进行接力跳绳,将每名运动员的跳绳次数累积计数;(2)4×45s双绳交互摇接力跳绳:2名运动员各持双绳一端交互摇绳,以45s口令为信号,每次1名运动员跳绳,4名运动员有序进行轮换接力跳绳,将每名运动员的跳绳次数累积计数。而再看学生裁判这一方面,从首次的摸底测试中可以看出,他们几乎没接触过竞技跳绳,快速计数能力较差,真可谓任务重时间短。
表1 首都高校近3年大学生跳绳比赛参赛队统计表
2.1.3 培养学生裁判员的双重意义由于跳绳比赛花样多、规模可调,简单又有意义,是高校经常举办的比赛,而随着跳绳项目在普通高校中的广泛开展,学生将是这类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所以,培养学生跳绳裁判员,不仅缓解了高校比赛时教师裁判员不足的情况,还可为学校培养推广跳绳运动的骨干力量,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由于学生的学业重,培训的过程不能过长,要短期而有效。本次的培训时间为3周,每周2次,共6次,每次1h。
2.2.1 第1阶段:普及跳绳基本理论知识和摸底测试(1次课)任务1:普及跳绳基本理论知识。跳绳与其他运动项目一样有自己的特点、比赛项目和比赛规则。由于跳绳运动历史悠久,大家对该项目都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简单地总结其特点,宣传其锻炼价值。重点在于介绍比赛项目和比赛规则。项目的介绍让学生裁判员认识到竞技比赛有别于平常的传统娱乐活动,比赛规模大、级别高;有规定的比赛项目,如30s速度单摇、男子3摇连续跳、4×45s双绳交互摇接力跳绳等;有规范的比赛规则;学生裁判员必须经过严格和系统的培训才能完成计数任务。
任务2:分组与摸底测试。把组织好的30名学生志愿者随机分为3人1组,共10组,一起看视频计数。首次,我们选择了男子3min速度耐力单摇跳视频,准确答案是700次。摸底测试的结果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到,计数结果跨度很大,较为接近的691~710次的人数占13%。学生们普遍感到,嘴里数的数跟不上脑子里反应的数、脑子里反应的数跟不上运动员的节奏,头脑会出现空白等。他们见识到了竞技跳绳的速度,明白了没有一定的技巧和系统的培训是完成不了比赛裁判任务的。
图1 摸底测试结果统计
2.2.2 第2阶段:视频教学(3次课)(1)在进行视频教学之前,非常重要的是介绍跳绳计数技巧。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以下技巧,介绍给了这批学生裁判员,非常实用。①只数一只脚的数。单摇跳绳要求双脚轮流跳,这样只要数一只脚的数乘2,再判断最后一下是单个或者双数(若是单个再减去1)就是最终完成的成绩,这就是事半功倍。②默数。眼睛看着跳绳的脚,耳朵里听着脚步声同时脑子里默数数,如此才能跟得上节奏,若是数出声来脑子就要多一道反应,跳绳速度一快就会跟不上而数丢了次数。③准备好纸和笔,记录失误次数。计数裁判还要同时记录运动员的跳绳失误次数,每失误1次裁判员就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画一道杠,最后一起统计失误总数。④另一只手手指头记百位数。3min单摇,从表2可以看到,接力和集体长绳等比赛项目总次数在300~700多次,那么每次计数满100就压下1根手指头,然后重新从1开始继续数数,这样数在1~100之间反复,有效地提高数数的速度和准确度。综上所述,跳绳学生裁判员计数时,需要一心三用,即用脑子默数数、一手纸上记失误次数、另一手手指记下百位数,集中精神、全神贯注方能准确地完成计数工作。(2)视频练习可操控性强,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裁判员逐步提高计数的水平。过程包括以下3个步骤:(1)个人项目计数练习。个人项目有30s单摇、3min单摇、30s双摇和连续3摇,其中30s双摇和连续3摇项目的计数难度不大,只要掌握了规则反复练习几遍就没问题了。重点在2个单摇项目上的训练。(2)集体项目计数练习。集体项目有:4×45s双绳交互摇接力跳绳;4×30s单双摇跳(接力);3min集体长绳。3min集体长绳由于技术简单、层次分明是比较容易数清楚的;4×45s双绳交互摇接力跳绳的计数可以连续数4人的数,但是速度快、数目大、摇动的双绳干扰性强,所以难度不小;4×30s单双摇跳(接力)的计数难度在于2种跳法要分开记,先记下2个单摇的数再重新开始2个双摇的计数,最后2部分加在一起算总数。(3)难点项目计数练习。实践证明,在加强计数练习阶段,反复练习3min单摇、4×45s双绳交互摇接力跳绳和4×30s单双摇跳(接力)这3类项目,并提高完成的能力,就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竞技跳绳的计数技能了。
表2 首都高校第24届大学生跳绳比赛各项前3名成绩
视频练习过程,观看的运动员的水平是逐渐上升的,从首都高校大学生跳绳比赛1~8名、从女生水平到男生水平、从首都高校水平到全国水平等;30人分10组同时观看的是同一个运动员的跳绳,把每人的计数结果和每组的最终得数记录在记录单上;每次培训结束教师都会把记录单收上来,课后检查和分析,如此,到这个阶段的结束,10组学生裁判员的计数准确度已经很高了。
2.2.3 第3阶段:实践课(2次课)观看视频计数可谓纸上谈兵,实践课帮助学生裁判们把学到的技能运用于现实,随队训练让他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此阶段分为3步:(1)多人或多组集体同时跳绳,裁判员给其中指定的同一人或同组集体项目计数;(2)加强难点项目的同时计数次数;(3)模拟比赛现场,多人或多个集体同时跳绳,分别给指定的对象计数。在实际的训练课上,学生裁判员们会遇到:现场观众嘈杂的声音、运动员同时跳绳节奏不一的干扰声、运动员技术动作不规范的影响、主裁判分段哨声的打扰等情况。大家要在有限的课时里逐渐培养自己排除外界干扰、专注眼前负责的运动员的比赛状况,准确数出每个或每组跳绳运动员的完成次数和失误次数。
2.2.4 第4阶段:赛前人员调整与分组经过前3个阶段的系统集训,绝大多数的学生拿到了上岗合格证。“首都高校第24届跳绳比赛”设置了12块比赛场地,需要36个计数的裁判员,每块场地由1名教师和2名学生裁判员组成,因此实际需要24名学生裁判员。我们在培训过程实行的是全程的成绩监控,学生有每次的培训记录单,根据所有的记录单从中选优了24名学生,2人1组,其余的6名学生用做比赛场地的其他工作人员。
2.2.5 执法比赛的效果分析比赛的时候除了个人30s速度单摇和3min耐力单摇项目由机器计数(裁判员只要记录失误次数)以外,大多数项目的计数任务还是由裁判员来完成。比赛的顺序是先个人项目后集体项目,为了让学生裁判员适应比赛的节奏,要求在个人项目时,在有机器计数时也要人工计数,当做裁判员的准备活动来进行。事实说明,效果很好,比赛执法过程学生裁判员的能力得到体现,计数的准确度很高,同组裁判员计数的同步率很高、误差很小,属有效范围,每次比赛对计数裁判员的不满声听不到了,教练员可以专心指导、运动员可以专注投入比赛,同时观众们欣赏到了竞技跳绳的魅力。
3.1 跳绳是普通高校喜闻乐见的比赛项目,无论是市级高水平比赛还是基层学校比赛都需要大量的学生参与组织和裁判工作。
3.2 计数任务是跳绳比赛裁判工作的核心部分,计数裁判员的准确计数能力决定着比赛的结果。
3.3 对计数裁判员进行系统的赛前培训,能够使他们掌握快速而准确的计数技巧、具备必要的裁判能力。
3.4 跳绳运动由娱乐走向竞技,速度快、花样多,要想在普通高校校园里更广泛地开展,需要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和骨干学生的参与。
[1] 马桂霞,王建,朱信龙.跳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Z].国办发[2012] 53号,2012.
[3] 赵振平.从小玩跳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 樊伟.跳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