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托马斯?哈代最负盛名的小说之一《德伯家的苔丝》诞生于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那时的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一方面,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冲击了基督教的真伪性,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里仍固守着传统的基督教的教条主义。《德伯家的苔丝》全篇都与宗教紧密相连,书中也大量出现仪式化(尤其是宗教仪式化)与神圣化的情节。本文通过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有关情节与隐喻,进一步阐述哈代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美学;仪式化;神圣化;现代主义;宗教
【作者简介】柯张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
一、对情节的仪式化与神圣化
仪式化,简而言之,就是将具体情境赋予“仪式感”,让这一具体情境有了特殊含义。神圣化,就是将人比作神,人间比作天堂,世俗的行为比作有关神的行为。书中的仪式化与神圣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都与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与认知是分不开的。
《德伯家的苔丝》第一章中,苔丝家的马“王子”死于意外。苔丝一家给马举行了庄重的葬礼。平日游手好闲的苔丝父亲德比菲尔德“从没这样卖力”给马挖坑,并且,孩子们“嚎啕大哭,声震四壁”。寥寥几句的描写,就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悲痛万分的氛围。作者将“埋马”这一过程,仪式化成入土为安的葬礼。这一仪式化的进程,加深了苔丝心中的罪孽感,为后面苔丝迫不得已去“认亲戚”埋下伏笔。
同样在书的第一阶段《处女》中,苔丝去认亲戚,为德贝维尔夫人养鸡。德贝维尔夫人要求苔丝把鸡带到她的房间,检查这些鸡的时候,苔丝想起了“坚信礼仪式”(一种基督教仪式)。在苔丝眼中,德贝维尔夫人就是主教。这一细节的描写也体现了仪式化,为小说增添了宗教色彩。而这里的仪式化,并非想“神圣化”德贝维尔夫人。作者在此处更想表达一种讽刺,暗含了对资产阶级的批判。
关于洗礼,还有非常典型的一处,在书的第二阶段《失贞》中,苔丝为自己的孩子苦楚洗礼。苦楚在当时看来是罪恶的象征,他不能接受洗礼,也不能上天堂,而苔丝大胆地自己为孩子洗礼。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将苔丝描写成一位“伟大、威严和令人尊敬的人物,”在弟弟妹妹的眼中,她被神圣化成“一位女神”。尽管苔丝那时已经失去童贞且未婚生子,在世俗的眼光看来是堕落放荡的。这一情节的仪式化和神圣化是联系在一起的,将小说情节推向一个高潮,体现了苔丝的“纯洁”与世俗道德观下“不纯”的猛烈碰撞。
书的结尾一章《团圆》里,苔丝被捕过程也体现出神圣与仪式感。苔丝躺着祭坛一般的巨石阵上,来抓她的人等到太阳升起。苔丝醒来,以一种平和从容的心态面对死亡,“现在可以走了”。这个情节里暗含的隐喻很多,作者并没有全部说明。苔丝被捕的整个过程,仿佛像是“献祭”的宗教儀式,而苔丝就是牺牲的祭品。她在作者的眼中,并不是一个杀人犯,而正如书的副标题所写的“一个纯洁的女人”。
二、对人物和景物的神圣化
《德伯家的苔丝》中人物神圣化主要体现在苔丝和安琪尔两个人身上,这里的神圣化不在仅仅拘束于基督教的概念,更多地援引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包括神话,艺术作品,悲剧等),莎士比亚戏剧和自然主义诗歌。
书中有大量描写苔丝的圣洁美貌,苔丝像一尊“玉石浮雕”,在安琪尔眼中,她是“古典天神中的一个”,“像祭司一样纯洁”,“浑身上下充满了诗意”,此类字眼本章中不胜枚举,作者也在通过这些强调苔丝的真正纯洁。
小说的各个阶段都有提到苔丝的“神圣化”。之前提到的苔丝给孩子洗礼的过程,她俨然是个圣母的形象。在苔丝的弟弟妹妹眼里,她是“女神”,甚至是她们的上帝。苔丝父亲去世,一家人被迫搬走,无家可归,“她还得想办法,做他们的上帝”。在这里作者表达了对上帝的讽刺,“既是对苔丝的讽刺,也是对千千万万的人的讽刺”。也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鞭挞。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阶段涌现出景物神圣化描写的例子。比如,作者把牛群的影子比作“宫廷美人的侧影”,“奥林匹斯天神”和“凯撒和埃及法老的轮廓”,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崇敬,甚至有一丝异教的情感。这些都是作者在本章有意营造的一种氛围,标题“新生”仿佛是在讲述上帝创造亚当与夏娃的过程。在作者的笔下,奶牛场周边的景色仿佛和伊甸园一般美好、孤寂,世界上只剩下苔丝和安琪尔一对神仙眷侣,整章节作者都用一种浪漫圆满,美好得不真实的笔触,神圣化了苔丝和她周遭的一切。而在第四阶段《惩罚》中,安琪尔得知苔丝的过去,内心挣扎不已,但是苔丝“看起来绝对纯洁”。
在苔丝眼中,安琪尔俨然是一位神,“他说的话就是神说的话”,他摸过的钱“成了圣物”。即使安琪尔抛弃了苔丝,苔丝仍对他一片真心,宛若神明一般地供奉着、信仰着他。而安琪尔这位“天使”却没能拯救苔丝。由此可见,神圣化的安琪尔跌下了神坛,而苔丝在作者眼中,却是永恒的美丽与纯洁。
三、哈代美学思想的体现
1. .现代主义美学思想。上文中找出的例子,有书中高潮部分,也有细节描写。这种仪式化和神圣化,无不体现出哈代的现代主义美学思想。
埋马,养鸡,挤奶都是农村生活里的图景与一瞥,来源于平凡的生活,作者从他的美学观出发,将这些生活情境凝练升华,见微知著,融入一种仪式感,给读者庄严神圣的感觉。首先,这与哈代的出身密不可分,他从小热爱大自然,把他的目光着眼于农民的生活,表达了对广大农民的同情。其次,与哈代本人的宗教信仰也有关,哈代前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从《德伯家的苔丝》中大量援引《圣经》典故就可见一斑,他众多情境人物的隐喻与描写体现了宗教的美学,但却也援引大量古希腊神话,古罗马民间传说,闪烁着人文主义的伟大光芒,书中大量出现人们口中的“古希腊异教”文化,体现了哈代对基督教信仰的异化。作者还借苔丝之口,批判了当时基督教的假仁义道德。《德伯家的苔丝》此书一经出版就遭到了多方批判,因为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本书是“反基督教”,“异教”的。哈代的现代主义风格正是从这些“反叛”中体现出来的。而他极具艺术性的写作风格,将普通的题材与小事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体现了他作品的现代主义美学。
2.悲剧美学思想。悲剧美学的思想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是渗透四处的,当然,这与哈代本人受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悲剧的影响密不可分。
苔丝被亚历克诱奸,作者只是委婉地写道“这片美丽的女性织品……像白雪一样雪白……一定要在上面画上粗鄙的图案”,让读者不禁心生悲悯。苔丝被安琪尔抛弃后,又被亚历克缠上,作者也明确地描写道:“他们走到了……而是相反带有点悲剧情调的美”,暗示苔丝的悲剧命运。最后苔丝被捕,她寂静地,庄严地走向毁灭,“‘死刑执行了,众神之王对苔丝的戏弄也就结束了”。
文中一再地对苔丝的神圣化,对苔丝行为的仪式化,包括对苔丝纯洁的描写,与当时道德观下苔丝的“不纯,堕落与罪恶”形成鲜明的对比,加重了结局的悲剧感。作者在小说中也提到了“宿命论”的悲剧观,然而作者想真正表达的,却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并非仅仅将悲剧的根源归于“命运的安排”,悲剧的始作俑者是亚克历,但是更深层面的,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是密不可分的。王国维说:“悲剧的审美价值是教化与解脱”。作者通过这些描写,批判当时宗法制度下人们道德观,给予小说一种耐人寻味,触动人心的力量。哈代的悲剧美学思想需要我们读者从小说的字里行间慢慢品味与借鉴,才能真正理解苔丝—“一个纯洁女人”的含义。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哈代,王忠祥,聂珍钊.德伯家的苔丝[M].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社,2011.
[2]聂珍钊.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托玛斯·哈代小说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王首艺.道德冲突下对“纯洁”苔丝的剖析——从功利主义道德观与义务论的角度比较分析[J].文学评论,2017,12:116-117.
[4]马弦.论托马斯·哈代的宗教思想[J].外国文学,2003,04:115-117.
[5]曲宪明.从苔丝的性格分析看哈代的创作悲剧[J].芒种,2017, 16:80-81.